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气,盖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气盖世
第 8 句因包含“骊驹,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骊驹曲
第 8 句因包含“曲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曲生
第 14 句因包含“萧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萧寺
第 15 句因包含“黄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黄阁
次韵题鸡林府吏崔佐诗卷 明 · 权近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八
庚午春。予被劾逮系鸡林。留数日。有吏崔佐以其私。劳慰甚厚。因出诗一轴示之。即郑,徐两相国未达时感佐请留宴慰之勤而作者也。后两公登相府。赫赫有盛声。诸公和者若干人。繇是有知好客之誉。重于乡党。予亦感其义而欲和之时方在谪。有去国违亲之忧。未暇为也。后九年戊寅夏。佐来京。亦携是诗以见。和者又多于旧。皆名士大夫之笔。佐一远方小吏耳。能于羁旅尘埃之中。而识二公豪爽卓越之气。倾家馈慰。累日无倦。固可嘉矣。凡缙绅之士有至其府者。未尝不得见。又得被其交誉舂容巨篇。其多若此。非其贤且笃好。能然乎。然或乘星轺。或耀昼锦。皆荣显一时者也。佐之虔恭趍拜。犹恐不及。以冀片言之誉宜矣。若予也。负罪窜逐拘系缕绁。虽平日相识者。犹且背驰却走。若将浼焉。而佐也曾乡曲之旧。交通之分。致馈勤款以慰郁抑。盖其尊贤好客之诚出于天性无所为而然者也。岂不贤哉。今隔九年之久。不远千里之途。又来请诗。其勤亦其至矣。故赓诸作之韵。并书此以归。但二公已矣讽咏之际。感怆盈襟。故末句及之。
昔有两儒官少年马鞍
同游月城下,数日对酒欢。
风流气盖世探春情兴何时休。
归期匆匆不可驻,骊驹一曲别愁
出城日已晏,更上路傍楼。
有崔佐非俗吏,挈榼来寻勤挽留
看花痛饮乐复极,醉醒三日宿萧寺
他年黄阁中,二子不已
十年存殁泪可沱,但看醉墨整复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