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殷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殷浩
子乔《赠劳山僧有序 清 · 李宪噩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子乔北行沧州,有少年僧,察其音,似故人张阳扶,叩之,果阳扶甥也。先是阳扶流寓济南诸邑,皆携姊甥往,后远游,姊老,不能阳扶去。久之,甥遂为劳山僧,将入都受戒子乔遇之,感而赋诗云。
知是儒家子,为僧始几春。
持经非有愿,离母只缘贫。
驿路残雪乡音故人
长安殷浩,应为泣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