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黄鹄
 
平陂往复
  
思两鹄
 
方进坏陂
 
羹芋魁
  
陂坏当复
 
双黄鹤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列传·(子)翟义〉~3440~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唐·颜师古注曰:「托言有神来告之。」
典故
殂豆伴儿嬉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06~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大夫以上赤云气,诸侯加象饰足,天子玉饰也。」
典故
殂豆庚桑


《庄子集释》卷八上〈杂篇·庚桑楚〉~769~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典故
豆爆生莲拨寒灰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36~3~
杭州佛日和尚初游天台山,尝曰:「如有人夺得我机者即我师矣。」寻抵于江西谒云居膺和尚,作礼而问曰:「二龙争珠谁是得者?」云居曰:「卸却业身来相见。」对曰:「业身已卸。」曰:「珠在什么处?」师无对。师乃投诚入室,便礼云居为师。后参夹山,才入门见维那。维那曰:「此间不著后生。」师曰:「某甲暂来礼谒和尚不宿。」维那白夹山,夹山许见。未升阶便问:「什么处来?」师曰:「云居来。」曰:「即今在什么处?」师曰:「在夹山顶上。」曰:「老僧行年在坎五鬼临身。」师乃上阶礼拜。夹山又问:「阇梨与什么人为同行?」师曰:「木上座。」曰:「他何不来相看?」师曰:「和尚看他有分。」曰:「在什么处?」师曰:「在堂中。」夹山便共师下到堂中。师遂去取得柱枝掷于夹山面前。夹山曰:「莫从天台得来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曰:「莫从须弥山得来否?」师曰:「月宫亦不逢。」曰:「恁么即从他人得也?」师曰:「自己尚是冤家,从人得堪作什么?」曰:「冷灰里有一粒豆子爆。」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佛道品〉
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64~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者,福州长溪人也,姓赵氏。年十五辞亲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受戒,究大小乘经律。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大智禅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一日侍立,百丈问谁?师曰:「灵祐。」百丈云:「汝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云:「无火。」百丈躬起,深拨,得少火,举以示之云:「此不是火?」师发悟礼谢,陈其所解。百丈曰:「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见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勿忆,方省己物不从他得·』」
典故
豆花雨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
八月雨、谓之豆花雨。
典故 
豆蔻梢头
 
豆蔻词工
 
豆蔻枝头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赠别二首〉
〈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十里扬州郭】,卷上珠帘总不如。」
典故   
七步赋
 
煮豆
 
萁燃
  
豆萁篇

相关人物
曹植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44~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简释

萁燃:喻兄弟相逼,或喻内部不和。清黄蜜来《寄怀昌大风》:“屐虽齿折诚何碍,吟到其燃未免猜。”

典故
七步才
 
七步咏
 
豆萁才敏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曹植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44~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新校本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 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简释

七步咏:指人才思敏捷,才气过人。唐于志宁《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例句

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于志宁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豆萁才敏俊,羽猎正峥嵘。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李峤

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典故
七步子建诗
 
七步诗成
 
子建诗成几步
   
豆萁煎正泣

相关人物
曹植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44~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昭明文选》卷六十〈行状吊文祭文·行状·齐竟陵文宣王行状〉~257~
公道亚生知,照邻几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天才博赡,学综该明。至若曲台之礼,九师之易。乐分龙赵,诗析齐韩。陈农所未究,河间所未辑。有一于此,罔不兼综者与!昔沛献访对于云台,东平齐声于杨史,淮南取贵于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唐·李善注引《世说》曰:「魏文帝令陈思王七步成诗,诗曰:萁在灶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
相思红豆
 
红豆相思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秋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劝君休采撷】【赠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五
清·赵殿成笺注引唐·李匡义《资暇录》:「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别名也。」
典故
孔子尝俎豆

相关人物
孔子


《论语注疏·卫灵公》~37~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典故  
恋莝豆
 
驽马恋栈

相关人物
司马懿
 
曹爽
 
蒋济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28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7~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短豆,必不能用也。」
典故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287~
爽于是遣允、泰诣宣王,归罪请死,乃通宣王奏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干宝《晋书》曰:「桓范出赴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晋书》卷一〈高祖宣帝纪〉~7~
大司农桓范出赴爽,蒋济言于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短豆,必不能用也。」
典故
南山豆
 
杨恽种豆

相关人物
杨恽


《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附《杨恽传》
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三国魏·张晏注:「山高而在阳,人君之象也。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也。一顷百亩,以喻百官也。言豆者,贞实之物,当在囷仓,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也。萁曲而不直,言朝臣皆谄谀也。」

例句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种豆悲杨恽,投瓜忆卫旌。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南山豆苗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杨敞·(子)杨恽〉~2894~
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卬,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馀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七〈归园田居诗五首〉~99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例句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芋魁饭豆(芋魁飯豆)
见“ 芋魁豆饭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饭(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有书来求红带既已遗之且作诗为戏》:“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分類:食物粗劣
《漢語大詞典》:娉娉袅袅(娉娉裊裊)
见“ 娉娉褭褭 ”。
《漢語大詞典》:七步
相传 三国 魏 曹植 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淮南 取贵於食时, 陈思 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 明徐复祚《红梨记·逼试》:“可惜他才高七步,赋埒《两都》,锦心绣腹,隐豹凤雏,却为柳营花阵都担误。”《平山冷燕》第八回:“故有时而名成七步,有时而倚马万言。”参见“ 七步成诗 ”。
《國語辭典》:七步成诗(七步成詩)  拼音:qī bù chéng shī
三国魏文帝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若无法完成,将处以重刑。曹植出口成章,在七步之内吟成诗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底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以形容运思敏捷,有才气。如:「王先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真不愧是诗词名家。」
《國語辭典》:七步成诗(七步成詩)  拼音:qī bù chéng shī
三国魏文帝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诗,若无法完成,将处以重刑。曹植出口成章,在七步之内吟成诗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底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以形容运思敏捷,有才气。如:「王先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真不愧是诗词名家。」
《漢語大詞典》:七步诗
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相传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命他七步之内作一诗,否则处死。曹植应声成诗,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惭愧,赦免了曹植。
《漢語大詞典》:豆萁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 尝令 东阿王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豆萁才”喻才思敏捷。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豆萁才敏儁,羽猎正峥嶸。”
分類:才思敏捷
《國語辭典》:煮豆燃萁  拼音:zhǔ dòu rán qí
萁,大豆的茎。三国魏文帝曹丕妒嫉其弟曹植的才能而欲加害,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曹植便作〈七步诗〉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迫,骨肉相残。《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煮豆燃萁,比兄残弟。」也作「燃萁煮豆」。
《國語辭典》:相煎何急  拼音:xiāng jiān hé jí
比喻彼此地位同等,关系密切,却相逼过甚。参见「相煎太急」条。
分類:迫害
《國語辭典》:恋栈(戀棧)  拼音:liàn zhàn
栈,栈豆,为马房的豆料。恋栈比喻贪恋禄位。《老残游记》第七回:「此公已保举到个都司,军务渐平,他也无心恋栈,遂回家乡种了几亩田,聊以度日。」《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原也不是恋栈的,只因天恩高厚,没得法子罢了。」也作「恋皂」、「栈恋」。
分類:贪恋禄位
《漢語大詞典》:恋皂(戀皁)
犹恋栈。 宋 苏轼 《哭刁景纯》诗:“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皁。”
《漢語大詞典》:恋豆(戀豆)
同“ 恋栈 ”。 宋 蔡伸 《蓦山溪·登历阳城楼》词:“区区恋豆,岂是甘牛后?时命未来间,且只得、低眉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