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寸莛
 
寸莛撞钟
 
持寸莛
 
撞莛
 
莛撞
 
莛撞钟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设论·答客难〉~200~
客难东方朔曰:「……」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典故 
掷地篇
  
金石击撞

相关人物
孙绰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67~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简释

掷地篇:喻文辞优美。唐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府尹虞部孟员外》:“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例句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崔日知 冬日述怀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李峤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李端 送郭参军赴降州

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武元衡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 卢纶 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

掷地好词凌䌽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

兴来文雅振,清韵掷双金。 钱赸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典故
相关人物
东方朔


《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譬犹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

例句

微诚慕横草,琐力摧撞筵。 韩愈 答张彻(愈为四门博士时作。张彻。愈门下士。又愈之从子婿。)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钜钟。 韩愈 醉留东野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庄(东汉明帝)
 
药崧


《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
(明)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诋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拽。尝以事怒郎药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郎出!」崧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

例句

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 卢照邻 哭金部韦郎中

《漢語大詞典》:撞钟(撞鐘)
见“ 撞鐘 ”。
(1).击钟。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鐘,一本作“ 钟 ”。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撞鐘时,你在那里做甚么?”
(2).乐器名。戏曲打击乐器之一。京剧反二簧常用为过门时伴奏击节。
《漢語大詞典》:舂撞
冲撞;冲击。 宋 苏轼 《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声犖确相舂撞。”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石辨》:“先雕刻,置急水中舂撞之,久久如天成。”
分類:冲撞冲击
《漢語大詞典》:击撞(擊撞)
(1).叩打。亦喻声韵铿锵。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四:“拗体七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
(2).犹打击,攻讦。 明 李东阳 《倪文禧公诔》:“有势若敌,公当其锋。中坚如山,不畏击撞。”
《國語辭典》:撞破  拼音:zhuàng pò
1.敲破、击破。《北史。卷五三。鲜于世荣传》:「及周武帝入代,送马脑酒钟与之,得便撞破。」《水浒传》第八八回:「你宋兵中可选大将七员,黄旗、黄甲、黄衣、黄马,撞破辽兵皂旗一门。」
2.看见、揭穿。《红楼梦》第八二回:「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知道他要当东西,不好去撞破他,远远的躲著偷看。」
分類:揭穿击破
《漢語大詞典》:相撞
碰在一起。例如:两条船在雾中相撞。
分類:相撞
《漢語大詞典》:撞舂
撞击;冲击。 唐 韩愈 《泷吏》:“险恶不可状,船石相撞舂。” 宋 曾巩 《喜晴》诗:“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清 陈维嵩 《沁园春·泊舟胥江大风雨》词:“ 胥母门 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分類:撞击冲击
《漢語大詞典》:撞坏(撞壞)
击毁。晋书·陆纳传:“时 会稽王 道子 以少年专政,委任羣小, 纳 望闕而叹曰:‘好家居,纤儿欲撞坏之邪!’”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诗之二:“閫外逍遥多老将,家居撞坏总纤儿。”
分類:击毁
《國語辭典》:撞击(撞擊)  拼音:zhuàng jí
冲撞、打击。《墨子。非乐上》:「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吾粲传》:「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
《國語辭典》:冲撞(沖撞)  拼音:chōng zhuàng
1.冒犯。《西游记》第二六回:「弟子不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就困滞了我师父,不得前进。」《红楼梦》第六○回:「宝玉是哥哥,不敢冲撞他罢了。」
2.撞击。如:「海浪不停地冲撞岸边的岩石。」
《國語辭典》:冲撞(衝撞)  拼音:chōng zhuàng
1.冲击碰撞。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适间小官马头前冲撞著老母,是必恕罪也。」《儒林外史》第九回:「不想就冲撞了三老爷的船,小的们该死了!」
2.冒犯顶撞。《水浒传》第二回:「高俅不敢过去冲撞,立在从人背后伺候。」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这个是叔叔,早是您侄儿不曾冲撞著叔叔也。」
《國語辭典》:撞见(撞見)  拼音:zhuàng jiàn
无意中碰见。《三国演义》第八回:「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见,便勒住马。」《红楼梦》第六九回:「只有秋桐一时撞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
《漢語大詞典》:撞搪
冲击。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 元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蛟穿崖破碎,鲸蹴浪撞搪。”
分類:冲击
《國語辭典》:掷地(擲地)  拼音:zhí dì
1.投掷至地。《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张飞拔剑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夺剑掷地。」
2.形容文章辞句工巧华美,声调铿锵悦耳。参见「掷地作金石声」条。唐。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䌽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分類:掷地
《漢語大詞典》:掷地金声(擲地金聲)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 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文章日就,何惭掷地金声。”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童子遂进毫楮, 灵 即书云:‘胜跡天成説 虎丘 , 可中亭 畔足酣游。吟诗岂让 生公 法,顽石如何不点头。’遂併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亦作“ 掷地赋声 ”、“ 掷地有声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诗刊》1978年第6期:“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岂但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态,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亦省作“ 掷地 ”、“ 掷金 ”、“ 掷金声 ”。 唐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掷地好词凌綵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臺响掷金。” 清 吴伟业 《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 玄都 对 管城 。”
《漢語大詞典》:掷金(擲金)
见“ 掷地金声 ”。
《漢語大詞典》:掷地金声(擲地金聲)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 范荣期 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 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文章日就,何惭掷地金声。” 清 黄周星 《补张灵崔莹合传》:“童子遂进毫楮, 灵 即书云:‘胜跡天成説 虎丘 , 可中亭 畔足酣游。吟诗岂让 生公 法,顽石如何不点头。’遂併毫楮掷地,曰:‘佳哉,掷地金声也。’”亦作“ 掷地赋声 ”、“ 掷地有声 ”。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诗刊》1978年第6期:“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岂但是诗人一个人的情态,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亦省作“ 掷地 ”、“ 掷金 ”、“ 掷金声 ”。 唐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掷地好词凌綵笔,浣花春水腻鱼笺。” 唐 钱起 《和范郎中宿直中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六义惊摛藻,三臺响掷金。” 清 吴伟业 《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 玄都 对 管城 。”
《漢語大詞典》:以筳撞钟(以筳撞鍾)
见“ 以莛撞鐘 ”。
《國語辭典》:以莛撞钟(以莛撞鐘)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用草茎去敲钟是绝对发不出声音的。比喻自不量力,徒劳无功。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也作「以莛叩钟」。
《漢語大詞典》:撞郎
后汉书·锺离意传:“﹝ 明帝 ﹞尝以事怒郎 药崧 ,以杖撞之…… 崧 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后以“撞郎”为直臣的典故。 唐 卢照邻 《哭金部韦郎中》诗:“书留 魏 主闕,魂掩 汉 家牀。徒令 永平帝 ,千载罢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