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牛车铎
  
牛铎之音
 
牛铎有宫商
 
贾人铎


《晋书》卷三十九〈荀勖列传〉~53~
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周礼注疏》卷三〈天官冢宰·小宰〉~46~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汉·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木铎木舌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例句

首路回竹符,分镳扬木铎。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國語辭典》:木铎(木鐸)  拼音:mù duó
1.金口木舌的铜铃,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招众注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时来木铎也叮当响,时不至呵兰麝也不生香。」
2.指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漢語大詞典》:铃铎(鈴鐸)
(1).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犹铃鐸警耳,钟鼓骇心。”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闻铃鐸音,若数壮夫负巨水,欲上復下。”
(2).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置轮相,铃鐸虚悬。” 清 曹寅 《十六日登虎丘作》诗:“葳蕤寒不锁,铃鐸夜微鸣。”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3).铃铛。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手摇铃鐸,唪诵不輟。”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山羊……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
《國語辭典》:振铎(振鐸)  拼音:zhèn duó
1.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2.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沈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漢語大詞典》:檐铎(簷鐸)
即檐马。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东莱公 ﹞ 崇寧 中閒居 符离 ,尝步至村寺,作诗赠僧云:‘柳外阴中檐鐸鸣,老僧拄杖出门行。’” 宋 陆游 《夏日昼寝梦游绝句》:“桐阴清润雨餘天,檐鐸摇风破昼眠。”参见“ 檐马 ”。
即檐马。 宋 朱熹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之一:“山楹雨罢珠帘卷,簷鐸风惊玉佩鸣。” 明 常楼居 《娇莺儿·秋怀》曲之二:“疎灯寒照,纱笼牕月皎,风露响簷鐸。”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雕鏤工细,窗栏簷鐸,层层周密,内设佛像。”参见“ 簷马 ”。
分類:檐马
《國語辭典》:檐马(簷馬)  拼音:yán mǎ
悬挂于屋檐下的铃。也称为「风铃」。
《國語辭典》:风铎(風鐸)  拼音:fēng duó
塔檐所悬的铃。也称为「风铃」。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牛铎(牛鐸)
(1).牛铃。亦指牛铃声。晋书·荀勗传:“初, 勖 於路逢 赵 贾人牛鐸,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 赵 之牛鐸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鐸,果得谐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世传 明皇 宿上亭,雨中闻牛鐸声,悵然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鐸錚然。”
(2).借指人材。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世非无牛鐸之患,而患无 张华 。”
分類:人材铃声
《漢語大詞典》:金铎(金鐸)
即铎。古乐器名。“四金”之一。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郑玄 注:“鐸,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鐸。”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木铎:“金鐸所以令军中,木鐸所以令国中。”
分類:乐器
《漢語大詞典》:宝铎(寶鐸)
佛殿或宝塔檐端悬挂的大铃。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月殿曜朱旛,风轮和宝鐸。”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鐸和鸣,鏗鏘之声闻及十餘里。” 宋 张耒 《休日诣法云寺》诗:“金猊散香雾,宝鐸韵天风。”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宝鐸听风吹,珠扉破云啟。”
《骈字类编》:铎声(铎声)
唐书李嗣真传太常缺黄钟铸不能成嗣真居崇业里疑土中有之弗得其所道上逄一车有铎声甚厉嗣真曰宫声也市以归振于空地若有应者掘之得钟众乐遂和 中论见旌色下
《漢語大詞典》:鸣铎(鳴鐸)
风铃。 明 高启 《车遥遥》诗:“出门已远第一程,耳中鸣鐸渐无声。” 明 徐渭 《寄谢学师张先生见慰》诗:“海天鸣鐸入山城,独剑孤琴傍马行。”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鼓铎(鼓鐸)
鼓与铎。古代军中所用的乐器。周礼·地官·乡师:“简其鼓鐸、旗物、兵器,脩其卒伍。”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鼓鐸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鐸。”
分類:军中乐器
《漢語大詞典》:铎语(鐸語)
(1).演奏铎舞时的击铎之声。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 巫娥 传意托悲丝,鐸语琅琅理双鬢。”
(2).檐铃声,风铃声。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陈碧栖 仁玉 骚词云:‘……羌有怀兮曷愬,风虚徐兮簷鐸语。’”
《漢語大詞典》:铎铃(鐸鈴)
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 唐 孟郊 《寒溪》诗之四:“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 元 萨都剌 《题〈明皇击梧图〉》诗:“一叶忽飘天下秋,愁声换出鐸铃语。” 清 储徵甲 《洞仙歌》:“瑶臺应不远,天外朱楼,也听丁冬鐸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