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跬步  拼音:kuǐ bù
半步。《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日将暮,则相对调笑,跬步不离闺闼。」也作「跬步」。
《國語辭典》:跬步(蹞步)  拼音:kuǐ bù
半步。《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作「跬步」。
《國語辭典》:一脚(一腳)  拼音:yī jiǎo
1.一只脚。《北史。卷九四。高丽传》:「拜则曳一脚,立多反拱,行必插手。」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2.一下子。《水浒传》第二四回:「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也作「一脚地」。
3.兽身的四分之一部分。《通俗编。数目》:「物之有四脚者,四分之,各为一脚,今食肆中有此言。」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脚狗肉卖不了的。」
4.一个。《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鸾俦》:「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脚媒人。」
5.一份。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脚。」
6.一方面。《通俗编。数目》引《朱子语录》:「兴于诗章,只是游艺一脚意思。」
《国语辞典》:点脚(点脚)  拼音:diǎn jiǎo
瘸子走路时,一脚作点地的样子。也作「痶脚」。
《漢語大詞典》:窄隆
方言。低一脚高一脚。形容行走不便的样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腿脚不好的 老孙头 和 老田头 ,也跟在人们的后面,窄隆窄隆地拐着慢慢走。”
《國語辭典》:窝心脚(窩心腳)  拼音:wō xīn jiǎo
1.用脚向胸前踢。《红楼梦》第二○回:「为你这个不尊重,恨的你哥哥牙痒;不是我拦著,窝心脚把你的肠子窝出来呢!」
2.逗人开心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我只说这小蛋蛋子可是来作窝心脚,那知这群爷们,被他这一打,这一骂,方才乐了。」
《漢語大詞典》:踏局
亦作“蹋局”。 走绳索杂技动作之一。举起一脚,用一脚踩踏。局,跼。后汉书·礼仪志中“百官贺正月……百官受赐宴饗,大作乐” 刘昭 注引 汉 蔡质 《汉仪》:“以两大丝绳繫两柱閒,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於斗中。”
分類:杂技一脚
《国语辞典》:临门一脚(临门一脚)  拼音:lín mén yī jiǎo
本指足球赛时,攻方在对方球门前踢球入门的一脚。后亦指事情在紧要关头时,助其成功的力量。如:「就是王老临门一脚,这件事情才谈拢了。」
《国语辞典》:卸磨杀驴(卸磨杀驴)  拼音:xiè mò shā lǘ
将推完磨的驴子卸下来杀掉。比喻将曾经为自己辛苦付出者一脚踢开。如:「老闆不顾情面地逼退老干部,卸磨杀驴的手段让人心寒!」
《国语辞典》:痶脚(痶脚)  拼音:diǎn jiǎo
脚有毛病,走路时一脚作点地的样子。也作「点脚」。
《国语辞典》:步幅  拼音:bù fú
大陆地区指走路或跑步时,同一脚掌两次著地间的距离。
《漢語大詞典》:流星拐
踢彩球的一种技法。腾起一脚,同时以别一脚从身后踢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汪士秀:“叟笑曰:‘不恶不恶,此吾家流星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