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087七絶 225五律 19七律 5五排 9 254四言 202六言 30古風 3838樂府 133 2 131 29辭賦 12琴操 1 42其他 85 9
四纸上声  齿 [军垒] [几案] [徵羽] 使 [策也] [否泰] [水流貌] [迤逦,旁行连延] [诺也] [累日] [寝衣,名词] [药草] [木名] [止也,息也] [踦闾] [玉色鲜也] [止也,又场也] 氿 [伏舍] 岿 俿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共3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啖螬李 于陵拾李
典出《孟子注疏》卷六下〈滕文公章句下〉~9~
  •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蹠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蹠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琼玖先木李 赠桃李
典出《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木瓜〉~4~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例句:

悲桃李
典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十〈阮籍〉~500~
  •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四:「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叹息未合并。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骑鲸李
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详细]

沉李
典出《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朝歌令吴质书〉~895~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详细]

将军桃李 满蹊桃李
典出《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8~
  •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例句:     [更多...]

成蹊桃李 无言桃李 能言桃李
典出《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8~
  •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唐诸李
典出《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道边苦李
典出《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奉和峡州孙舍人?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
  • 〈奉和峡州孙舍人?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其二:「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众果却应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堤防瓜李 政冠避李 远瓜李
典出《乐府诗集》卷三十二〈相和歌辞七·平调曲三·君子行〉~467~
  •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例句:

东君次第开桃李
典出《全唐诗》卷四百五十〈春风〉
  •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短李
典出《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李绅列传〉~4497~
  • 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
 例句:

种桃李
典出《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 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例句:     [更多...]

华阳白李
典出《梁书》卷五十一〈处士列传·陶弘景〉~742~
  •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来禽青李
典出《青李来禽帖》
  •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

廉李
典出《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49~
  •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详细]

临淮李
典出《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列传·李愬〉~3678~
  • 愬以父荫起家,授太常寺协律郎,迁卫尉少卿。愬早丧所出,保养于晋国夫人王氏,及卒,晟以本非正室,令服缌,号哭不忍,晟感之,因许服缞。既练,丁父忧,愬与仲弟宪庐于墓侧,德宗不许,诏令归第。居一宿,徒跣复往,上知不可夺,遂许终制。服阕,授右庶子,转少府监、左庶子。出为坊、晋二州刺史。以理行殊异,加金紫光禄大夫。复为庶子,累迁至太子詹事,宫苑闲使。愬有筹略,善骑射。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七月,唐...[详细]

树李 树桃李 满城桃李 满庭桃李 满门桃李
典出《韩诗外传》卷七~306~
  •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详细]
 例句:

牛李
典出《新唐书》卷一百八十〈李德裕列传〉~5327~
  • 李德裕字文饶,元和宰相吉甫子也。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荫补校书郎。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帝为太子时,已闻吉甫名,由是顾德裕厚,凡号令大典册,皆更其手。数召见,赉优华。帝怠荒于政,故戚里多所请丐,挟宦人诇禁中语,关托大臣。德裕建言:「旧制,驸马都尉与要官禁不往来。开元中,诃督尤切,今乃公至宰相及大臣私第。是等无佗材,直泄漏禁密,交...[详细]

夭桃繁李
典出《毛诗正义》卷一之二〈国风·周南·桃夭〉~37~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汉·毛亨传:「兴也。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也。」唐·孔颖达疏:「毛以为少壮之桃夭夭然,复有灼灼然此桃之盛华,以兴有十五至十九少壮之女,亦夭夭然复有灼灼之美色,正于秋冬行嫁。」
共31,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