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同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同声
第 41 句因包含“为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鱼
第 46 句因包含“玉质,金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质金相
第 54 句因包含“埙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埙篪
第 54 句因包含“埙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埙篪
刻桐为鱼石鼓(以感通难测万里相符为韵) 中唐 · 李程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二
不可以智识。念斯石之何为
匪兹梧而不克况乎鼓与鱼兮非类
吴与蜀兮异域。何合应自然
杳励响而不测。刃乃霜落
鳞非锦攒。击蕴玉之形。
锵锵屡出。裁峄阳之干。
唯唯可观。叩寂寞大音斯发。
铿訇而馀韵不殚。是知同声者其和易
殊器者其应难逢逢之韵且千。
欢欢之音相万。不击不考。
奚呈响亮之功。大鸣小鸣
岂抱沉潜之怨。运之靡终。
应而不穷。睹之者谓声存视听之表。
之者谓音在鬐鬣之中。练响洪纤皆答。
化气远近必通。初密如绵古
倏坎然于暗空。非诚贯可览。
神交所感。孤生之质。
效用汕汕。可转之资。
终奋响于坎坎嗟乎
石之为鼓也。发于异乡
梧之为鱼也。来彼殊方
终岁寂寂。忽盈耳洋洋
自得惬心应手。岂待乎玉质金相
栖凤之称既罢。在藻之用何长。
扣之不止。音亦无巳。
讵徵冥应之言。适谐响答之美。
相须成事。有类埙篪
相应以成声。宁限道里
则知审音斯发者不可诬。怀声思击者不可孤。
千古善应。为二物合符
不遇张司空也。知其蓄灵响而巳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