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荀攸
 
阿骛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朱建平传》
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追思建平之妙,虽唐举、许负何以复加也!」

例句

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 李縠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妇妓感而成诗

典故
伯道孤单
 
伯道暮年
  
伯道无后
 
哭邓攸
 
无儿悲邓攸
  
邓攸无儿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2339~
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至新郑,投李矩。三年,将去,而矩不听。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悯帝徵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后密舍矩去,投荀组于许昌,矩深恨焉,久之,乃送家属还攸。攸与刁协、周顗素厚,遂至江东。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馀,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永昌中,代周顗为护军将军。太宁二年,王敦反,明帝密谋起兵,乃迁攸为会稽太守。初,王敦伐都之后,中外兵数每月言之于敦。攸已出在家,不复知护军事,有恶攸者,诬攸尚白敦兵数。帝闻而未之信,转攸为太常。时帝南郊,攸病不能从。车驾过攸问疾,攸力病出拜。有司奏攸不堪行郊而拜道左,坐免。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弟子绶服攸丧三年。

简释

邓家无子:指没有子嗣。唐白居易《老来生计》:“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例句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元稹 哭子十首

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 元稹 阳城驿

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 刘商 同诸子哭张元易

有酒刘伶醉,无儿伯道穷。 徐夤 赠严司直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二首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李涉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李玖 四丈夫同赋

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 杜甫 赠毕四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白居易 哭崔儿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白居易 阿崔

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 苗发 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典故
怨不留
 
现鼓应鸡鸣
 
紞如五鼓
 
紞鼓留公
 
邓侯船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2338~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𩦎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馀,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例句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传·邓攸传》
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例句

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韦应物 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漢語大詞典》:相攸
(1).《诗·大雅·韩奕》:“为 韩姞 相攸,莫如 韩 乐。” 朱熹 集传:“相攸,择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称择婿。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有鰥在下,淘復河滨,元女作合,相攸於 陈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儂欲择壻久矣,俾延嗣续,顾相攸不易,迟误至今。” 王闿运 《曾孝子妻严氏灵表》:“贤父远览,为 严 相攸。”
(2).察看、选择善地。 宋 苏轼 《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餘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今先生则言以兴有所适而独往矣,岂更相视其处所也。”八琼室金石补正·宋西山张成子方孚若题记:“ 张成子 、 方孚若 相攸西峰。”
《漢語大詞典》:郁攸(鬱攸)
火气;灼热之气。郁,通“ 鬱 ”。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伞张郁攸。”参见“ 鬱攸 ”。
(1).火气,火焰。左传·哀公三年:“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 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一说为救火器具。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莫雨侵重膇,晓烟腾鬱攸。” 明 李东阳 《弘治乙未六月孔庙灾送李学士奉诏祭告》诗:“鬱攸从何来?歘忽乘高冥。”
(2).火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郡官曰:‘ 张道人 何知鬱攸之事,而须呼之也?’”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平生万卷书,怒焚遭鬱攸。”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不幸有鬱攸之戒,惟有坐以待毙而已。”
(3).形容烟火或热气蒸腾。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宋 沈作哲 寓简:“﹝ 韩退之 《陆浑山诗》﹞读之便如行火所焮,鬱攸衡喷,其色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行酒东臺对落日,犹如火繖张鬱攸。”
《漢語大詞典》:有攸
古国名。有,词头。《书·武臣》:“ 有攸 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孟子·滕文公下引此文, 杨伯峻 注曰:“根据甲文和晚 商 金文都有 攸国 之名。”
《韵府拾遗 贿韵》:攸在
陈书始兴王传诏曰日者皇基肇建封树枝戚朕亲地攸在特启大邦
《国语辞典》:攸斁  拼音:yōu dù
败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宪章散紊,彝伦攸斁。」
分类:败坏
《国语辞典》:攸关(攸关)  拼音:yōu guān
相关连。如:「婚姻攸关一生的幸福,务必审慎处理,切莫意气用事。」《镜花缘》第八六回:「虽系游戏陶情,其实风化攸关,岂可忽略。但人只图悦目,那里计及于此。」
分类:相关关连
《國語辭典》:攸攸  拼音:yōu yōu
1.辽远的样子。《汉书。卷一○○。叙传下》:「攸攸外寓,闽越、东瓯。」
2.忧思的样子。唐。柳宗元〈答问〉:「攸攸恤恤,卒自祸贼。」
3.短短的。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漢語大詞典》:攸崇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攸、来俱语中助词,无义。崇,聚。后以“攸崇”为积聚之义,多用于贺人寿诞。 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金杯奉,愿海屋添筹,福禄攸崇。”
《韵府拾遗 翰韵》:攸赞(攸赞)
抱朴子履信思顺天人攸赞居盈畏谦乃终有庆
《漢語大詞典》:攸然
(1).迅疾貌。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 郑子产 , 子产 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赵岐 注:“攸然,迅走水趣深处也。”
(2).闲适从容貌。 明 高启 《临顿里》之十:“谁识先生乐,攸然卧枕肱。”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寂,皓月中天,攸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漢語大詞典》:攸长(攸長)
长远。 秦 李斯 《绎山刻石》:“羣臣从者,咸思攸长。”
分類:长远
《漢語大詞典》:阿鹜(阿鶩)
三国 魏 荀攸 之妾的小名。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初, 潁川 荀攸 、 钟繇 相与亲善。 攸 先亡,子幼。 繇 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 公达 曾共使 朱建平 相, 建平 曰:“ 荀君 虽少,然当以后事付 钟君 。”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 阿鶩 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 阿鶩 、使得善处。’”后用以代称他人的妻妾。 唐 李縠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诗:“ 休文 虽即逃琼液, 阿鶩 还须掩玉闺。”
分類:小名
《國語辭典》:伯道无儿(伯道無兒)  拼音:bó dào wú ér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
《漢語大詞典》:邓家无子(鄧家無子)
同“ 邓攸无子 ”。 唐 白居易 《老来生计》诗:“ 陶令 有田唯种黍, 邓 家无子不留金。”
《漢語大詞典》:邓攸无子(鄧攸無子)
晋 邓攸 ,字 伯道 永嘉 中为 石勒 所俘,后逃至 江 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 邓伯道 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唐 杨炯 《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 邓攸 无子,天道何亲?”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之三:“ 邓攸 无子寻知命, 潘岳 悼亡犹费词。”
分類:永嘉石勒
《國語辭典》:饮水(飲水)  拼音:yǐn shuǐ
1.喝水。《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儒林外史》第一回:「从清早晨牵牛出去饮水,尚未回来。」
2.供饮用的水。如:「应经常清洗水塔,以确保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