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三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车
大唐常州江阴县兴建寺碑铭 唐 · 郁偫老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一
佛道化而无私天道运而无积。无私□以广济。无积固乃应时。此上二者。同德异名寂寞幽元。众妙之门。考其煦育一也。今斯佛场大拯生死百姓日用于此何益。有矣夫。俾众情知去恶而就善。去祸而就福。唯上智下愚不移。抑各有所利。大略不然者。则曷以载育庶物。度彼蒸民。令殊路同归。如百川朝宗咸会于海。夫其佛法流传。肇于汉代瑞符圣梦。善副天心。自西徂东。繇是崇立士庶各馆。皇王异尊。靡不庶几归信什一。遂令睹者生善悟理达宗。察性是空。反本知卒。若然者。则真谛之源广济矣。佛及菩萨。共说偫教。言虽多。事从一。万法攸归。物物自备。苟举一隅。诸不书也。初京师首白马。殆吴越大兴佛寺。昔近畿洛。皆天子及公舍业聿修精舍。今江阴县兴建寺者。则梁大同元年二月四日渤海太守公衡之所建。衡则黄门侍郎之子肇兴西汉衣冠承嗣。迨今德望。尚不湮微。舍其别业。载葺伽蓝春园桃李尔乃易为禅林。俗馆居庐是以崇乎月殿佛法从仪。沙门传教金钟玉磬。两韵萧疏檐卜旃檀。二香馥郁。殿中石佛泛海而来。莫知年代寺僧相谓曰。先古宿德。请归此寺。岁忽炎旱。以焚香致敬甘泽必至邑人佥依。灵效斯在。其地昔有凤巢于树。乃载于图书伍相延湖。固彰于版籍。后负郭邑。南接云山左控姑苏之雄。右据毗陵之胜。殖货臻凑人风穆。十室之家。殆于诸族。皆有忠信。或迹为俶载乐业隐逸。及其幽居闲暇高遁园林。谅鲁连之士矣。仁义束身诗书检行者。而亦有诸。今此乡闾。永依佛寺。担警荤膻。遂跻归敬。先属中道陵夷缁徒寖微。前上座僧请灵寺主僧惠𧦬都维那僧请林山嗣以续绍隆常住未遑勒石。今寺主文献上人太守苗裔数人。兼诸檀越君子等。共议树碑。文其往事。靡不佥从其愿。文献上人法门喉襟远近瞻敬。铃键寺事。条贯僧徒文道外通戒行内蕴。生肇岂易。休远略同。上座灵玩上人秉节弥坚。冰霜洁操运心戮力纪纲恢宏。未隶寺时。早曾葺理常住赎田数顷。继香积。暨宝历元年。于寺西隅法华院。舍园地以充基址。兼奖劝庶缘。共为功德。今将工向毕。杼材成文。遂得寺域周旋甚当枢要。始自一篑。今侔九层。佛哉斯善者夫。都维那季文戒行贞廉。胡能有类。仁德忠信善道孔昭。与三纲等经之营之。咸赞洪业。寺旧有宿德法云慎法清宴等导其初。今已归寂嗟夫。道林宾徒递相湮沈。虽舍报身于此方。故乃甄升上界。今之道友其后。克开厥功。载兴载葺。广为福善。伏用资我皇家而已。于郡守韦公缜。刚毅公廉仁明爱人搢绅之徒。其从如水。频由台鼎方领此郡。用弗扰政。慰安罢民。先张刑法以威之。次施道德以育之。视百姓如同小子。剿凶绝豪。护持大梵。县宰张公伯达。煦仁风抚俗。出牛刀佐时鸟鹊龟鱼。各得其化。绳彼奸猾。卫此佛法。丞任。主簿崔。尉刘褚许。并以远代簪缨驰芳不泯。洪才绮靡。誉彰仙籍。佥曰斯美者欤。余自洛师而回。寺僧先古之业湮微。见命为铭。纪缮今昔之事。其言也直。然后躬诣精舍。观其置寺处。虽无崇峦峭岭。石路云溪。乃有湖岛亘前。谅具区巨浸阡陌起侧。侔京畿广途。修林茂。叶四气氤氲。穹阜回岗。偫境而壮观不然者。焉能瑞像溟海招来灵凤烟林而巢处。大叶贞祥不其盛欤。劫石将烬。夫何镇于千古。今凭故事丰碑岂不斯为可久。铭曰。
邈哉宝刹
洞矣元门
道尊天地
德重乾坤
俾未悟者。
来知真源
愚智万种
破惑一言
洛及吴都
归心已于。
公卿舍业
竞造精庐
士庶崇信
回向如趋。
一叶化世
三车引途。
伟哉梁代
善有其人。
费氏别馆
建斯福因。
禅林永茂。
松柏长春
雁塔凌汉。
鉷钟报晨。
台殿云连
鸳鸯瓦翠。
道徒铃键。
运心克志。
辟开厥功。
回廊周备
载兴载葺。
是崇是置。
世途隳矣。
福场久斯。
石尽刱改。
山漂海移。
于焉靡志。
夫何记其。
众议砻石
树兹丰碑
大和二年戊申岁二月八日
寺僧文献置。
进士鲁郡郁偫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