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枝传远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远信
 
一枝春
 
一枝春信
 
一枝春色
 
一枝谁寄长安
 
一枝随驿使
 
不寄梅花
 
到陇梅花
 
剪梅烟驿
 
南枝附春信
 
只赠梅花
 
寄一枝
 
寄寒梅
 
寄折梅
 
寄春
 
寄梅花
 
寄与路遥
 
寒梅传驿信
 
寒梅堪寄
 
寻驿使
 
岭梅传远信
 
庾岭一枝
 
庾梅信断
 
折寒香传语
 
折幽香千里寄
 
折得陇头
 
折梅
 
折梅寄
 
折梅寄我
 
折梅寄江北
 
折花寄
 
故人堪寄
 
故人赠江头春信
 
故人难寄
 
春在手
 
春赠陇头
 
梅寄断魂
 
梅残驿使迟
  
梅花寄寒驿
 
梅花寄远
  
楚驿梅边
 
水驿寄江南梅萼
 
江南信
 
江南信息
 
江南折赠
 
江南春信
 
江南逢梅
 
江南驿使
 
江路梅花
 
花信随驿使
 
万里凭驿使
 
万里赠
 
解道江南句
 
赠春色
 
赠梅花
  
送客逢春
 
逢驿使
 
远寄江南春意
  
陆凯寄梅
 
陆郎封寄
 
陇头人
 
陇头春信
 
陇头春色
 
陇头梅
 
陇驿传梅
 
难随驿使
 
驿使传梅
 
驿使带春
 
驿使梅
 
驿使为伊忙
 
驿传梅信
  
相关人物
范晔
 
陆凯


《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简释

陇头梅: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例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典故  

《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东汉·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简释

棠棣:喻兄弟。唐沈栓期《洛州萧司兵谒见还赴洛成礼》:“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


例句

共羡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开。 刘禹锡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 刘禹锡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一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刘禹锡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棣华恩见赐,伯舅礼仍崇。 严维 奉和刘祭酒伤白马

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戒昱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前荣后枯相翻覆,何惜馀光及棣华。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桂枝攀尽贾家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棣华晴雨好,彩服暮春宜。 杜甫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诗引棣华沾一雨,经分贝叶向双流。 杨巨源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权德舆 奉和中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棣萼荣相映,琼枝色不如。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 沈佺期 洛州萧司兵谒兄还赴洛成礼

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芳馥和荆叶。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薄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 高骈 塞上寄家兄

典故

《太平广记》卷五十七〈女仙二·萼绿华〉~354~
萼绿华者,女仙也。年可二十许,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晋穆帝升平三年己未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云是南山人,不知何仙也。自此一月辄六过其家。权字道学,即晋简文黄门郎羊欣祖也。权及欣,皆潜修道要,耽玄味真。绿华云:「我本姓杨。」又云是九嶷山中得道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其师母毒杀乳妇玄洲。以先罪未灭,故暂谪降臭浊,以偿其过。赠权诗一篇,并火浣布手巾一,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谓权曰:「慎无泄我下降之事,泄之则彼此获罪。」因曰:「修道之士,视锦绣如弊帛,视爵位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无思无虑,无事无为。行人所不能行,学人所不能学,勤人所不能勤,得人所不能得,何者?世人行嗜欲,我行介独;世人行俗务,我学恬淡;世人勤声利,我勤内行;世人得老死,我得长生。故我行之已九百岁矣。」授权尸解药,亦隐景化形而去,今在湘东山中。
《真诰》卷一〈远象〉
萼绿华者……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之中辄六过来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浣布手巾一……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谪降于臭浊,以偿其过。与权尸解药,今在湘东山,此女已九百岁矣。(据《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学津讨原》)

简释

萼绿华:指仙女,或喻美女。唐李商隐《无题》:“闻道阊门尊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典故 
萼绿仙人


《全芳备祖》前集卷一〈花部·梅花·事实祖·杂著〉
宋·范成大《梅谱》:绿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绛色,唯此绝绿,枝梗亦?,好事者比之仙人萼绿华京师艮岳有萼绿华堂,其下专植此本。
典故

《次柳氏旧闻》
兴庆宫,上潜龙之地,即圣历初五王宅也。上性友爱,及即位,立楼于宫之西南垣,署曰:「花萼相辉」,退朝与诸王游,或置酒为乐。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
典故
花萼宴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高盖·花萼楼赋〉~4032~
开元中岁,天子筑宫于长安东郛。有以眷夫代邸之义旧者,中宫起楼,临瞰于外,乃以花萼相辉为名,盖所以敦友悌之义也。银榜天题,金扉御阙,俯尽一国,旁分万里,崇崇乎实帝城之壮观也。是时海内宾荐之士,咸游仙署,驰神累日,以待问于有司。有司盛称兹楼,并命赋之,小子庸蔽,敢同颂美。
典故
楼高华萼


《旧唐书》卷九十五〈睿宗诸子列传·让皇帝宪〉~30~
初,玄宗兄弟圣历初出閤,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五王宅」。及先天之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撝、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毬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國語辭典》:花萼  拼音:huā è
1.花最外围的无性花器,为花中萼片的总称。在花瓣之外,花开时托著花冠,是花的保护构造。亦简称「萼」,参见「萼」条。
2.比喻兄弟友爱。参见「华鄂」条。唐。李白〈赠从弟洌〉诗:「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漢語大詞典》:花萼楼(花萼樓)
唐玄宗 于 兴庆宫 西南建 花萼相辉之楼 ,简称 花萼楼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玄宗 於 兴庆宫 西南置楼,西面题曰 花萼相辉之楼 …… 玄宗 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五:“ 花萼楼 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鬭腰肢。”《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紫荆枝下还家日, 花萼楼 中合被时。”亦省称“ 花萼 ”。 唐 杜甫 《骊山》:“ 驪山 絶望幸, 花萼 罢登临。”
《漢語大詞典》:棣萼
亦作“ 棣蕚 ”。 比喻兄弟。晋书·孝友传序:“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睽则叶顇荆枝,性合则华承棣萼。” 唐 杜甫 《至后》诗:“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仇兆鳌 注:“棣萼,以比兄弟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似这般桑榆景逼,怎能彀棣蕚荣归?” 林之夏 《为不识题令祖礼林先生遗像》诗:“棣萼光辉映后先,湖山肃穆此书传。”参见“ 棣华 ”。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棣华(棣華)  拼音:dì huā
1.比喻兄弟和睦相亲,一若常棣繁茂,花朵艳丽。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2.比喻兄弟。《晋书。卷五五。张载传。史臣曰》:「载协飞芳,棣华增映。」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萼绿(萼緑)
见“ 萼緑华 ”。
《漢語大詞典》:萼绿华(萼緑華)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漢語大詞典》:梅萼
亦作“ 梅蕚 ”。 梅花的蓓蕾。 宋 欧阳修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词:“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蕚小。”《隋唐演义》第九八回:“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分類:梅花蓓蕾
《漢語大詞典》:红萼(紅萼)
红花。萼,花蒂。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宋 姜夔 《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词:“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参见“ 红花 ”。
分類:红花花蒂
《國語辭典》:红花(紅花)  拼音:hóng huā
1.红色的花。唐。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诗:「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2.植物名。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光滑,深绿色,粗锯齿缘。头状花序顶生枝端排成伞房状,下方具叶状苞片;总苞片四层,花序中全部为红黄色两性筒状小花,瘦果卵形,表面乳白色而光亮,具四棱。花可入药,活血、祛瘀、止痛,亦制胭脂或染料,种子可榨油。也称为「红蓝」。
《漢語大詞典》:绿萼
绿萼梅的省称。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诗:“緑萼六株红七株,屋后屋前各分界。”参见“ 緑萼梅 ”。
分類:绿萼梅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萼梅)
亦作“绿萼梅”。 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宋 范成大 《梅谱》:“緑蕚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蕚緑华 。”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緑蕚梅,枝跗皆緑。” 清 钱载 《到家作》诗之二:“久失东墙緑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漢語大詞典》:绿萼梅(緑蕚梅)
见“ 緑萼梅 ”。
《國語辭典》:华萼(華萼)  拼音:huā è
比喻兄弟友爱。参见「花萼」条。《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萼相光饰,嘤嘤悦同响。」
分類:唐玄宗
《國語辭典》:华鄂(華鄂)  拼音:huā è
花与萼相互著生。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唐。孔颖达。正义:「兄弟之相佐,犹华鄂之相承覆也。」比喻兄弟和睦友爱。也作「花萼」、「华萼」。参见「花萼」条。
分類:兄弟友爱
《漢語大詞典》:萼绿华(萼緑華)
(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梅驿(梅驛)
驿所的雅称。 宋 范成大 《梦玉人引》词:“从此尊前,便顿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驻船梅驛。” 宋 陆游 《蓦山溪·送伯礼》词:“梅驛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参见“ 梅花使 ”。
分類:雅称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赠远(贈遠)
赠送东西给远行的人。 元 黄清老 《古诗送王君冕归陕西》之六:“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 明 茅孝若 《苏园翁》:“耒耜之餘编草屨,同革舃般坚靭哩,赠远輒相貽。”
《漢語大詞典》:陆凯传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陆凯传情”为咏梅之典。 宋 钱惟演 《柳絮》:“ 陆凯 传情梅暗落, 韩凭 遗恨蝶争飞。”
《漢語大詞典》:驿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观 《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驿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带雪看。”
《國語辭典》:棠棣  拼音:táng dì
1.蔷薇科「郁李」、「庭梅」的别名。参见「郁李」条。
2.喻兄弟。参见「常棣」条。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唐。郑轨 观兄弟同夜成婚诗:「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
《國語辭典》:棣华(棣華)  拼音:dì huā
1.比喻兄弟和睦相亲,一若常棣繁茂,花朵艳丽。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2.比喻兄弟。《晋书。卷五五。张载传。史臣曰》:「载协飞芳,棣华增映。」
分類:兄弟
《漢語大詞典》:绿华(緑華)
(1).茶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每赐御饌汤物,而道路之使相属……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其茶则緑华、紫英之号。”
(2).传说中仙女 萼绿华 之省称。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揖 緑华 与 金母 ,嘰琼蘂兮緋桃。”
《漢語大詞典》:花萼楼(花萼樓)
唐玄宗 于 兴庆宫 西南建 花萼相辉之楼 ,简称 花萼楼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玄宗 於 兴庆宫 西南置楼,西面题曰 花萼相辉之楼 …… 玄宗 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五:“ 花萼楼 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鬭腰肢。”《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紫荆枝下还家日, 花萼楼 中合被时。”亦省称“ 花萼 ”。 唐 杜甫 《骊山》:“ 驪山 絶望幸, 花萼 罢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