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泓  拼音:yī hóng
一汪水。唐。李贺 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分類:清水一道
《漢語大詞典》:随行(隨行)
跟着众人一道。汉书·爰盎传:“ 盎 病免家居,与閭里浮湛,相随行鬭鸡走狗。” 唐 韩愈 《上张仆射书》:“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
《國語辭典》:二门(二門)  拼音:èr mén
1.大门进去的第二道门。《红楼梦》第三九回:「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
2.两种途径、结局。《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是为刑开二门也。」唐。聂夷中〈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漢語大詞典》:甲令
第一道法令;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汉书·韩信彭越等传赞:“唯 吴芮 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絶。庆流支庶,有以矣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 颜师古 注:“甲者,令篇之次也。”宋书·庐江王祎传:“朕应天命,光宅四海……永垂画一,著于甲令。”易·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唐 孔颖达 疏:“甲者创制之令者,甲为十日之首,创造之令,为在后诸令之首,故以创造之令谓之甲。故 汉 时谓令之重者,谓之甲令,则此义也。”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国家崇奬名节,风励流俗,著之甲令。”
《漢語大詞典》:相共
共同,一道。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且上高楼望,相共凭栏看月生。”
《國語辭典》:令甲  拼音:lìng jiǎ
法令的首篇或首条。《汉书。卷八。宣帝纪》:「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后用为法令的通称。《元史。卷一七八。列传。王约》:「约又建议行封赠、禁服色、兴科举,皆著为令甲。」
《漢語大詞典》:道机(道機)
(1).谓出尘修道的灵机。 唐 独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诗:“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早宦閲人事,晚怀生道机。”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洗尽尘缘莫痴迷,须信虚无是道机。”
(2).谓触发其憬悟某一道理的因由。 唐 权德舆 《暮春陪诸公游龙沙熊氏清风亭》诗序:“或澄波浄緑,相与无际,或孤烟归云,明灭变化,耳目所及,异乎人寰,志士得之为道机,诗人得之为佳句。” 宋 张咏 《声赋》:“口吻之启,义於厥功,道机之张,腾凌鸿濛……万类听之,如懵而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漢語大詞典》:使主
指节度使。 唐 代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迁善:“﹝ 刘位 ﹞曰: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元年:“ 宪诚 遣亲吏至中书请事, 韦处厚 谓曰:‘ 晋公 於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 胡三省 注:“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对其属吏称之为使主。”
指使者中的正职。周书·陆通传:“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詔 逞 为使主, 尹公正 为副以报之。”
《漢語大詞典》:同伦(同倫)
(1).同一等第。《穀梁传·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孙得臣 如 齐 ,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2).同类。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君臣同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轻微,或生疣赘,五官不全,同伦讥厌,己亦厌苦,我当巧术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孔颖达 疏:“行同伦,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漢語大詞典》:界道
(1).划为一道疆界。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李善 注:“谓为道疆界也。”
(2).指行格。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亳 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又有茧纸。”
分類:一道疆界
《漢語大詞典》:重垣
一道又一道墙壁。谓设防森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至夜, 宋 家一门俱寝,有人越重垣入,杀御史父子三人,及一媳一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保住:“ 住 逾十数重垣,始达姬院。”
《漢語大詞典》:一符
(1).一道符箓。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北齐书·方伎传·由吾道荣:“ 晋阳 人某,大明法术……及河,值水暴涨,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2).全相符合。朱子语类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记相合,无纤毫不似处。”
《漢語大詞典》:重固
稳固。国语·越语下:“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
一道又一道防御工事。 汉 扬雄 《城门校尉箴》:“盘石唐芒,袭险重固。”
《漢語大詞典》:同揆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以《中庸》《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漢語大詞典》:一二三
(1).指道教正一道的“三天(玉清、上清、太清)正法”。相传 太上老君 授 张道陵 “三天正法”。后正一道多用此法驱鬼降妖。见云笈七籤卷六。《四游记·果老殿中辨鹿》:“时有 叶法善 者, 嘉禾 人,世为道士,尝游 白马山 古室,遇二仙人,授以正一二三之法,能制服怪鬼。”
(2).动作时口说数字以计数。习惯常至“三”止。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正末﹞做出门科云:‘且住,私场演,官场用。若到 开封府 去,他不説时,如何是了?待俺试敲咱。这是盆沿儿。’做敲科云:‘一、二、三。’”
(3).犹言头绪、办法。雍熙乐府·一枝花·道情套曲:“飘零的不知明暗,默默的自取勘。眼底浑无一二三,流落在江南。”
(4).原由。 刘宾雁 《关东寿人传》第二章:“无缘无故关了我一千多天了,我能不要求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