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街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八街九陌〉
有香室街、夕阴街、尚冠前街。《三辅旧事》云:「长安城中八街九陌。」《汉书》刘屈剺妻枭首华阳街,京兆尹张敞走马章台街,陈汤斩郅支王首悬槁街。张衡《西京赋》云「参徐夷庭,街衢相经,廛里端正,甍宇齐平」是也。
典故
藁街烹


《汉书》卷七十《陈汤传》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彊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彊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彊汉者,虽远必诛。』」唐·颜师古注:「藁街,街名,蛮夷邸在此街也。邸,若今鸿胪客馆也。」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迟)《与陈伯之书》
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

例句

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 韩偓 隰州新驿

典故
九龙衔烛
 
北荒烛龙
  
烛龙回照
   
衔烛龙
 
龙街烛


《楚辞》卷三《天问》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东汉·王逸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山海经·海经》卷十二〈大荒北经·章尾山烛龙〉~438~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50~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汉·高诱注:「委羽,北方山名。一曰: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例句

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僧鸾 苦热行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崔珏 道林寺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李贺 苦昼短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顾况 我行自东一章

典故 
京兆马
  
便面章台
 
便面章台马
 
修蛾章台样
 
张敞画眉
 
张郎走马
 
归来便面
 
玉马戏走章台下
   
章台系马
 
章台走画猿
 
章台走马
 
章台路
 
章台马
  
翠眉谁画
  
走马章台路
 
风流京兆
 
马过章台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简释

章台走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例句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刘禹锡 再伤庞尹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𧽼暝走发章台。 乔知之 嬴骏篇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崔颢 渭城少年行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 对雪二首之一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李商隐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李商隐 赠柳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李观 御沟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韩翃 少年行

典故
三万六千排日醉
 
倾江变酒
 
岘山落日客犹迷
 
市人拍手拦街笑
 
扶玉山
 
扶起瑶山
 
拍手笑人醉如泥
 
拍手笑颓山
 
明月清风何用买
 
清风不用一钱买
 
玉山未倒
 
玉山自倒
 
举长江变香醪
 
变春江
 
买得风光不著钱
  
难变春江
 
风月不用一钱买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拨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典故
天街小雨润如酥
 
小雨如酥
 
微雨如酥
 
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绝胜花柳满皇都】。」
典故
昴街


《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278~
昴曰旄头,胡星也,为白衣会。毕曰车,为边兵,主弋猎。其大星旁小星为附耳。附耳摇动,有谗乱臣在侧。昴、毕间为天街。其阴,阴国;阳,阳国。
典故
驺哄溢街坊


《新唐书》卷一百九〈崔义玄列传·(孙)崔琳〉~4097~
神庆子琳,明政事,开元中,与高仲舒同为中书舍人。侍中宋璟亲礼之,每所访逮,尝曰:「古事问仲舒,今事问琳,尚何疑?」累迁太子少保。天宝二年卒,秘书监潘肃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琳长子俨,谏议大夫。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琳与弟太子詹事圭、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
《國語辭典》:天街  拼音:tiān jiē
1.古人称昴宿与毕宿之间的天区为天街。《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昴、毕閒为天街。其阴,阴国;阳,阳国。」《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昴毕间为天街,天子出,旄头罕毕以前驱,此其义也。」
2.京城中的街道。唐。韩愈 早赴街西行香赠卢李二中舍人诗:「天街东西异,祗命遂成游。」
《國語辭典》:街头(街頭)  拼音:jiē tóu
街上。如:「流落街头」。
分類:街头街上
《國語辭典》:六街  拼音:liù jiē
1.唐、宋京都宫门外左、右边各三条的中心大街。唐。司空图 省试诗:「閒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宋史。卷二七○。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城池广阔,六街内士女骈阗,井邑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漢語大詞典》:长街(長街)
大街。 宋 张耒 《劳歌》:“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拿鼓板,坐长街,高声大唱。” 刘伯坚 《带镣行》:“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分類:大街
《国语辞典》:满街(满街)  拼音:mǎn jiē
整条街。《老残游记》第二回:「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著串铃满街踅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
《國語辭典》:街鼓  拼音:jiē gǔ
旧时置于街边的鼓。天黑之后敲鼓以戒绝行人,天亮时敲鼓以示开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等到后半夜,街鼓将动,方才闷闷回来了。」
《國語辭典》:街衢  拼音:jiē qú
四通八达的街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父兮桎梏亡身,女兮街衢痛哭。」也称为「街道」。
分類:街衢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漢語大詞典》:神龙(神龍)
(1).谓龙。相传龙变化莫测,故有此称。《韩诗外传》卷五:“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文选·张衡〈西京赋〉:“若神龙之变化,章后皇之为贵。” 薛综 注:“龙出则昇天,潜则泥蟠,故云变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我所仗剑,神龙见授,以诛后伏,以斩不臣。”
(2). 三国 吴 都 建业 正殿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抗 神龙 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刘逵 注:“ 神龙 , 建业 正殿名。”
《漢語大詞典》:衔烛(銜燭)
(1).口含火炬。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汉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2).指口含蜡烛。旧唐书·西戎传·高昌:“ 文泰 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餘,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分類:火炬蜡烛
《漢語大詞典》:京兆画眉(京兆畫眉)
汉书·张敞传:“﹝ 敞 ﹞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后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復促生起为掠鬢,生谢不敏。 仲仙 笑曰:‘卿不见京兆画眉乎?’”
《國語辭典》:便面  拼音:biàn miàn
扇子的别称。因不想使他人看见时,便于障面,故称为「便面」。《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漢語大詞典》:眉妩(眉嫵)
同“ 眉憮 ”。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 宋 范成大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诗:“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赋此宠之》词:“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嫵。”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章街
章台街 的简称。 宋 柳永 《木兰花·柳枝》词:“ 章街 、 隋岸 欢游地,高拂楼臺低映水。”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 梁苑 春归, 章街 雪霽,柳梢华蕚初萌。”
《國語辭典》:走马章台(走馬章臺)  拼音:zǒu mǎ zhāng tái
章台,汉时长安章台下街名,为歌楼酒馆所在地。走马章台指骑马经过章台。语出《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后比喻涉足于风月场所。元。刘庭信〈新水令。将一块望夫石雾锁云霾〉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漢語大詞典》:铜鞮(銅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铜鞮曲(銅鞮曲)
《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沈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漢語大詞典》:酥雨
指蒙蒙细雨。语出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郭沫若 《长春集·洪命熹副首相陪游金刚山赋诗见赠步原韵奉酬》:“霜叶醉酣酥雨里,银河拜倒彩霞边。”
分類:蒙蒙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