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刘家谋(1814~1853)字仲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之后科场不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大挑初任宁德训导,道光二十九年(1849)调台湾府学任训导,在任凡四年。咸丰三年(1853)海寇黄位扰乱沿海,台湾土匪与之相呼应,家谋力疾守陴,致使肺疾加遽,遂以四十岁之英年病卒。刘家谋著有《外丁卯桥居士初稿》、《东洋小草》、《斫剑词》、《开天宫词》、《操风琐录》、《鹤场漫志》、《海音诗》、《观海集》,后二者皆写于台湾,内容多为关注台湾风土民情之作。刘家谋每到一地辄留心文献与地方掌故,在宁德著有《鹤场漫志》,在台湾则有《海音诗》、《观海集》。《海音诗》为有计划的创作,特色是百首七绝,不另题名,每首均于诗末加注,以诗證事,引注證诗,对于台湾政治、社会与文化有深刻的观察与描写,历来为有识者所重视。廖汉臣以为:「《海音诗》所以为学界所珍视,不在其诗,而在于引注。」如吴凤事迹,《海音诗》是目前所见最早纪录此事的文献,内容与后来的记载不同,是研究吴凤故事演变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海音诗》完成于咸丰二年(1852),咸丰五年(1855)由一经堂刊刻,目前仅知吴守礼家藏有此本。现在流传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连横编校的抄本,依所咏事类重编,与原刊顺序有所出入(以下称「抄本」);一是吴守礼依原刻本校注的《海音诗全卷》(以下称「全卷本」)。《海音诗》在台湾出版时刘家谋已逝,家属并不知有此书,因此编纂《刘芑川先生全集》时,并未将它列入。反之,《观海集》在刘家谋逝后五年(即咸丰八。1858),手抄本方由门生朱鸿自台湾寄达,家人据之刊刻(以下称「咸丰本」);台湾则仅见于著录,迟至1997年才由台湾省文献会排印出版(以下称「文献会本」)〖参考翁胜峰〈刘家谋的《观海集》〉,《台湾文献》第四十七卷第四期,1996年。〗。兹先呈现《海音诗》,而后呈现《观海集》。前者版本甚多,最普遍的是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的版本,乃根据连横「抄本」与吴守礼校订的「全卷本」互校而来(以下称「台银本」)。此外,中华书局所辑《台湾先贤集》第三册也收有《海音诗》,乃据「全卷本」与「台银本」互取所长加以重排(以下称「中华本」)。以下所录《海音诗》乃以吴守礼「全卷本」为底本,辅以连横「抄本」,并参考「台银本」、「中华本」、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至于《观海集》则以「咸丰本」为底本,参考「文献会本」。〈黄宪作撰〉
共128,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游万石岩 清 · 刘家谋
五言律诗
万井烽烟后,庄严尚此间。
将军能好佛(寺为谋参戎重修),夷虏亦游山(夷人每宴游于此)
蛟蜃腥相逼,松篁影自閒。
感时无限泪,凭槛不开颜。

浮海 清 · 刘家谋
五言律诗
复此远浮海,那知性命轻。
潮来风愈疾,岸失月难明。
乡国愁相望,尘氛幸不撄。
独吟天地外,犹恐蛰龙醒。

一片牛皮地,居然辟大都。
仍留生熟社,未定甲戈区。
岩穴藏奸宄,朝廷亟税租。
非常原可惧,那竟乏良图
⑴ 台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

其二
五言律诗
遣戍沧溟外,纷纷尽爪牙。
立功谁报国,为乐欲忘家。
夜曲红腔艳,春钱白打奢。
何人屯细柳,士卒独无哗。

纪事 清 · 刘家谋
五言律诗
往者需兵饷,何烦长吏愁。
闾阎轻赤仄,负贩足苍头。
鼓舞宁无术,倾输亦有由。
筹边今况瘁,凄绝海东楼。

七言律诗
赤嵌 其一 清 · 刘家谋
七言律诗
七鲲身外列帆樯,转粟仍闻过黑洋。
未必偏隅皆沃壤,可堪频岁更骄阳。
秋风饼饵纷抛掷,绝岛瓜蔬鲜盖藏
莫叹登盘惟苜蓿,一餐犹是不寻常。
⑴ 台俗最重红龟粿,冠昏丧祭皆用之,所费不资,暴殄为甚
⑵ 澎湖地不可耕,惟种薯蓣之属,今岁大饥,发帑以赈

其二
七言律诗
中外年来可一家,红毛城上罢鸣笳。
火轮谁使移新舰,铁板翻令失旧沙。
尚有郊原窜狐兔,易教岛屿引蛟蛇。
董宣抟击寻常事,已听神君满县誇。

哀台民 其一 清 · 刘家谋
七言律诗
丱女童男满载来,翻疑徐福十洲回。
肯辞低首充臧获,差免捐躯葬草莱。
里党颇闻能仗义,道涂何事尚含哀。
閒曹那敢烦唇舌,坐对沧溟意不开。

其二
七言律诗
岛上孙庐患未平,一帆渐指海西营。
民穷从古偏多盗,地困频年已厌兵。
但愿游魂能自灭,不教饿胆更相惊。
登盘苜蓿餐犹具,素食都应耻圣明。

秋日漫兴 清 · 刘家谋
七言律诗
飞艘新自五羊来,绝窟烽烟暗不开。
横海戈船闻并出,望风牙纛诧先回。
千帆竞驶宁无敌,百货难通亦可哀。
捞得水仙争献捷,论功应与谢秋台。

七言绝句
壬子(1852)夏秋之间,卧病连月,不出户庭。海吼时来,助以台飓,郁勃号怒,壹似有不得已者。伏枕狂吟,寻声响答韵之,曰「海音」。
秋斋卧病谢朋徒,攲枕狂吟且自娱。
绝窟西来声不断,可知歌答有天吴
⑴ 编者按:「窟」,各本皆作「域」,全卷本作「窟」,今从之。
⑵ (编者按:从此首以下,至「四年炎海寄微官」,收于《海音诗》。此组诗又载于陈汉光《台湾诗录》)。(黄宪作编校)

周宣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陈少林梦林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
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黄宪作编校)

谢退谷金銮、郑六亭兼才续修《台湾县志》,在嘉庆十二年(1807),再订于道光元年(1821)。岁久原版散失,修补颇多,或于学宫、坛庙诸门,妄〖编者按:「妄」,台银本、中华本皆作「忘」,误。〗加添注,皆元年以后事,体例殊乖,宜亟删之,以待续志。
发凡起例倍精严,谢郑同心两美兼。
谁敢挥毫相点窜,画蛇应笑足轻添(黄宪作编校)

张鹭州湄《瀛堧百咏》末章云:「福台新咏萃群英,调绝音稀孰继声。」自注:「《东宁诗》一名《福台新咏》,四明沈光文、宛陵韩又琦、关中赵行可、会稽陈元图、无锡郑延〖编者按:「延」,连横抄本、中华本作「廷」。〗桂、榕城林奕丹、吴蕖、轮山杨宗城、螺阳王际慧前后唱和之作。」文开,光文字。
韩赵吴杨并隽才,一时职志让文开。
鹭洲草罢瀛堧咏,已恨无人继福台(黄宪作编校)

大井头,在西定坊,昔年泊舟上渡处。今去海岸一里许。赤嵌城在安平镇。自郡至镇,舟行常患风涛。今则由陆路可达矣。天险渐失,防海者〖编者按:「防海者」,连横抄本作「防守者」;《台湾诗乘》又作「筹防者」。〗所宜知也。
旧迹空馀大井头,败篷断缆可曾留。
沧桑变幻真弹指,徒步同登赤嵌楼
⑴ 编者按:「篷」,中华本作「蓬」,误。
⑵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黄宪作编校)

宁靖王府在西定坊,今为天后宫。韦泽芬明经廷芳云:「宁靖王像,十年前见诸重庆寺街某老妇家。妇自言陈姓,其祖曾为郑氏将,故匨有此像。像戎装独立,仪容甚伟。上缀草书数行,笔墨飞舞,即当日绝命词也韩策庵孝廉〖编者按:「孝廉」,中华本、文献本作「孝濂」,误。〗治家,亦有王手书「杜诗」一帧;而天后宫、北极殿两匾,并王笔也。」
故宫萧瑟土花斑,海外当年转徙艰。
宝玦珊瑚无觅处,天人眉宇落民间
⑴ 编者按:「土」,台银本与中华本皆作「士」,误。
⑵ 编者按:「玦」,中华本作「决」,误。
⑶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黄宪作编校)

五妃墓在仁和里魁斗山。郑女墓俗呼小姐墓,郑成功葬女处。在凤邑琅峤山脚。每岁遇清明节,乌山内飞出白雁数百群,直到墓前悲鸣不已。夜宿于兰坡岭,其明日仍向乌山飞去。一年一度,俗谓郑女〖编者按:「郑女」,中华本作「郑花女」,「花」字疑衍。〗魂所化,其然欤?
魁斗山头吊五妃,郑娘芳冢是耶非。
年年琅峤清明节,无数东来白雁飞
⑴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黄宪作编校)

卑南觅在南路傀儡山后,凡七十二社。水沙连在北路,距彰化县治九十里,凡二十四社。泗波澜一名秀孤鸾,又名秀姑鸾,在山后。北界噶玛兰、南界凤山,横四百馀里,亘二百馀里。三处皆地宽土沃,闽、粤人多私垦其中。收之,则有益国家;弃之,则徒贻奸宄。诚使置官司、定田赋,收千馀里所出之利以佐正供,纳数十万无籍之民咸遵国法,劳在一时、逸在万世,岂曰小补之〖编者按:「之」,连横抄本、中华本作「云」。〗哉?噶玛兰之开创,议自同知徐梦麟;继之者,知府杨廷理。嘉庆十五年(1810),奏准于总督方维甸;至十六年,总督汪志伊、巡抚张师诚乃定议。丈田地,置官司焉。然十三年少詹事梁上国一疏,实有以成之。台郡田,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计一甲,约内地十一亩三分一釐零。
卑南觅与水沙连,更有波澜万顷田。
好续梁家詹事疏,一戈一甲乐尧年
⑴ (编者按:「尧年」,中华本作「尧舜」,不合韵,误)。(黄宪作编校)

澎地不生五谷,惟高梁、小米、地瓜、土豆而已。地瓜,蕃薯也。土豆,落花生也。以海藻、鱼虾杂薯米为糜,曰糊涂粥。草地人谓府城曰「神仙府」。韦泽芬明经云:「郑氏有台时,置府曰『承天』,今外邑人来郡者,犹曰『往承天府』。神仙,殆音讹也。」
一碗糊涂粥共尝,地瓜土豆且充肠。
萍飘幸到神仙府,始识人间有稻粱
⑴ (编者按:「粱」,连横抄本作「梁」,误。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黄宪作编校)

始死,必祭以猪头。自是每祭用之,能具九猪头者上也。无者以为大戚。
晨馐夕膳可能谋,罔极恩从死后酬。
未必重泉真一饱,筵前争进九猪头(黄宪作编校)


共128,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