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斗消醒
 
五斗消酲
 
五斗解醒
 
五斗醒
 
伯伦妇
 
伯伦从劝
 
刘伶五斗
 
刘伶妇
 
刘伶有贤妻
 
刘伶病醒
 
刘伶酒为名
 
刘妻叹谏
 
咒酒卮
 
妇人笑刘伶
 
谏伯伦

相关人物
刘伶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29~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列传〉~375~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八]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裴子语林》~6~
刘灵字伯伦,饮酒一石,至酲复饮五斗。妻责之,灵曰:「卿可致酒五斗,吾当断之。」妻如其言。灵咒曰:「天生刘灵以酒为名,一饮一石,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莫可听。」

简释

刘伶妇:喻劝戒酒之人。宋苏拭《小儿》:“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典故
一斗得凉州
 
五斗凉州
 
刺史葡萄酒
 
博凉州
 
取凉州牧
 
蒲萄一斗
 
酒换西凉州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张让传〉
灵帝时,让、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节死后,忠领大长秋。让有监奴典任家事,交通货赂,威形諠赫。扶风人孟佗,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舆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

简释

一斗得凉州:喻以行贿得官,或喻美酒。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典故
一斗粟
 
尺布谣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刘长(淮南厉王)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3079~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柰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閒,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柰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柰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成侯。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例句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李白 上留田行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李白 箜篌谣

典故
一斗一石皆醉
 
一石烛灭
 
入幕髡留
 
淳于醉
 
烛暗送客
 
独留髡
  
留髡送客
 
送客留髡
 
酒阑烛暗
 
髡留

相关人物
齐威王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9~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待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典故
一斗之胆
 
胆大姜伯约

相关人物
姜维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姜维传〉~067~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徵,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大斗大。」

简释

胆大姜伯约:喻有胆量、勇猛。唐韩捆《送刘将军》:“胆大欲期姜伯约,功多不让李轻车。”


例句

一斗之胆撑脏腑,如磥之筋碍臂骨。 施肩吾 壮士行

胆大欲期姜伯约,功多不让李轻车。 韩翃 送刘将军

典故
十千一斗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乐府四首·名都〉~289~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驰未能半,双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例句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李白 将进酒

典故
一斗百篇
 
一饮百篇诗
 
醉后百篇
 
醉李

相关人物
李白


《菽园杂记》卷二~20~
杜子美饮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骈字类编》:一斗
唐 崔国辅 杂诗 逢著平乐儿,论交鞍马前。与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唐 李白 杂歌谣辞 箜篌谣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唐 独孤及 东平蓬莱驿夜宴平卢杨判官醉后赠别姚太守置酒留宴 夜清酒浓人如玉,一斗何啻直十千。
唐 韩愈 驽骥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
唐 刘禹锡 葡萄歌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唐 白居易 府酒五绝 自劝 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著钱。
唐 李商隐 复至裴明府所居 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洒烦襟。
唐 皮日休 钓侣二章 其一 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
宋 苏轼 蜜酒歌,并叙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宋 戴表元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元 范梈 福州杂诗三首 其二 安得建阳一斗酒,少随甘旨到柴扉。
元 虞集 江贯道江山平远图 我持美脯酒一斗,墨汁盈盘可濡首。
元 周权 蒲萄酒 纵教典却鹔鹴裘,不将一斗博凉州。
元 杨维桢 郭天锡春山图 醉倾一斗金壶汁,貌得江心两玉尖。
分类:一斗
《骈字类编》:一斗(一斗)
说苑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
《漢語大詞典》:一斗珠
用未出生的胎羊皮制成的一种毛皮。因卷毛如一粒粒珠子,故又名“珍珠毛”、“珠毛”、“小毛”,或称“一斛珠”。红楼梦第四二回:“只见 贾母 穿着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端坐在榻上。”
《分类字锦》:一斗为率(一斗为率)
中吴纪闻苏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观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知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分类:
《国语辞典》: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拼音:yī dǒu mǐ yǎng ge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e chóu rén
(谚语)表示好人难做。帮人一点小忙,对方容易报答,会知道感恩;帮人大忙,对方因贪心不足或无法回报,反倒心生彆扭,成了仇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分类字锦》:家得一斗
文献通考真宗咸平五年遣中使诣雄霸瀛莫等州为粥以赈饥民两浙提刑钟离瑾言百姓阙食官设糜粥民竞赴之有妨农事请下转运使量出米赈济家得一斗从之
分类:蠲赈
《漢語大詞典》:斗粟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宋史·食货志上二:“尺縑斗粟,未闻有所增益。” 明 张居正 《答广中督抚书》:“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 汉文帝 刘恒 之弟 淮南厉王 刘长 谋反失败,被押解去 蜀郡 严道县 ,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沈等传论:“‘斗粟’兴謡,‘踰里’成咏。”新唐书·吴兢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斗粟’之刺,《苍蝇》之诗,不可不察。” 元 戴表元 《喜友堂赋》:“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间,圣贤所难。下至 汉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语, 唐 宫飞鏃。贵极万乘,富兼九州。岂曰无家,兄弟为讐。”参见“ 尺布斗粟 ”。
《國語辭典》:尺布斗粟  拼音:chǐ bù dǒu sù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数量极少。语本《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书。卷四五。文四子传。秦孝王俊传。史臣曰》:「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國語辭典》:斗筲  拼音:dǒu shāo
1.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形容量小。《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2.比喻才识器量狭小。《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也作「筲斗」。
3.比喻俸禄很少。《文选。潘岳。闻居赋。序》:「尚何能违膝下邑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
《國語辭典》:留髡  拼音:liú kūn
1.战国时齐人淳于髡参加齐威王邀宴,针对齐威王对其个人酒量之提问,淳于髡回覆,倘若宴会结束后,主人送走其他客人而独留淳于髡,则此时心情最放松,能畅饮一石酒。典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后以「留髡」借指朋友相聚夜饮。宋。虞俦 以郡酝十斗送林子长诗:「我友溪堂爱说诗,兵厨况有酒如池。留髡一石从来惯,访戴扁舟莫太迟。」金。李俊民〈别合阳申伯福昆仲〉诗:「情深堂上留髡夜,兴尽山阴访戴时。」元。谢应芳 寄谢双阳沈仲庸并简同席诸友诗:「送客留髡成大醉,怜君小阮与同游。」
2.指妓女留客住宿。明。理鬯和〈戏赠周姬〉诗:「酒罢歌停烛影昏,主人送客独留髡。莫恨横陈虚夜半,月明曾替我消魂。」明。程嘉燧〈题女郎陈八扇〉诗其一:「主人送客夜留髡,芗泽菲菲烛焰昏。自信狂夫心似铁,一时也觉闇消魂。」
分類:青楼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