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3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丁亥人日雨中书愤(丁亥人日)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烟雨苍茫认太初,可怜愁字雁难书。
帝阍深闭长缄口,人日狂吟懒曳裾。
对酒空教呼咄咄,磨砖那得证如如。
谁吹铁笛重楼外,落尽梅花恨有馀。

丁亥元夕贱辰感赋(丁亥元夕)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年增寿减意何堪,生趣还从古树参。
诗契兰心香漠漠,镜收蟾魄雨毵毵。
杯中酒亦分贤圣,爨后材应愧杞楠。
赏罢红莲空念远,一灯携梦落江潭。

丁亥元夕(丁亥元夕)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搴裳伫倚最高城,鹤背遥闻子晋笙。
红鲤纷来灯下舞,彩云疑自月中生。
惯经磨蝎心常倦,乍见玑珠眼暂明。
我本南朝旧狂客,吹箫击剑两无成。

回春术与缓和齐,退食山房诵克岐。
醇酒青横骚客眼,乱花红浥燕巢泥。
袂分南浦肠应断,派衍西江责岂辞!
问取昭萍今夜月,明年此会更谁题?
注:缓和:即医缓、医和,均春秋时秦国名医。克岐:《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毛传》:“岐,知意也。”段玉裁《小笺》:“岐者,山之两岐也。心之开明似之,故曰知意。”

次韵和颖庐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迷茫海月幻高台,万顷琼田一镜开。
素袂风生空怅望,清涟雪涌莫惊猜。
掬来如意瓶中水,拭尽弥天劫后灰。
底事菱歌声渐歇,沉沉梦断釜鸣雷。

无题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雨洗瑶阶血褪红,剑光仍绕紫垣宫。
三千劫尽天难老,十八年来梦渐空。
隔世人惊柯烂后,返生香黯月明中。
山阳笛起梅花落,酹酒招魂处处同。

登临岂羡帝王州,来拜当年第一流。
大宙应难供独啸,平湖恨未与同游。
四厢花弄庄骚影,八斗才兼管乐谋。
击剑吹箫还叱月,黑甜乡里醉封侯。

敬题饶岱章先辈《旷夏楼存稿》(1995.8.6)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桃源望断梦难寻,谁识当年志士心?
雾閟芳菲春晼晚,鸡鸣风雨夜深沉。
长怜碧藓埋金剑,独卧沧江理玉琴。
异代萧条同失路,遗编读罢泪沾襟。

休嗟胜地不逢春,小苑芙蓉亦可人。
漫挟诗书浮画舫,欲呼蛮素启珠唇。
时危那得三年艾,劫换空伤五色麟。
一棹茫茫烟水绿,尊前料理苦吟身。

其二 (丁亥季夏)
七言律诗
雁塔摩天欲振衣,终南梦觉我安归。
应怜隔座心相许,莫谓知音世所稀。
波底潜龙悲剑折,鸥边逸兴共云飞。
闲来自揽菱花镜,鬓渐萧疏志不违。
附:诸家唱和:丁亥季夏,中华诗词研究院诸子雅集西安大唐芙蓉园。魏新河提议步杜甫《曲江 二首》韵,词填《曲江秋》。
西安会议步少陵曲江二首元韵 吴金水
文华灿烂照千春,雅集长安更有人。为放峥嵘诗脱口,先倾潋滟酒濡唇。
浮屠堪忆唐风月,碑碣犹存汉凤麟。莫怪座中多俊彦,古城胜迹记前身。
百年回首涕沾衣,不见云天鹤影归。万里西风吹凛冽,千秋上苑感依稀。
高城迢递昏鸦噪,古殿荒芜野马飞。今日昆池赓绝响,吾侪原自与时违。
大唐芙蓉园小住与长河兄雨中漫步湖滨和杜曲江二首 熊东遨
其一
眼前风雨梦中春,享世偕来代有人。得趣或缘诗障目,驱愁何用酒沾唇?
百端忧思随归雁,一种闲情叹失麟。乐似濠鱼犹逐饵,几时真见自由身。
其二 归后寄怀诸友和杜
敢借天风补素衣?好云携得一团归。惯于迟答鸿犹顾,如此交情世已稀。
老木山中宜独处,初鹏海上待群飞。清溪不与洪江合,岂是东流愿有违。
步老杜《曲江二首》韵 刘梦芙
诗苑宜珍劫后春,座间多有素心人。漫愁雪色侵玄鬓,且听清歌发绛唇。
邀月共倾金凿落,籋云应待玉麒麟。中流砥柱凭风骨,休负昂藏七尺身。
纫兰为佩制荷衣,渺渺骚魂苦盼归。沧海屡惊人事改,空山长憾足音稀。
尘间斗蚁棋犹弈,潭底吟龙剑欲飞。有约江头望诸子,胆肝相照莫相违。
西安雅集同步老杜《曲江二首》韵 王燕
沧海横流冬复春,曲江池馆后来人。独怜隆准风流子,曾与名花点绛唇。
唐苑云霞回彩凤,汉家闲厩卧祥麟。无端今古栖迟月,不向烟波映一身。
葱茏草色尽沾衣,小径寻芳夜不归。酩酊歌吟当岁晚,迢遥河汉度星稀。
御园花蕊风前落,天地鹏程梦里飞。丈八沟头杨柳树,百年低拂与心违。
长安芙蓉苑雅集用老杜曲江二首韵 段晓华
占断清流觅古春,往来只是个中人。高塬转毂追云足,细雨吹荷湿岸唇。
四塞雄图曾控马,一时霸气即飞麟。卑微岂让浮名后,自有歌吟不贷身。
诗魂一去渺鹑衣,凄断江头更不归。深夜掷毫添雨急,明时仗醉咒杯稀。
气随骄日摇摇尽,梦背愁云冉冉飞。抱得瑶琴荡舟晚,中流缉芷愿多违。
大唐芙蓉苑夏日雅集步老杜曲江二首 青凤
汉唐何处绿杨春,借问长安隔代人。谢屐尘轻瞻马首,郇厨味永荐驼唇。
背时才调真黄鹤,憎命文章老赤麟。细雨芙蓉留小住,清漪且漾百年身。
莫是开元旧羽衣,芳宸紫燕为谁归。留连酒畔歌难绝,落拓年时梦已稀。
夜月凝光江曲绕,晴丝惹雪灞陵飞。翻成古调新来瘦,纵觉前尘不肯违。
研究院同人曲江雅集用老杜曲江二首韵 扬启宇
奔星走月几番春,贮苦停辛代有人。漫许长谈能沥胆,自惭滴酒不沾唇。
飞扬尘土新冠盖,憔悴河山旧凤麟。绝学千秋存一脉,多君敢惜劫馀身。
检点平生旧布衣,乾坤潦倒尔何归。休嗟溟渤鲸鲵渺,已觉兰苕翡翠稀。
彩笔不能干气象,白头犹可效腾飞。黄钟大吕分明在,玉想琼思且莫违。
步韵杜少陵曲江二首 钟振振
过了莺花烂熳春,曲江未减乐游人。柳眉向我开青眼,樱颗如她点绛唇。
老柏心胸盟鸑鷟,小荷头角兆麒麟。要留清气乾坤满,自分儒冠误此身。
闻道长安春典衣,江头沽醉日忘归。酒狂三代以来有,诗圣千年所见稀。
太史公称牛马走,少陵私拟鹞鹰飞。若求青眼侪吾子,颔首高歌莫我违!
曲江二首记诗会事依杜韵 马斗全
夏日阴阴竟似春,荷风水气倍宜人。但欣嘉友成高会,且任奸邪乱鼓唇。
故苑空教思老杜,词场群起待真麟。沧桑未必是衰替,大雅何时一润身。
几番细雨共沾衣,结伴寻诗未肯归。满眼风光都似画,当时形胜尚依稀。
每忧韵事多寥落,此喜吾朋欲奋飞。还约江头书一纸,人心天意孰能违。
丁亥六月既望芙蓉苑雅集用杜曲江二首韵 魏新河
横天一绿送新春,独对斜阳尚有人。日落何曾真入地,齿寒不必是亡唇。
中原此日能安鼎,上国于今绝获麟。大计书生非所及,但因风雅尽吾身。
新种垂杨会挽衣,夜深常赖送人归。春全盛日花全谢,月最明时星最稀。
岂有南华二章悔,先期北斗九垓飞。不成四十年来悟,慎勿吟诗与世违。

竹海苍茫翠扫空,寻幽路仄兴无穷。
仙缘暂缔烟萝里,尘梦都消水碓中。
石蕴千年蔼然气,襟披一峡快哉风。
当流未许心源涸,掷笔霜天幻彩虹。

漫从因地证如如,劫罅谁怜少水鱼。
五夜钟声警尘梦,一天鸿影断家书。
秋深未许闲情扰,心远何妨闹市居。
欲诉幽衷烟霭隔,千山叶落渺愁予。
注:普贤大士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法句经·无常品》)。

砚边诗草恁萋萋,意马由缰彻夜嘶。
秋肃何妨轻暖梦,峰高自有广寒梯。
潇湘浦外寻仙侣,翰墨场中撷彩霓。
莫问蟾宫桂谁折,天香拂处净无泥。

吟到小山歌泣地,檐声未断雀呼晴。
草粘诗梦心初定,波漾天光眼暂明。
箧底红笺聊自理,花间绿绮更谁横?
水云深处沙鸥集,莫负临川此日盟。

一潭烟霭锁灵晖,孕感金轮梦影微。
蜀鸟争知春所在,鲛人莫问我安归。
泪边花雨纷纷落,匣底龙光冉冉飞。
拈取空香颜忽霁,高僧笑为解禅机。
附:温庭筠《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李商隐《利州江潭作》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凋。

剑门吊姜伯约墓(2008.5)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一阁摩天万劫尘,残碑冷落掩荒榛。
剧怜孱主终衔璧,难挽颓阳独怆神。
谋泄长嗟家破碎,祚移空负胆轮囷。
凭君莫诩雄关险,说到阴平泪满巾。
注:《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遝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遝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于绵竹。后主请降于艾,艾前据成都。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于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征,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古人评姜维:
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钟会:“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邓艾:“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
曹奂:“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郤正:“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孙盛《晋阳秋》:“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于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于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也”、“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于今伤之。盛以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于逆顺之间,希违情于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于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闇哉!”
裴松之:“盛之讥维,又为不当。于时钟会大众既造剑阁,维与诸将列营守险,会不得进,已议还计,全蜀之功,几乎立矣。但邓艾诡道傍入,出于其后,诸葛瞻既败,成都自溃。维若回军救内,则会乘其背。当时之势,焉得两济?而责维不能奋节绵竹,拥卫蜀主,非其理也。会欲尽坑魏将以举大事,授维重兵,使为前驱。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设使田单之计,邂逅不会,复可谓之愚闇哉!”
《傅子》:“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世语》:“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干宝《搜神记》:“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
《华阳国志》:“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邓艾以疲兵二万,溢出江油。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南归,艾为成禽。禽艾以讫,复还拒会,则蜀存亡,未可量也。远至五城,使艾轻进,径及成都,兵分家灭,己自招之。然以钟会之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筹苄相应,优劣惜哉!”
《郭冲四事》:“亮出祁山,陇西、南安二郡应时降,围天水,拔冀城,虏姜维,驱略士女数千人还蜀。人皆贺亮,亮颜色愀然有戚容,谢曰:“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于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难曰: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于此众人方知也,且于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
《三国志·姜维传》:“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放翁《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有赋》:“自昔英雄有屈伸,危机变化亦逡巡。阴平穷寇非难禦,如此江山坐付人。”
附紫箫兄和诗:《步梅云先生韵题姜伯约紫箫》
每因旧事认前尘,漠漠荒云覆古榛。
千载犹难消劫数,孤臣已自黯风神。
是非休论阴平折,成败何关汉室囷。
回首烽烟萧瑟里,潸然泪雨湿青巾。
再录几首吊姜维诗如下:
1、江怀庭《剑门平襄侯祠》:“潇潇风雨剑门秋,伯约祠堂亘古留。生尚设谋诛邓艾,死当为吏杀谯周。中原有土都归魏,左袒无人复为刘。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乡侯。”
2、李调元《姜维墓》:“平襄怒气凛生祠,犹见灵风日满旗。百战自能撑巨敌,三分谁使坠巫师。沓中种麦馀残垄,关上披榛觅断碑。斫石投戈定何处,荒山绝涧水凘凘。”
3、庄学和《剑阁姜平襄候祠》:“沓中岂是为身谋,保障成都第一筹。不畏裹毡来邓艾,最嗔衔壁出谯周。军皆斫地完齐烬,敌竟呼天执楚囚。大胆何尝无远略,阴平曾表护桥头。”

访阆中滕王亭子步少陵韵(2008.5)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危亭掩映玉台山,留与骚人醉后攀。
帝子骨销声色里,杜鹃魂荡水云间。
苔侵断碣幽幽碧,泪溅苍筠点点斑。
收拾吟笺一长啸,重栏注目鸟飞还。
附:杜少陵《滕王亭子》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晦窗按:唐高宗永徽六年(655),高祖第十九子鲁王灵夔为隆州(阆中)刺史,为政清廉,数年后徙为绛州刺史。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元婴(?—684)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9)被封为滕王,骄纵失度。永徽三年(652),高宗迁元婴为苏州刺史,随后又转洪州都督。元婴在洪州,由于屡犯宪章,被削减封户,贬滁州安置。后授寿州刺史,高宗调露元年(679)转隆州(阆州)都督。据《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载,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役卑陋”,“乃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后开元元年,避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为阆苑”。为便于游乐宴饮,滕王又在玉台山修建滕王亭和玉台观,其规模略与南昌滕王阁同。武后弘道二年死于隆州,陪葬献陵。杨慎《升庵诗话》云:“杜子美《滕王亭子》诗:民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后人因子美之诗,注者遂谓滕王贤而有遗爱于民,今郡志亦以滕王为名宦。予考新、旧《唐书》,并云元婴为荆州刺史,骄佚失度。太宗崩,集宦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及迁洪州都督,以贪闻。高宗给麻二车,助为钱缗。小说又载其召属宦妻于宫中而淫之。其恶如此,而少陵老子乃称之,所谓诗史者,盖亦不足信乎?未有暴于荆、洪两州而仁于阆州者也。”王嗣奭《杜臆》则云:“游此地,谓滕王,而不知还,语有刺。”仇兆鳌亦谓“末二句一气读下,正刺其荒游,非颂其遗泽也。”

赫炎销骨火云蒸,御气排空病未能。
竹外狂呼遭鬼詈,湖边小立待波澄。
中孚更乞谁占卜,内热端宜自饮冰。
漫道焦原雷隐隐,苍龙作雨总无凭。
注:1、《焦氏易林·中孚之第六十一》:“鸟鸣嘻嘻,天火将下。燔我屋室,灾及姤后。”谢康乐《初发石首城》诗云:“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张铣注曰:“《易》中孚卦,九五爻也。”
2、《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吾其内热与?”
3、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雷震数声,甘泽大澍,焦原赤野,无不滋润。”按:焦原,巨石名。《尸子》卷下:“莒国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太白《梁甫吟》:“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附:
次晦窗先生见示原韵 苏俊
野马嘘尘火龙蒸,手提天下竟谁能?兵围旧国难屠热,灰灭昆池恐未澄。
双阙才人团扇影,百年心事玉壶冰。官蛙听到无声处,雷电成章岂足凭!
元韵和晦窗小暑闻雷无雨 东遨
一震难消暑气蒸,宣威似此究何能?徒令草木怀惊惧,未见江河返澈澄。
失箸曾欺曹孟德,镌碑又借李阳冰。无霖莫责推车女,天意从来少准凭!
晦窗兄见示小暑闻雷无雨诗次韵奉和 仰斋
铄石流金暑气蒸,呼风唤雨竟谁能。滔滔恶浪千层浊,熇熇炎霄一色澄。
韶乐徒闻难解愠,夏虫仍是不知冰。密云兴起其雷矣,作势装腔岂可凭。
园荷初开用小暑韵 停云
其一
炎海无涯草木蒸,娉婷一笑竟何能。风中帘幕分香迥,月下池塘照影澄。
绿盖倾交谦似客,缟衣裁就皎于冰。游人岂必江南去,旧日渔歌未可凭。
其二
覆雨翻云气郁蒸,长风一罅自难能。因诗迓客千年远,望月垂波万里澄。
久逐扁舟飞棹雪,但容心事入壶冰。闻君执热浮沈外,寄与清凉欲底凭?
其三
遥闻江右困炎蒸,老去萍号雨不能。甘露门中身且寄,落花天外意常澄。
人间惯识空成色,物极争无火出冰。早是金风吹欲满,履霜消息信堪凭。
步韵感怀 紫箫
年来浑若入笼蒸,欲脱灾星总不能。万里生灵伤劫难,何时天道转清澄?
桑枯海沸多遗恨,骨瘦魂痴尚抱冰。认取风雷终有尽,三春暖意自堪凭。

空峒(2008.8)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空峒抚罢夜沈沈,兀坐兰皋取次吟。
酒劝长星留醉眼,藓埋枯萼动悲心。
诸天欲堕嫠蟾泣,一障难乘百寇临。
未冶阳冰如火炽,云端懒著翠霞襟。
注:空峒,天上琴名。龚定庵《又成一诗》:“东海潮来月上弦,空峒抚罢静诸天。西池一宴无消息,替管桃花五百年。”韩退之《与崔立之书》:“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以乘之。”余雅不喜韩文公之汲汲功名,故用“难”字以反其意,“百寇”喻妄念。木玄虚《海赋》:“阳冰不冶,阴火潜然。”

题《虞山访友图》(2008.9.6)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律诗
吟魂恍坠木兰艭,欸乃声中曲换腔。
千叠峭崖融夕照,一襟灵气荡秋江。
閒邀物外神仙侣,来访云间礼义邦。
大梦谁教遽然觉,插天峰影翠涵窗。


共734,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