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别君南浦
 
别恨抛深浦
   
南浦歌阑
 
南浦泣
 
南浦消魂
 
恨迷南浦
 
断肠南浦
 
凄凉南浦
 
秋风南浦
 
送人南浦
 
送君南浦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干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淩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河伯〉~76~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 ,鱼鳞鳞兮媵予。

例句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于武陵 远水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 储嗣宗 赠别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 孟郊 别妻家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杜牧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 杜甫 凭孟仓曹将书觅士娄旧庄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武元衡 鄂渚送友

极目故关道,伤心南浦花。 独孤及 送陈王府张长史还京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韩偓 避地

何因浇得离肠烂,南浦东门恨不胜。 黄滔 断酒

典故
宋玉伤怀
 
宋玉含凄
 
宋玉怨
 
宋玉悲
 
宋玉悲秋
 
宋玉登山
 
悲同楚大夫
 
相关人物
宋玉
 
屈原


《楚辞》卷八《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例句

贵来君却少,秋至老偏悲。 崔峒 寄上礼部李侍郎

我有新秋泪,非关宋玉悲。 畅当 别卢纶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李白 赠易秀才

马卿兼病老,宋玉对秋悲。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李端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李群玉 九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李群玉 九日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李郢 早秋书怀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杜牧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 杜牧 江南送左师

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杜牧 闻角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杜甫 送裴五赴东川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杜甫

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 杨巨源 登宁州城楼

梁王旧客皆能赋,今日因何独怨秋。 杨巨源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骑省潘郎思,衡闱宋玉愁。 武元衡 酬严维秋夜见寄

含嚬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 温庭筠 寄岳州李外郎远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

清秋来几时,宋玉已先知。 卢纶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别墅即事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卢纶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罗隐 杜陵秋思

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 羊士谔 暇日适值澄霁江亭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 翁洮

宋玉含悽梦亦惊,芙蓉山响一猿声。 许浑 早秋韶阳夜雨

秋悲怜宋玉,夜舞笑刘琨。 许浑 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

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 许浑 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

帝子去永久,楚词尚悲秋。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宋玉逢秋正高卧,一篇吟尽奈情何。 赵嘏 寄裴澜

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 赵嘏 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别离。 郑史 永州送侄归宜春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郑史 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颜粲 白露为霜

经秋宋玉已悲伤,况报胎禽昨夜亡。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

《國語辭典》:凄凉(淒涼)  拼音:qī liáng
1.悲苦。唐。李白〈笛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绵邈,览古情凄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淡。」也作「悽凉」。
2.形容环境孤寂、冷清。南朝梁。沈约〈为临川五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怅晨鹍。」唐。皎然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國語辭典》:凄凄(淒淒)  拼音:qī qī
1.乌云密布,即将下雨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有渰凄凄,兴雨祁祁。」也作「萋萋」。
2.凄凉寒冷的样子。《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3.悲伤哀痛的样子。《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4.水流的样子。《全唐诗。卷八○七。拾得诗》:「松拂盘陀石,甘泉涌凄凄。」
《國語辭典》:凄然(淒然)  拼音:qī rán
1.寒凉。《庄子。大宗师》:「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唐。羊士谔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诗:「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2.凄凉悲伤。《三国演义》第五五回:「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國語辭典》:凄清(淒清)  拼音:qī qīng
1.悲伤凄凉。唐。白居易〈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诗:「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2.形容景物凄凉冷清。《文选。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唐。赵嘏〈长安晚秋〉诗:「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高级汉语词典》:凄其
悲痛感伤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凄其(淒其)
(1).寒凉貌。《诗·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絺綌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满江红·吴江秋夜》词:“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 清 纳兰性德 《东风第一枝·桃花》词:“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
(2).凄凉貌。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词:“晚岁凄其无 诸葛 ,惟有黄花入手。”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天涯骤见,真同梦寐,无限凄其。” 清 顾炎武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3).凄凉悲伤。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钦圣若旦暮,怀贤亦凄其。”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
《國語辭典》:凄迷(淒迷)  拼音:qī mí
1.景物凄凉迷濛。宋。陆游 即事诗八首之三:「烟雨凄迷晚不收,疏帘曲几寄悠悠。」
2.悲悽迷惘。清。陈曾寿〈南歌子。鸡唱催将息〉词:「半床书蠹共销沉,字里凄迷时遇少年心。」
《國語辭典》:凄风(淒風)  拼音:qī fēng
1.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晋。陆云〈岁暮赋〉:「气萧索而伤心,凄风怆其鸣条兮。」
2.西南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西南曰凄风。」
《國語辭典》:凄绝(淒絕)  拼音:qī jué
凄厉哀绝。宋。秦观 长相思。铁瓮城高词:「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國語辭典》:凄断(淒斷)  拼音:qī duàn
凄凉悲痛到极点。宋。毛滂〈烛影摇红。老景萧条〉词:「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分類:凄凉伤心
《國語辭典》:凄切(淒切)  拼音:qī qiè
凄凉悲切。宋。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也作「悽切」。
《高级汉语词典》:凄切
凄凉悲切
《國語辭典》:凄楚(淒楚)  拼音:qī chǔ
凄凉悲苦。《红楼梦》第七八回:「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著芙蓉嗟叹了一会。」也作「悽楚」。
《漢語大詞典》: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國語辭典》:南浦  拼音:nán pǔ
南边的水岸。后泛指送别之地。《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选。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國語辭典》:黯然销魂(黯然銷魂)  拼音:àn rán xiāo hún
心神沮丧好像失去了魂魄。《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镜花缘》第八六回:「姐姐怎么忽然闹出江文通别赋?恰恰又飞到亭亭姐姐面前,岂不令人触动离别之感『黯然销魂』么?」
《國語辭典》:悲秋  拼音:bēi qiū
感伤秋气萧瑟悲凉。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辞,佳人有伤春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