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李宪噩(共 383 首) 五律 206七律 10五绝 2七绝 36古风 129 作品不分行

共129,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危岩耀城端,杰阁临江湄。
停桡一登览,凭槛周思维。
栋甍戢鳞次,帆橹排云差。
南眺及百粤,北顾倾九疑。
萧条雨方收,激烈风犹吹。
感叹升沈迹,缅渺今昔悲。
气集形万象,物化凭二仪。
藐躬将安恃,名绩庶可垂?
五载游岭表,一棹归海涯。
朅来阅江山,俯仰惭须眉。
伏波去千岁,巍巍有新祠。

江山启名都,人文萃一方。
萧闲岁阴节,兰室生寒香。
主人方好贤,高宴崇词章。
显贵既满座,幽隐亦以彰。
赏韵屏丝竹,摅襟缓飞觞。
性简理自勤,趣深道乃光。
积慕情故洽,始遘形已忘。
惓言结新知,渺予悲故乡。
毕景欢未足,往路缅何长!
诘朝但回首,云水空苍茫。

余自岑溪北还,子乔使仆相送,道逢来往官舰,侍从煊赫,或争道淩逼,仆辄惭愤,歌以劝之,为其可以风也。命曰《贫官仆》。
贫官仆,形蹙蹙,身上单寒无厚服。
道逢旧伴狐裘鲜,随侍官船官新迁,气势居然当我前。
贫官仆,尔勿怨,尔择主不善。
尔何不从要钱官,使尔口肥身披煖。
尔不见官之子,犹著粗布衣,船中索饵带啼饥。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霏霏漫山雨,漠漠空江昼。
双橹悽未停,孤篷寒欲透。
天昏日易夕,谷转风还骤。
杳霭没烟帆,料峭出堤堠。
客发变何早,乡心感多旧。
前滩近衡阳,春雁仍为觏。

盘盂周秦遗,宝之万镒重。
儒术法三代,迂阔乃无用。
盛世不复古,何贵麟与凤?
旧宅湘水头,聊过一帆送。
太傅安在哉,城郭人民众。
嗟我非其才,归园学抱瓮。

鼓枻洞庭水,水落春未达。
高洲聊可登,骋目湖堧阔。
迥拟驰平野,浩若游大漠。
草木旷不殖,人禽迹亦绝。
叠石蛟龙宫,沈沙鼋鼍壳。
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
想当飞涝下,凹凸尽汩没。
睇彼深广中,谁信此堪托?
巨浸适未觏,还泛潇湘月。

夙慕司勋诗,常怀黄鹤楼。
太白尚难企,我辈何须游?
客行楚越遥,楼下停归舟。
乘闲携我友,登高豁远眸。
霭霭俯万瓦,喧喧属两州。
云绕大别山,春生鹦鹉洲。
喜见嶓汉导,来会岷江流。
舳舻被波面,帆樯如林稠。
慨彼名利奔,岂暇今古愁?
危搆何代创,名迹几回留。
昔人焉知我,千载空悠悠。
有句不必题,倚槛歌相酬。

高瞩博望孤,对峙梁山遒。
行识乌江渡,斜入洪波流。
感缅张水部,格韵千载幽。
诗义齐孟韩,岂止翱湜俦?
师之三十载,力罢道逾修。
冷编藏怀袖,风尘谁见收?
怅望古城在,遗踪应尚留。
依依夕阳树,漠漠带春洲。
如此江山好,骚人何处求?

晓乘山巅塔,塔俯但苍雾。
下界已茫然,应有造天路。
人喧识京口,树暗迷瓜步。
呼吸浪吹觉,造次风引去。
咫尺海潮闻,不辨导江处。

朝与隋苑别,暮向秦邮泊。
堰草暝凄凄,湖天迥漠漠。
时愆晚春寒,岁歉繁城索。
残月尚淹滞,昏星乍昭灼。
客宿未离舟,马行始闻铎。
渐喜乡路近,犹感异州托。
独夜警不眠,频听隔江柝。

余行经淮上,有小儿哭行道旁,行人谓饥民之弃稚也。命仆将归客舍,仆曰:“饥!将不胜收。”噫!尽收安能?此呱呱者,余实遇之,又安得不顾?因歌以喻仆夫。
道旁儿,哭声悲。
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
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
阿爷行疾,儿何能追(一解)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
行人聚观叹息耳。
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二解)

晚风寒,大路昏。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
荒荒旷野多死人(三解)

良朋不相见,动经三十年。
视君如飞鸟,一去薄九天。
我乃甘沉沦,独效鳞潜渊。
渊天势虽隔,故旧不可捐。
荒荒散椽屋,历落秋水边。
中有孤吟士,白发手一编。
兴来偶成画,非迂亦非颠。
寄彼台省人,顾此幽林泉。

闲登此亭望,适乐同心赏。
快谈积别多,长歌踞高朗。
蛮岭自迢递,松杉正苍莽。
始悦夏风清,更当霁月上。
落落披襟袖,泠泠照宏敞。
坐久夜无声,但闻水流响。

东亭,余所居村东松闲亭也,吾弟叔白所构名之曰“归云”。庚子(1780)岁,偕子乔南游,叔白殁于粤中。既归,亭遂荒芜,十年不治。今春,始稍修之,感伤赋此诗。
东皋结亭子,平远眺南陌。
映窗植修篁,四面绕松柏。
阴晴作明晦,时有云气积。
以此名归云,诗酒酬佳日。
王子(希江)沈幽士,微吟好独立。
林君(鸣九)自潇洒,徙倚多风格。
任生(子升)称善书,挥驰满东壁。
张老(远晖)方外人,叔白之琴客。
无闲雪与月,亦复昼连夕。
一去百越游,十载遂绝迹。
归来寻旧欢,诸君皆安适。
松竹尽剪伐,栋宇亦倾侧。
稍复理荒秽,渐次事修葺。
佳木会重栽,斯人宁再集?
更名为感旧,与尔抱长戚。

修除事已新,风光喜无减。
值此冬景和,频上孤亭览。
寒云远汀散,斜照平冈敛。
依然爱南山,吐岭三两点。
触物兴自发,缅旧情方黯。
何当携手来,杯酒同一感。

李五星苦寒坚卧,其友王熙甫、单子庸为制羊裘,强起游眺。余闻其事,作高士裘。
洛阳城中三尺雪,袁生冻卧僵欲折。
俗令不惜故人怜,囊底尚有佣书钱。
持向东市得老羖,韦以大布宽于旃。
由来朱紫轻毳褐,此裘著敝誓不脱。
千金狐腋裹膻腥,羊若有知死胜活。
从此柴门昼不关,城西积素辉连山。
耻向泽中钓时誉,独揽登高吟晓寒。
幸语高士卫尔冰霜骨,慎莫负薪傲炎月。

空山风雨收,夕曜满林谷。
倚杖一舒啸,萧然寄高躅。
杳杳春波广,霭霭云树绿。
故人不可期,寥天自穷目。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
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
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
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
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
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
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
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
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
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
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
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
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
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忆昔总角初成童,严亲携我游晋中。
同车兄弟婉变笑,山头指点名贤踪。
初谓一过行不再,辛苦求名三十载。
山上朝风寒复暄,山下暮云晴又晦。
朝朝暮暮行此山,山青如故朱颜改。
祗今十年不复经,踪迹疏阔梦常在。
偶然驱马出此途,往事闲闲语仆夫。
季去岭南叔也死,斜阳犹照孤山孤。


共129,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