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斗储祥
 
枢旋大电
 
璿枢绕电
  

《太平御览》卷七〈天部七·星下瑞星祅星附·瑞星〉~63~
朱宣《帝王世纪》:「神农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感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于寿丘。」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唐·张守节注:「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2~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典故

《梁书》卷二十四《萧景传》附《萧昱传》
迁给事黄门侍郎。上表曰:「……圣监既谓臣愚短,不可试用,岂容久居显禁,徒秽黄枢。」

例句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典故
原思贫
 
原宪室
 
原宪桑枢
 
原宪甘贫
   
原贫
 
原门席
 
杖藜裹饭
 
衣百结
 
贫原宪
 
贫非疚
 
类原宪

相关人物
原宪(子思)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5~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唐。成玄英疏:「原宪,孔子弟子,姓原,名思,字宪也。周环各一堵,谓之环堵,犹方丈之室也。以草盖屋,谓之茨也。褐,粗衣也。匡,正也。原宪家贫,室唯环堵,仍以草覆舍,桑条为枢,蓬作门扉,破瓮为牖,夫妻二人各居一室,逢雨湿而弦歌自娱,知命安贫,所以然也。」

简释

原宪贫:咏贤士能安贫乐道。唐王维《山中示弟》:“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例句

西邻有原宪,蓬蒿绕环堵。 于濆 富农诗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孟郊 伤时

纵闻兵赋急,原宪本家贫。 张祜 乐静

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 徐夤 草木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戴叔伦 送张南史

孙晨槁席,原宪桑枢。 李瀚 蒙求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白 白马篇

原门唯有席,井饮但加葱。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杜甫 奉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原宪素非贫,嵇康自寡欲。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原宪贫无愁,颜回乐自持。 沈佺期 伤王学士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王维 山中示弟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白居易 涧底松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卢纶 冬日登城蔡有怀因赠程腾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病如原宪谁能疗,蹇似刘桢岂用占。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典故
秦相废国居枢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传三·秦桧〉~3747~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政和五年第,补密州教授。继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学正。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遣使求三镇,桧上兵机四事: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禦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不报。除职方员外郎。寻属张邦昌为干当公事,桧言:「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三上章辞,许之。时议割三镇以弭兵,命桧借礼部侍郎与程瑀为割地使,奉肃王以往。金师退,桧、瑀至燕而还。禦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吴幵共荐桧,拜殿中侍御史,迁左司谏。王云、李若水见金二酋归,言金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京。十一月,集百官议于延和殿,范宗尹等七十人请与之,桧等三十六人持不可。未几,除禦史中丞。闰十一月,汴京失守,二帝幸金营。……鼎既去,桧独专国,决意议和。中朝贤士,以议论不合,相继而去。……十月,兴岳飞之狱。桧使谏官万俟离论其罪,张俊又诬飞旧将张宪谋反,于是飞及子云俱送大理寺,命御史中丞何铸、大理卿周三畏鞫之。十一月,贬李光藤州,范同罢参知政事。同虽附和议,以自奏事,桧忌之也。十二月,杀岳飞。桧以飞屡言和议失计,且尝奏请定国本,俱与桧大异,必欲杀之。铸、三畏初鞫,久不伏;离入台,狱遂上。诬飞尝自言「己与太祖皆三十岁建节」为指斥乘舆,受诏不救淮西罪,赐死狱中。子云及张宪杀于都市。天下冤之,闻者流涕。飞之死,张俊有力焉,语在飞传。
典故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以绳系户枢也。」

例句

五车堆缥帙,三径阖绳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典故

《全唐文》卷十六〈中宗皇帝·授张锡工部尚书制〉~97~
明光画省,务总枢要,建礼仙门,职惟喉舌。尚书左丞张锡,白虹良宝,紫电雄锋。家传鹊印之祥,世袭貂冠之绪。文遒吐凤,思缛腾蛟。质映南金,材逾东箭。自提纲左辖,执简中台,奏郭奕而无惭,射崔洪而不愧。紫枢伫俊,彤管须贤,宜升赐剑之荣,式表委珠之洁。
《國語辭典》:枢密(樞密)  拼音:shū mì
1.枢密使的简称。参见「枢密使」条。
2.政府机密的政务。《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唯枢密迁授不预。」唐。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泄之辜,请验迹于紫泥,方定刑于丹笔。」
《國語辭典》:枢密使(樞密使)  拼音:shū mì shǐ
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简称为「枢密」。
《國語辭典》:枢机(樞機)  拼音:shū jī
1.户枢与弩牙。比喻事物的关键。《易经。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表》:「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2.职务重要的官吏。《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
3.罗马天主教教宗下的亲王,有选举教宗投票权。中国旧有田耕莘、于斌二枢机。
《漢語大詞典》:枢庭(樞庭)
亦作“ 枢廷 ”。 政权中枢;内庭。 宋 曾巩 《侍中制》:“比回翔于禁闥,遂更践于枢庭。” 宋 陆游 《答钤辖启》:“列属枢廷,自不安於清选;佐州 京峴 ,犹误被於明恩。”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稗事数则:“﹝ 成王 ﹞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 明 参政 亮 捷报,命王閲之。” 清 龚自珍 《以事诣圆明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警蹕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漢語大詞典》:枢府(樞府)
主管军政大权的中枢机构。 宋 代多指枢密院, 明 和 清 初多指内阁, 清 雍正 以后多指军机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曹侍中 在枢府,务革侥幸,而中官尤被裁抑。” 宋 陆游 《贺张都督启》:“恭审诞膺册书,首冠枢府。”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爹爹,你藏器待沽,终须有日登枢府。” 清 汪懋麟 《新岁荷真定公寄书并二律见问次韵酬谢》之二:“枢府紓筹策,官斋尚咏诗。”
《國語辭典》:中枢(中樞)  拼音:zhōng shū
1.天体运行的中心。汉。扬雄《太玄经。卷一。周》:「次二植中枢,周无隅。」唐。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诗:「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2.中央政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诗:「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
3.在一事务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枢纽。如:「这里的活动中心,是里民们联络情感的中枢。」
《國語辭典》:枢密院(樞密院)  拼音:shū mì yuàn
一种古代官署。掌管国家机要政务。创始于唐中叶,掌出纳帝命。宋代与中书省并称为「两府」,掌兵权;明初废。也称为「枢府」、「枢庭」。
《漢語大詞典》:枢筦(樞筦)
见“ 枢管 ”。
《國語辭典》:枢管(樞管)  拼音:shū guǎn
1.重要的事物。《宋书。卷四三。傅亮传》:「慎也者,言行之枢管乎。」
2.掌管重要政务的官职。《资治通鉴。卷一四五。梁纪一。武帝天监二年》:「众谓沈约宜当枢管。」
《漢語大詞典》:鸿枢(鴻樞)
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 宋真宗 《天禧三年赐王钦若判杭州十韵》:“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宋 秦观 《代贺中书仆射范相公启》:“昔执鸿枢,既致干戈之戢;今居端揆,何难礼乐之兴。”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恭审显膺明詔,进贰鸿枢。”
《國語辭典》:枢臣(樞臣)  拼音:shū chén
旧称宰辅为「枢臣」。宋。王禹偁 赠密直张谏议诗:「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
《漢語大詞典》:电绕(電繞)
见“ 电绕枢光 ”。
《漢語大詞典》:电绕枢光(電繞樞光)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唐 张守节 正义:“母曰 附宝 ,之 祁 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 黄帝 於 寿丘 。”后因以“电绕枢光”为诞育圣人之典。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沈约 《光宅寺刹下铭》:“ 寿丘 靉靉,电绕枢光。 周 原膴膴,五纬入房。”亦省作“ 电绕 ”。 宋 陆游 《瑞庆节贺表》:“虹流电绕,适当圣作之辰;鰲抃嵩呼,共效寿祺之祝。”
《漢語大詞典》:电绕璇枢(電繞璇樞)
同“ 电绕枢光 ”。 宋 陈亮 《点绛唇·圣节》词:“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
《漢語大詞典》:黄枢(黄樞)
(1).指门下省。门下省在 汉 为黄门,位居枢要,故称。梁书·萧昱传:“﹝ 萧昱 ﹞迁给事黄门侍郎,上表曰:‘圣监既谓臣愚短,不可试用,岂容久居显禁,徒秽黄枢。’”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诗:“何功游画省,何德理黄枢。” 唐 贾至 《授张孚给事中制》:“宜擢拜於青琐,俾驳议於黄枢。”
(2).天枢,北斗星。 明 唐顺之 《中岳》诗:“黄枢标正位,紫气护真图。”
《漢語大詞典》:原宪病(原憲病)
见“ 原宪贫 ”。
《國語辭典》:原宪贫(原憲貧)  拼音:yuán xiàn pín
原宪,孔子弟子。虽家贫,却能不随流俗,汲汲于名利。见《庄子。让王》。后用以比喻安于贫贱,生活清苦。唐。王维〈山中示弟〉诗:「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唐。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國語辭典》:原宪贫(原憲貧)  拼音:yuán xiàn pín
原宪,孔子弟子。虽家贫,却能不随流俗,汲汲于名利。见《庄子。让王》。后用以比喻安于贫贱,生活清苦。唐。王维〈山中示弟〉诗:「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唐。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漢語大詞典》:绳枢(繩樞)
以绳系户枢。形容贫家房舍之陋。枢为门户的转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然而 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晋 陆云 《谷风》诗:“绳枢增结,瓮牖绸繆。”
《漢語大詞典》:紫枢(紫樞)
朝廷中枢部门。宋书·孔觊传:“盪秽紫枢,不俟 鸣条 之誓。” 唐中宗 《授张锡工部尚书制》:“紫枢佇俊,彤管须贤。”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紫枢将命,紫微如綍,常近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