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1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续上)
星期七夕,人间天上,玉沾金风几度(器伯)
当时佳约等閒看,赚老去、风怀无数(彦通)

尊前擪笛,花间索句,迷却采莲归路(蟫盦)
银河倒映旧针楼(器伯),怅盼断、帘栊朝暮(彦通)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此词为解放初期陈方恪(彦通)、陈道量(器伯)、缪镇蕃(蟫盦)雅集所填。缪镇蕃(一八九六-一九五七),原名廷梁,晚号蟫盦,室名笛倚楼,江苏常熟人;早年为上海《大晚报》编辑,后任金陵女子学院、贵州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教授以及重庆中央图书馆主任等。其时与陈方恪等同在南京图书馆工作。)

海国秋光,山城夜雨。
梦回重理闲羁绪。
狂踪收拾到丹青,关河历历消魂处。

盾墨龙香,弓衣绣虎。
尊前笑赌旗亭句。
沧桑影里著斯人,扶节白首春风路。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何叙甫即何遂(一八八七-一九六八),字叙甫、叙父、叙圃,号启甫、绘园,福建闽侯人,工诗;曾任北京正负航空署署长,善后会议议员等;后为黄埔军校教官、立法委员;解放后曾任华东司法部长,全国人大代表等。)

高阳台 赠洗斋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
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
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
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
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此词赠弟子苏昌辽。原无词牌名,今依《词律》补出。)

满江红 戏题小影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袅袅青衫,问今日、寄愁何地。
敢分是、今想无福,他生修慧。
宝玉红楼难比洁,痴珠秋月徒空瘁。
祗亦花、宝鉴一春航,差堪拟。

多情种,平交谊。
忧幽病,相思泪。
算酒边人外,诸般滋味。
五噫行歌志到隐,七年淹席惟思睡。
待安极、穿冢傍要醒,吾其已。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

无力任轻飏。
巧糁莺黄。
杏花消息隔银墙。
应是东皇培闰荚,故勒春光。

纨扇已捐箱。
蝶影茫茫。
石城拌老住龙荒。
闲愁药炉新活计,聊当持觞。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乙未花朝即一九五五年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十五日)。)

鹊桥仙 乙未七夕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疏花媚晚,青桐褪暑。
消受嫩凉庭宇。
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

分炉行篆,量枝缀镂。
别见红闺幽愫。
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乙未七夕即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意气拿云,生涯泛藻,淮南归梦知多少。
年年别浦送寒潮,秋风一夜苕花老。

瓜井清吟,蔬枰凄调。
遗民往事惟君道。
仙才忠厚托灵均,挑灯那赋伤春草。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此词又名《踏莎行·梦庄先生出视所为词。因次集中新绿韵,题后》,约作于一九五五年。周梦庄(一九〇一-一九九八),江苏盐城人。曾任报社编辑,长期研究文物考古,著有《邓石如年谱》;后为盐城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
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
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
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

废塔外,残阳泻。
孤屿畔,双凫下。
祗琴樽消歇,绮缘都舍。
沧海清音人已远,江关旧恨身偏写。
更支节、倦眼独临风,秋潇洒。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另见《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三期、周梦庄《鸿爪留词》、施议封《当代词综》。《词学季刊》载时名《满江红·新秋病起后湖作》。此词一九五六年秋作于南京。周梦庄《鸿爪留词》载时有注:“读梦庄先生出视所为词,因次集中咏新绿韵,题后。余素于倚声,视于雄浑激越之调,如《满江红》《金缕曲》《贺新凉》诸词,正少择取。良以性非近,若无才气以使之,易流提空疏旷。病初起未能用心,聊试笔,藉以自遣,仍于清婉声调称计也。声调之谐,固不晦计矣。”)

渺关河、春鸿秋燕,一年一度来往。
灯期祗道江南好,偏是雪花如掌。
孤俊赏。
归趁及、汾香酒熟开春盎。
云山北向。
任抱犊书残,飞狐径没,怀古托微尚。

飘蓬恨,十载栖迟相望。
河源何处同访。
偷閒莫问劳生事,且挹钟山朝爽。
从俯仰。
还喜有、征装满叠新诗帐。
骊歌又唱。
试检点樽前,几人犹在,休与话惆怅。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此词一九五七年作于南京。)

浣溪沙 南吕宫六调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一曲琴心听隔墙。
畅吟回雪浇空廊。
十年身价领群芳。

风景未张消息路,世情相识怨恩忘。
马蹄归去独回殇。
(注:见陈方恪遗稿散页(三)。)

挽杨士琦联 清末至现当代 · 陈方恪
对联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长恸难忘后山语;
甚知丈人真,甚愧丈人厚,只今空上左丞诗。


共21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