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922七絶 19582五律 13099七律 22707五排 1302七排 215 2547四言 233六言 430古風 4402樂府 359 6 429 140辭賦 10琴操 3 82其他 464 488
共4402,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南北朝(续上)
庾信 513 - 581 十六首
张正见 八首
周弘让 一首
周弘正 496 - 574 一首
周弘直 500 - 575 一首
崔仲方 一首
李德林 531 - 591 一首
牛弘 546 - 611 一首
释灵裕 518 - 605 一首
凝真天地表,绝想寂寥前。
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
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
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
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⑴ ○本集二。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乐府诗集》七十八。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四。
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
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一弦。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
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
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
⑴ 《类聚》作船。文苑同。○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五。又《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并引贤、川、钱、穿、弦、泉、年、然、船九韵。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
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
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
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
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
⑴ ○本集三。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归田诗 北周 · 庾信
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廛。
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
树阴逢歇马,鱼潭见洒船。
苦李无人摘,秋瓜不直钱。
社鸡新欲伏,原蚕始更眠。
今日张平子,翻为人所怜
⑴ ○本集四。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昔闻王子晋,轻举逐神仙。
谓言君积善,还得嗣前贤。
四海皆流寓,非为独播迁。
岂意中台坼,君当风烛前。
自君钟鼎族,江东三百年。
宝刀仍世载,雕戈本旧传。
绿绂槐绶,黄金饰侍蝉。
地建忠臣国,家开孝子泉。
自能枯木润,足得流水圆。
以君承祖武,诸侯无间然。
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颍阴珠玉丽,河阳脂粉妍。
名高六国共,价重十城连。
辩足观秋水,文堪题马鞭。
回鸾抱书字,别鹤绕琴弦。
拥旄裁甸服,垂帷非被边
静亭空系马,闲烽直起烟。
不废披书案,无妨坐钓船。
茂陵忽多病,淮阳实未痊。
侍医逾默默,神理遂绵绵。
永别张平子,长埋王仲宣。
柏谷移松树,阳陵买墓田。
狭路秋风起,寒堂已飒焉
丘杨一摇落,山火即时燃。
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世途旦复旦,人情玄又玄。
故人伤此别,留恨满秦川。
定名于此定,全德以斯全。
唯有山阳笛,凄余思旧篇
⑴ ○本集四。文苑英华三百二。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六。
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栖乌送一弦
⑴ ○本集五。《初学记》七。文苑英华百六十四。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扶风石桥北,函谷故关前。
此中一分手,相逢知几年。
黄鹄一反顾,徘徊应怆然。
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
⑴ ○本集五作别周处士弘正。《类聚》二十九作别周弘王诗。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作别周处士弘正。注云。处士一作尚书。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七。
停车小苑外,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燃(同上)
高阁千寻起,长廊四注连。
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
涧水才窗外,山花即眼前。
但愿长欢乐,从今尽百年
⑴ ○本集五。《类聚》六十九。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七。
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
荷香薰水殿,阁影入池莲。
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
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同上)
交河望合浦,玄菟想朱鸢。
共此无期别,知应复几年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新月诗 北周 · 庾信
郑环唯半出,秦钩本独悬。
若交临酒影,堪言照弩弦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下。《诗纪》百十八。
雉飞催晚别,乌啼惊夜眠。
若交新曲变,惟须促一弦
⑴ ○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八。
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
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日字○同上)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⑴ ○本集六。《初学记》三十。《诗纪》百十八。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
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
孤竹调阳管,空桑雅弦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
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
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同上)
周王兴路寝,汉后成甘泉。
共知崇壮丽,迢遰与云连。
抗殿疏龙首,峻陛激天泉。
东西跨函谷,左右瞩伊𤁄。
百常飞观竦,三休复道悬。
拱乌遥造日,攑虬远架烟。
云栋疑飞雨,风窗似望仙。
玉女临芳镜,金珰映彩椽。
梅梁横发蕊,藻井倒披莲。
云光开御宿,佳气属祈年。
霜雁排空断,寒花映日鲜。
负扆凭霄极,台司列象躔。
登台喧大厦,御气响钧天。
北斗承三献,南风入五弦。
鸾歌鳷鹊右,兽舞射熊前。
翔鶤仰不逮,燕雀徒联翩
⑴ ○文苑英华三百十一。《诗纪》百三。
玉辇带非烟,金舆映绿川。
雨师清远路,风伯静遥天。
分渠通沃野,激水入公田。
草发青坛外,花飞苍玉前(文苑作边。)
千里浔阳岸,三翼木兰船。
鹢泛青凫后,鸡鸣白鹭前。
涵花没浅缆,带叶动深船。
不言朝夕水,独自限神仙
⑴ ○《类聚》七十一。御鉴七百七十。《诗纪》百三。
将军定朔边,刁斗出祁连。
高柳横遥塞,长榆接远天。
井泉含冻竭,烽火照山燃。
欲知客心断,危旌万里悬
⑴ ○《类聚》五十九作从军诗。《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九十九有《乐府诗集》三十二作从军行。《诗纪》百三。
白云盖濡水,流彩入渑川。
疏叶临嵇竹,轻鳞入郑船。
菊泛金枝下,峰断玉山前。
一朝开五色,飘飘映十千(○《初学记》一。《诗纪》百三。)
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雎阳生玉树,云梦起琼田
入窗轻落粉,拂柳驶飞绵。
欲动淮南赋,乱下桂花前
⑴ ○《初学记》一作应衡王教咏雪诗。文苑英华百七十九。《诗纪》百三。
《诗纪》云。梁简文龙丘引。浦狭村烟度。洲长归鸟息。
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
村长合夜影,水狭度浮烟。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
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然
⑴ ○《初学记》二十五。万花谷续八。《诗纪》百三。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
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
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⑴ ○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万花谷后四十作张正见诗。《诗纪》百三。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留连。
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
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
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⑴ ○《类聚》三十六作无名诗。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诗纪》百一。
石桥有旧路,灵室俨众仙。
菊潭溜馀水,丹灶起残烟。
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
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
⑴ ○《类聚》七十八作和庾肩吾诗。次庾肩吾道馆诗下。文苑英华二百二十六作和庾肩吾入道士馆。《诗纪》百一。
荆卿欲报燕,衔恩弃百年。
市中倾别酒,水上击离弦。
匕首光凌日,长虹气烛天。
留言与宋意,悲歌非自怜
⑴ ○《类聚》五十五。《诗纪》百一。
玉绳随月落,金碑(文苑作牌。)映日鲜。
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
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
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⑴ ○《初学记》五。文苑英华百六十一作奉和周赵玉咏石。《诗纪》百二十四。
从驾还京诗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
太师观六义(文苑作仪。),诸侯问百年。
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
镇象屯休气,华盖翼飞烟。
鼓奏千人响,旗动七星连。
峻岭戈回日,高峰马煦天。
姑射神游罢,萧关猎骑旋。
更待东山上,看君巡狩
⑴ 《诗纪》云。一作照。
⑵ 《初学记》误作箫。
⑶ ○《初学记》十三。文苑英华百七十。《诗纪》百二十九。
恭已临万寓(岁时杂咏作寓。),宸居御八埏。
作贡菁茅集,来朝圭黻连。
司仪三揖(文苑作接。)盛,掌礼九宾虔(文苑作庆。)
重栏映如璧(岁时杂咏作壁。),复殿绕非(文苑作飞。)
⑴ 文苑作币。注云。《初学记》作敝。
⑵ ○《初学记》十四。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九作奉和冬至日乾阳殿受朝应制。文苑英华百七十五作奉和冬至日乾元殿受朝。《诗纪》百二十。
① 僧传作殒。注云。三本、宫本作殡。
命断辞人路,骸送鬼门前。
从今一别后(僧传作朝别。),更会几何年(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