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2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挽畏公四十韵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君昔治山郡,人称新尹贤。
宦辙遍山水,往往发佳篇。
自非百里才,当道争揽挻。
与君申交谊,其时当光宣。
裘马恣清狂,承平且壮年。
我请终童缨,君著祖生鞭。
王室忽播荡,九庙沦腥膻。
恸哭江海畔,塞向墐其廛。
有时典朝衣,痛饮市上眠。
高堂发如鹤,斗米青钱千。
破书三十车,何以娱华颠。
所处大略同,忠孝求两全。
艰难忽十载,吴越各一天。
君复博甘旨,我犹卧涯巅。
泣血告三恨,声其闻重泉。
有鹤吊于庭,风雪闭一椽。
布衣种梅花,天寒守墓田。
出处虽殊致,忧患所共怜。
永叔晚事佛,苏晋清斋便。
吏散鸟下阶,签室凝垆烟。
冥然返其本,尘嚣理亦禅。
去年今月日,迟我子猷船。
观潮东南胜,信宿江城边。
海门秋水盛,壁立飞楼前。
相赏在清旷,弗乱以管弦。
举酒风月白,君酌我扣舷。
夜静梧竹绿,微言参灯传。
蕉下本无鹿,火中原有莲。
嗟余遭丧乱,道穷心益坚。
已知无始来,物我皆不然。
最上无所得,本性何待诠。
今年今月日,抚景感事迁。
宁知谢客儿,成佛在人先。
天下方扰扰,达者宁流连。
虽生已不辰,际时非嘉乾。
大错入世法,曷贵寿如篯。
太虚本无物,一切何有焉。
苍苍望白云,悠悠观逝川。
因君动百感,潸然出涕涟。

台城眺江雪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俯仰了千里,金陵风色哀。
清清寒照里,畅以江城台。
暮雪鸟飞去,翠微僧上来。
不堪烟水气,朗咏一徘徊。

宿匡山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绝顶见灯火,山房万壑连。
独行暮雪里,处处鸣寒泉。
俯瞰海生日,仰从云上天。
归来衣袖湿,一宿斗牛边。

月夜见桃花思家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结念故园里,春光满小池。
风溪收桨后,雨屋点灯时。
既雨月犹出,幽幽桃李枝。
年年三月半,此夜最相思。

野色牛羊散,空林烟雨微。
驱车渡清洛,霭霭见馀晖。
门巷有红树,子孙皆布衣。
清芬今咫尺,日暮竟忘归。

金谷园曲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洛阳西北十里,北邙之阳,平畴麦陇间有村落焉。绕村数里,是名金谷园。考县志,园在金水,距此五十里,未知孰是。园之南曰西宫,上阳宫故址也。癸丑岁,袁世凯置营垒练军于此。庚申之秋,孚威上将军吴公,既靖安福之乱,移军洛阳,驻西宫,更辟金谷,筑台阅武,建壕垒坛场,植林木,于是帐捲山明,旗翻草暗,笙歌故墟,一变刁斗森严矣。明年,余乃入将军幕府,尝于仲春佳日,观兵金谷,辄凭吊于苍烟落日之中。幽岛一声,则林花微落,风笛三弄,则青山欲晚,追悼往昔,流连烟景,不能自已。将军尝从容语石崇故事,且曰:「崇诡,得盗财帛,且杀盗灭口致富,卒以声色杀其身。说者谓绿珠者盗后身,因果之理,岂无故哉?」余读《石崇传》,孙秀使收崇,崇叹曰:「奴辈利我财耳。」收者曰:「知财为祸,何不早散之?」崇无言。遂族诛之。嗟乎!高台爱妾,今也则多,前事之不臧,后人之师也。乃抚其盛衰之迹,取为今世之戒,长言咏之,且纪洛游焉。虞山杨圻叙。
洛阳自古说繁华,几度兴亡问落花。
游客独寻金谷路,牧童閒指石崇家。
香尘流水看不足,满眼山邱感华屋。
中散弹琴怨未终,华亭鹤唳哀相续
太康清宴万家春,一代豪华数季伦。
赌富无人轻戚里,闲居有赋笑安仁
倾都帐饮朱轮聚,未央夜诏拜征虏。
错疑声色是风流,不爱林泉爱歌舞。
河阳别馆起笙歌,水榭云房列绮罗。
宝帐飘香珠落索,画屏却月玉嵯峨
曾是嫦娥修月府,嫏嬛深锁春无主。
名园只合美人居,可怜粉黛皆尘土。
梁家少女美垂髫,金屋何人贮阿娇。
独有齐奴垂一顾,明珠三斛换纤腰
绿珠生小心常捧,雅擅宫商自矜宠。
歌罢微怜皓齿寒,舞馀犹怯明珰重。
芳轮辗转玉骢轻,红泪啼妆别母行。
万炬迎来花月夜,香车拥入失天明
将军夜醉春眠美,好梦如云扶不起。
绿杨水暖弄妆迟,满院莺声催梳洗。
银屏珠箔护凉台,夜半春寒拥夜来。
玉笛一声清弄歇,沉香火底报花开。
鼎湖寂寞回龙驭,明年宫阙昏尘雾。
玉手薰香事早朝,三公七贵都非故。
新声初制郁轮袍,满坐公卿狗尾貂。
捧出紫云亲度曲,水精帘捲月轮高。
绝代佳人难再得,从此东都慕颜色。
黄金无计救全家,白骨如山殉倾国
中书新贵意轻狂,走索云鬟侍象床。
忽发狂言惊杜牧,已闻矫诏杀王章。
层台百尺开清宴,水佩风裳秋似练。
羯鼓声高酒半酣,门前缇骑收廷掾
将军回顾别蛾眉,黄犬东门信有之。
爱惜倾城输范蠡,烟波悔不载西施。
美人恸哭事至此,义不独生请先死。
君恩似海恨似山,妾貌如花命如纸。
鸺鹠骤叫早黄昏,舞袖零星碧血痕。
同向青陵台畔去,落花如梦葬春魂
北邙芳草年年绿,人间万事如转毂。
流水桃花值暮春,斜阳牛背山阳曲。
故墟井邑近清明,晋代衣冠邱陇平。
日落高原横万骑,阵图新筑伏波营
玉垒春深旌旗静,游人到此伤烟景。
燕迷红树认空楼,蝶下平芜寻废井(《一统志》:河阳有绿珠井。)
华林柳色敞辕门,胜日观兵芝盖翻。
画角一声归马晚,千营烟月带孤村。
归来煮酒丛台下,不赋阿房赋马射。
灯火梨花诗思清,潇潇幕府青山夜。
肠断花飞寒食天,春愁哀怨宝筝弦。
莫弹金谷园中事,楼外千山啼杜鹃。
⑴ 晋嵇康临刑,顾视日影,援琴而弹,调成叹曰:「广陵散绝矣。」长沙王乂事败,陆机临刑,叹曰:「华亭鹤唳,其得闻乎?」机与石崇皆死五王之乱者。
⑵ 崇传曰:崇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
⑶ 崇小字齐奴,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涧。拜征虏将军,持节青徐诸军事,送者倾都,帐饮于此。
⑷ 梁氏女绿珠,有殊色,善吹笛,崇聘之。其母索明珠三斛以难崇,崇即量珠予之,遂得绿珠。
⑸ 薛夜来,魏文帝美人,以香车迎入宫。夜来别父母,登车,泪滴唾壶中,平旦视之,皆作红色。
⑹ 自武帝崩,五王乱国。元康元年赵王伦、孙秀入洛阳,盗国柄,伦自为相国,秀为中书监,其党封侯无数,奴卒亦加爵。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语曰:「貂不足,狗尾续。」
⑺ 是年秋八月,淮南王允起兵讨伦、秀,不克,死之。秀贪淫,使人求绿珠,崇时在金谷,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出姬妾数十人示之,使者曰:「奉命索录珠。」崇曰:「绿珠我所爱,不可得也。」秀怒,遂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绿珠坠楼下而死。秀因称崇及其甥欧阳建、潘岳奉淮南王为乱,遂皆族诛之。
⑻ 宋舍人韩凭妻何氏美,康王欲之,宴青陵台,何氏阴腐其衣,投台下,左右持之不得,遂死,凭亦死。
⑼ 金谷园今为第三师校武场,吴上将军练兵于此。

晚归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寒鸦流水上,积雪残照里。
策马过津桥,千营笳鼓起。

题吴将军画墨竹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古来将门谁能画,小李将军与曹霸。
精神结搆非偶然,师人不如师造化(范宽语。)
东坡爱竹宁无肉,与可爱竹又画竹。
与可画竹东坡题,尺幅琅玕千年绿。
蓬莱将军今英雄,宝刀有血笔有风。
千军一扫如落叶,盘根错节罗心胸。
有时奇气忽横溢,腕底森森放箨龙。
酒肠荦确醉不眠,提笔四顾意苍然。
欲画不画目如电,成竹乃在落笔先。
气吞全纸檀栾涌,傍人犹见笔不动。
兵法笔法一贯之,运以己意皆为用。
须臾风雨到毫巅,兔起鹄落真宰宣。
千枝万枝舞烟雨,一干两干撑青天。
往往纸尽气未尽,清刚卓立天为穿。
有时得之出意外,是非人力仙乎仙。
画罢却立意纵横,胸中武库刀枪鸣。
掷笔大笑竹尽起,满壁龙吟风月清。
去年破竹下潇湘,夜泊君山吊英皇。
曾向洞庭云水里,泼翻斗墨写筼筜。
将军泼墨墨能舞,神光离合五色吐。
自将肥瘦辨阴晴,却从动静见风雨。
将军示我竹德颂,劲节高标皆爱重。
此君自有骨凌霄,那怕枝头霜雪冻。
磊磊落落岁寒姿,竹耶人耶不可知。
天生风格拔尘俗,莫道将军是画师。
画师妙手那有此,海内人称吴道子。
不买胭脂画牡丹,千红万紫都羞死。
富贵名花自古誇,洛阳况是牡丹家。
宁知祗爱虚心竹,不画徐熙没骨花(时牡丹二千本方盛开。)

天山南路诸城,分白山、黑山两族,其先皆奉佛教。当隋唐之际,天方国王谟罕蓦德者,生而神灵,造经立回教,尽臣服西域诸国。传二十六世孙曰玛墨特,当明之末年,自黑德国踰葱岭,东迁喀什噶尔,是为回酋之始。圣祖时,回部自乱相攻,其孙阿布都实自拔来归,圣祖优恤之,遣人护送归叶尔羌。阿布都实之子玛罕木特,欲自立一部,为噶尔丹策霖所幽,复羁其二子,兄曰波罗尼多,弟曰霍集占,是即大小和卓木也。乾隆二十年,平伊犁,高宗念其祖诚款,释两和卓木兄弟归,使治回民事务。霍集占阴鸷,二十一年,准部阿睦尔撒纳之变,阴举兵助逆,及再平伊犁,遁去。二十三年,霍集占以背德疑惧,自恃窎远,汉兵莫及,胁其兄据回部叛,回民怀其祖德,诸城风靡,惟拜城、库车、阿克苏三城内向,走依将军兆惠于伊犁。八月,兆惠南征,至叶尔羌城,困于黑水营三月,即古龙堆也。粮水俱绝,掘窖得粟,掘地得泉,伐木得铅丸数万,天助也。副将军富德闻围急,即以帝所发索伦察哈尔之兵二千以赴,方夜大雪,急击,大破之,围解。明年,兆惠由乌什取喀什噶尔,富德由和阗取叶尔羌,两军各万五千,和卓木兄弟溃败,遁葱岭西,将袭据巴达克山部,我军追蹙于葱岭之巅,巴酋拒之于阿尔浑楚岭,殪其兄弟,函霍集占首,驰献富德辕门。于是准噶尔及喀什噶尔、乌什、和阗、叶尔羌、库车、拜城、阿克苏诸城皆下,回部尽入版图,建新疆,设伊犁、嗒尔巴哈台、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四镇,置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治之,而建牙于喀什噶尔。复于伊犁设惠远、惠宁二城,置将军、参赞大臣各一,领队大臣五,统率满洲、蒙古、绿营、索伦、喜伯厄鲁特、回部诸营,惟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别为管辖焉。新疆既定,诏加封兆惠宗室一等公,富德一等侯,锡赍将士、回酋有差。二十五年二月,王师凯旋,帝亲郊劳于良乡,筑坛设纛,上亲拜天,将军以下皆甲胃,王公大臣随行,上御黄幄,将军等行抱膝跪见礼。于是葱岭以西之布鲁特、乌罕、博罗尔、敖罕、安集延、巴达克山诸国,皆遣使来朝贡纳款,立碑太学,战处皆勒铭。一著戎衣,边患永熄,功超往古,利垂万世焉。回王波罗尼多妃某氏,有殊色,不假薰沐,身有异香,其民称之曰香妃,盖自妃于其国也。二十八年,巴达克山酋长始得王首,并致妃献,妃阴多赍利刃以行,有司饬沿途地方官护卫,置顿供起居,于是祈连秋雪,大苑惊沙,间关万里,颜色弗损。翠辇入玉门,百姓夹道以观,甲卫森严,锦绣杂遝,绵亘数里,香车所过,芳泽流衍。半载达京师,帝献俘太庙而后受之,赐居西苑,恩礼优渥,珠玉金帛赍无算,妃不谢亦不御。帝欲纳之,不可,乃册为祥妃,北人祥香同音,妃弗能知也。幸其宫,衷刃自卫,弗得近。天语温和,百问不一答,伺隙数犯帝,惊左右,度事无济,则自戕。夺其刃更出他刃弗穷,内官惶恐,日夜逻守弗敢懈。皇太后闻而忧之,戒上毋往西内,且曰:「彼既不屈,何不杀而成其志?」帝虽知不可屈,实未能忘情,哀其遇,嘉其志,弗罪焉,又不忍其死,优容弗强,听之而已,如是数年。妃禀绝代之容华,抱冰雪之贞操,远念家国,自伤数奇,求死不得,生复不可。居京久,思西域故乡,灵芸则远怀父母,花蕊则私祭张仙,于是琼岛春花之朝,瀛台秋月之夜,抚时感心,莫可告语,辄宛转长啼,哀动鱼鸟。帝闻而伤之,命建回子营,寺宇街市,悉状回部都邑,以赐从妃入关之回人驻扎。别编一旗,设佐领,给世饷,如八旗例,是曰回旗,复致妃父母聚居焉,而筑望乡楼于苑南,以解其忧。妃于楼中临望,见之泣不可抑,殊郁郁。三十一年冬至,帝有事圜邱,宿斋宫,太后密召妃,温语问所愿,且慰令侍帝,妃不拜,从容自陈:「亡国妇人,心死久矣。愿殉故主,不愿富贵也。」因求死。太后潸然动容,抚之曰:「儿可敬哉!然则今赐尔死可乎?」妃乃喜,跪拜,谢太后恩,遂就尺帛于慈宁宫之西厢,后妃左右,无不流涕。中使奔白帝,回宫救之。帝至慈宁门,门闭,逡巡弗敢通,门启而妃已绝,嗟悼不豫者累月,哀妃烈,命以回妃礼归丧西城,遂其志也。香妃墓今在喀什噶尔汉城西北,回城东门外十里,阿发胡墓之下,俗称香娘娘坟。地距省城五十四站,其丧舆在礼拜寺中,至今犹存。木兰行宫,旧悬帝饬画妃像,近年印布人间,冠苏幕遮,被琐甲,带刀槊,婀娜刚健,气凛凛然。所居西苑,今为总统府,瀛台西北,有便殿曰圆镜,为妃浴池,苑南画楼曰宝月,即望乡楼更名,今为新华门矣。皆存。逊国后二年甲寅,回旗上书内务部,自陈先世皆祥妃部曲,从妃入关,居京数世矣,今存男丁五百二十人,妇女若干口,愿予遣散,自备资斧,归耕西疆故土。时同邑言公敦源总部务,言于袁世凯,许之,自是妃旧部子孙,无复有居京师者矣。妃事世多记载,语率齐东,谓帝于兆惠出师时,面授意令生致妃。考兆惠出师,受命平伊犁,非平回部也,及回部叛,惠乃自伊犁移师南征,何面授之谓?且兆惠班师在二十五年,妃入关在二十八年,惠先归三年矣。魏源《圣武记》亦详载二十五年惟霍集占函首,其波尼罗多尸被盗去,及二十八年巴达克山酋始获其尸,并其妻子以献,是献妃者为巴达克山酋,而非兆惠,且事在三年后,班班可考,何生致之谓?又谓帝宿妃所,左右闻妃幄中笑声,至有帝告大臣「朕已幸之」之语,君臣渊默,何作斯言?穷措大但闻瓜棚淫谑,焉睹盛世帝王临朝之威严哉?所贵乎记载者,彰善阐幽,有以劝百世也。鼎革后,东南儇薄士喜刺探闺壸宫闱秽琐,以博微利,语贞则索然寡款,诲淫则重足而听,甚且不考记传,臆说附会,一若非此不足以称艳闻,故虽草菅名节,使贞魄含冤,亦所弗恤。其于典章文献,不知而不以为耻,独事有涉于床笫者,则穷搜乐道,不惮万言。廉耻道丧,互相炫鬻,其择术之龌龊,用心之鄙秽,不齿士类久矣。今士大夫家,污人名节者,何可胜数?妃即屈,亦何关治体,而必欲以污一贞媛者以诽谤先朝?试问妃既受污矣,何解乎太后赐死之全节?既志在行刺,何有笑声?苟相安矣,何复求死?夫高宗既不能忘情于妃,而能优容至数年而弗强,太后之能成妃仁而绝帝祸,妃则富贵不能夺,恩礼弗能移,生乎蛮夷之邦,而明乎礼义之辨,以清白之躯,从容就义,皆盛德事也。江东杨圻,居京师四十年,见闻于士大夫者久,诚恐后世传闻失实,笔札之暇,作《香妃外传》赞其画像,复歌以天山之曲。尝于清秋游西苑,故宫无恙,烟水自凄,今诵此诗,益复黯然也。岁在癸亥十月,识于洛阳幕府。
玉门风雪拂云鬟,一曲刀环破虏还。
上将功勋开朔漠,美人幽怨念家山。
盛朝甲子贞元颂,八表澄清车书统。
圣明天子太平年,瀚海乌梁修朝贡。
独有天方向化迟,东来声教渡车师。
白环诣阙留王母,文马来庭款月支。
胡儿背德据西域,复拔汉旌寇边邑。
当时妃子不知愁,一笑倾城再倾国。
天马高歌翠辇陪,阆风本自接瑶台。
却从青海呼鹰去,还向河源射虎来。
于阗玉煖春烟腻,安息天香容光异。
可汗衣佩惹芳菲,灵芸竟体吹兰气。
可汗雄武复温存,举国春风笑语闻。
雪里开关连骑出,玉人相并看昆崙。
温柔终老宜行乐,扫穴犁庭孽自作。
不闻鼓角动伊凉,岂有功名惊卫霍。
武皇西顾眷诸羌,数纪承平斥堠荒。
骤报姑师遮汉使,更传胡马渡前王。
河西陇右匈奴臂,屠耆负固两兄弟。
反侧难安叶护心,羁縻未就班超议。
橐驼东下满胡沙,三十六城皆虏骑。
燉煌烽火达甘泉,渠黎早备窥边计。
明年骠骑取乌孙,西出河湟略边地。
王师八月下连营,乌垒屯田旧制兵。
天子诏增都尉戍,将军请筑受降城。
黑水营边鼓声寂,贰师失道陷深敌。
雪没人烟古战场,风摇刁斗大戈壁。
绝域三更拜井泉,孤军百日悬沙碛。
夜静天秋塞雁高,围城月白吹羌笛。
为觅封侯不肯归,五千貂锦齐呜咽。
积雪千山与万山,驱兵再度玉门关。
交河总管筹边策,不斩楼兰誓不还。
朔方健儿渡碛里,铁甲无声风沙起。
黄昏万马饮金河,亭障悠悠九千里。
蛾眉颦蹙侍毡裘,夜报天戈下火州。
国破休教妻子累,大王西去莫淹留。
阏氏雨泣单于舞,踯躅提刀不忍去。
帐中红粉抵死催,马上枭雄频回顾。
旌旗西指拂天狼,垓下歌声困项王。
明日辕门传献馘,将军拜表破高昌。
班师郊劳迎笳鼓,诏建安西都护府。
酒泉从此靖胡尘,不是穷兵非好武。
开疆拓土贺元戎,三箭天山早挂弓。
岂似轮台哀痛诏,天王罪己将无功。
当年助顺辟蒿莱,别有降王壁垒开。
一骑香尘烽火熄,明驼轻载美人来。
沙场风压貂裘重,阵云满地衣香冻。
祁连山月远相随,恸哭爷娘走相送。
琵琶悽绝一声声,大雪纷纷上马行。
一拍哀笳双泪落,可怜胡语不分明。
王头饮器献天子,妾心古井从今始。
何难一死报君恩,欲报君恩不能死。
忽到阳关古戍楼,明眸皓齿一回头。
失声长恸无家别,关下行人尽泪流。
牛羊万里望乡井,龙沙日远长安近。
呼天不语山茫茫,天已尽头山未尽。
零乱惊魂起暮笳,关山落日暗平沙。
凭栏掩面登车去,从此明妃不见家。
香轮缓缓朝天去,千乘万骑昏尘雾。
肃州东下又甘州,从头重数幽州路。
入关拂面起东风,百草千花泪眼中。
想像翠华三万里,至今父老忆惊鸿。
边城过尽中原好,风物伤心黯烟草。
陇上春寒梳洗迟,骊山月落更衣早。
桃花杨柳短长亭,乳燕流莺京洛道。
紫陌鸡鸣见汉宫,蓟门烟树云中晓。
蓟门烟树是皇州,阊阖天开拥冕旒。
北极河山随彩仗,长杨车骑满瀛洲。
玉阶扶定珠帘捲,天颜有喜催归苑。
愁容瘦损况欢容,昭阳第一春光满。
千门万户建章宫,翠辇风飘闻凤琯。
三海恩波无限深,上林花鸟从今暖。
瀛台小宴月笼沙,诏遣羊车拥丽华。
夜叩金铺楼殿寂,独眠人睡闭梨花。
青娥阿监争嗟恻,如此繁华无欢色。
君王含笑侍人愁,露似珍珠花似泣。
野孛频侵帝座分,史官夜奏星占急。
沉香甲煎到天明,唾壶红泪终宵湿。
洛女空令赋感甄,楚王有意怜绳息。
官家为罢未央游,转惜倾城怒蔡侯。
花自无言春自暖,亲裁手诏劝忘忧。
清真赐洗华清浴,御沟水腻凝脂馥。
拥入东风海上楼,宫莺啼遍三山绿。
楼高不见故乡天,马邑龙城路万千。
上国风华浓似锦,故宫归梦杳如年。
朝朝暮暮愁城闭,自拨箜篌诉哀厉。
风和日丽断肠天,月明花暗消魂地。
空房深坐屏侍从,慢撚轻弹凄调纵。
忽变流沙塞上声,游鱼栖鸟俱悽恸。
部曲夷歌久不闻,家山入破哀谁共。
此时一怒碎箜篌,剪断鲲弦不复弄。
可堪愁苦忆欢娱,往事悠悠来入梦。
夜梦天山猎雪回,龙堆火照夜光杯。
大王欲看波斯舞,笑酌蒲萄拥膝催。
三年日月但悽咽,太后哀怜召相见。
中使催朝长信宫,六飞已上祈年殿。
温语偏承任姒欢,淡妆不避尹邢面。
我见犹怜况至尊,雪肤花貌心冰霰。
罗敷结发有狂夫,国破家亡白骨枯。
臣罪当诛妾薄命,覆巢完卵古来无。
肝肠慷慨词决绝,再拜从容完大节。
含泪陈情含笑辞,六宫相顾俱悽咽。
金阙西厢深闭门,慈云祸水两无痕。
全生不感君王意,就死犹衔圣母恩。
诏赐辒辌从蕃俗,返骨故乡应瞑目。
玉匣珠襦黄竹歌,哀琴细鼓苍梧曲。
旧臣遗老半生存,白马素车争迎哭。
河山无改故宫平,夜夜啼鹃觅金粟。
剪纸招魂度玉关,步虚环佩五更寒。
断无幽恨留青冢,月黑风高行路难。
汉城西北回城畔,后人省识湘灵怨。
终古冰山锁墓门,眉痕犹似青峰乱。
吴宫花草葬西施,故主相逢地下知。
雨湿冬青携麦饭,年年伏腊拜荒祠。
返生无计采灵药,官家惋惜复嗟愕。
当时诔笔命词臣,不赋哀蝉歌黄鹄。
南内霜寒掩洞房,宫人垂泪扫空床。
五更长乐疏钟尽,鹦鹉犹疑理晓妆。
九重不豫多休暇,春色幽幽閒台榭。
羊车重过殿西头,细雨无人落花下。
碧云无际想衣裳,绣幄经年闻兰麝。
塞上烟消寒食天,宫中火冷清明夜。
边臣褒鄂尽酬庸,紫阁图形诏画工。
一例承恩留玉貌,宝刀银甲气如虹。
英姿飒爽惊绝代,物换星移今犹在。
明珰翠羽照人间,细骨轻躯来绝塞。
故教奇节付丹青,未必英雄非粉黛。
圣德珠还古未闻,佳人玉碎今难再。
乾隆往事似开元,西苑重游问内官。
水殿云房都不是,玉人何处倚栏杆。
五步一楼十步阁,太液秋哀凉风作。
雨鬓烟鬟不可寻,白蘋无际红莲落。
犹见金茎承露盘,汉时宫阙晋衣冠。
马龙车水千门晚,凝碧池头一例看。
省中吏散蓬壶靓,金屋啼痕觅香径。
夕殿微凉锁洞天,沉沉云海烟花暝。
此时月浸翠云裘,省识先皇照夜游。
宝月楼南圆镜北,扁舟指点水天秋。
天章惊拜星云丽,此地垂裳想遭际。
圣代千秋文藻情,孤臣此日攀髯意。
仙侣移舟旧迹空,繁华事散大明宫。
少陵野老王摩诘,一代诗人涕泪中。
兴亡到眼清哀动,石鲸无恙铜仙重。
圣武他年纪裕陵,冰心万古埋香冢。
苜蓿离宫信有之,羌笳哀乱怨龟兹。
至今弱水悠悠恨,长向西流无尽时。
按:【集评】以文作诗,以诗作史。气体如长江大河,音节如鹃啼猿啸,明丽则秋水为神,情韵则行云无迹。一气贯注,达二千馀言,有诗以来,千馀年无此钜制矣。讽诵一过,如见古锦百端,明珠十斛,令人动色。以龙门之史笔,太白之仙才,少陵之学力,温李之藻艳,合为一冶,自成大家。复取摩诘画中之神,以写湘灵弦外之怨,当使白傅、梅村一齐拜倒,绝代江山,夫岂过誉?(南海称君词上下千古,横绝四海,题其《江山万里楼诗集》曰「绝代江山」。)夫长恨有歌,太真不朽,剑器无咏,公孙谁知?从古英雄豪杰名士美人,其事业文采,虽照耀一时,必待乎有可歌可泣之歌咏,流传而始远,有由然矣。妃事湮没已久,近复传闻异词,先生亟为播之歌诗,阐扬贞烈,使幽壤生光,抗节励俗,岂如陈鸿、香山,但传艳事,无补大雅已哉?从此艳魄诗才,并传千古,妃而有知,能不于九原下拜才人之赐哉?外传考證详覈,而先朝武功之盛,帝德之隆,令人神往。其为纯庙录实,为香妃辩诬,斤斤于风化名节之重,则于世道人心,尤见先生之孤诣矣,文章报国,此之谓欤?子明吴焘跋。
古人谓文章掷地作金石声,此诗写边陲,则有胡笳塞马声;写宫中,则莺啼燕语声;写战伐,则千军万马声;写秾艳,则珠翠瑟瑟声;写荒寒,则孤雁乱猿声。写哀怨,则其声肠断;写凭吊,则其声消魂;写贞烈,则其声下泪。忽而大声铿鍧,忽而馀韵苍凉,忽而短音促节,一唱三叹,馀音动尘。一种荒远绵邈之致,缠绵悱恻之情,令人低徊欲绝,不忍卒读,皆声为之也。此声不在行间,全传弦外,审音选字,一片宫商,尽声律之能事矣。诗以言志,言为心声,甚矣!声之能动人也,所谓可被之管弦者非耶?自有此篇,于是西域佳人,遂以不朽,岂非受诗史之赐哉?宇宙间恨事正多,安得尽经先生之歌咏,而使之流传哉?于此妖氛浊雾之中,乃见此锦绣才子,从来一代兴亡,必成就一人文字,天生云史,岂无故欤?野山敬识。

春日游伊阙香山诗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伊水欲入河,北趋行地上。
兹山亘百里,遮斗不肯让。
水怒欲跨山,澎湃溢而胀。
鼋鼍与蛟龙,与人争草创。
神禹荷锸来,只手铲其障。
鞭挞叱石起,纵水任所放。
鼋鼍与蛟龙,一夕徙溟涨。
舟楫人争济,桑柘绿无恙。
始怒不可遏,得解气则畅。
始知横逆来,不在严堤防。
我来值暮春,眼色落清旷。
东风捲衣带,细雨鸣溪嶂。
两山本一山,石势作惊浪。
凿壁枵其腹,风谷鸣瓮盎。
想像得毫发,刻划出幽壮。
魏晋唐宋人,于此作供养。
万佛坐崖巅,招我笑相向。
石也本非佛,肉眼重斤匠。
一石一佛可,何必肖态状。
相对一冥合,肉身与宝相。

癸亥七月,余乘江华船赴汉回洛阳,十七日停舟九江,登岸閒步。时匡庐出云,晓雨微凉,归卧舟中望江色,得句云:「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未就而寐,见一丈夫探首窗中,朗吟曰:「『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佳哉!然未若『俯瞰海生日,仰从云上天』为尤佳。」余方欲致辞,其人曰:「君知此谁诗也?」余谦逊曰:「拙句耳。」曰:「非也,我诗而君窃之。」余念既知余诗,必素谂,乃问姓氏,昂然曰:「我李白。」余惊喜,熟视之,微须,衣绛衣,袒襟露半胸。恍惚念何得见古人,得非梦乎?其人似已知,笑曰:「我知君诗,君与我语,何古今为?」馀数语不解。忽曰:「船开矣。」拱手而别。其声甚大,余惊醒,语犹在耳,则舟子催送客也。方其去时,余欲送之,急切不得出,亦于窗间拱手,见其背负一蓑,蓑触余手,雨水着肌,寤后犹凉,此事至异也。默念此余前年登匡山诗,李语不知何解,意必亦有此句而不传,余句偶与合,今诗句法又偶同,遂闻声感召欲一为流传耶?然何以能记余之旧作,又何以能知余腹稿于俄顷之间,岂才人英爽,犹在平生所爱山水间乎?是诚不可思议者矣。因叹古人名篇佳什,湮没不知凡几,好名之心仙鬼不免,白也如此,何况其馀?平生奇梦此一而已。嗟乎!太白亦知人间有杨某耶?惊异嗟讶,不能已已。将作《浔阳梦白图》,请诗人题咏,冀以流传海内,无负仙灵相赏之雅。七月二十日,江东杨圻识于洛阳军次。
癸亥秋七月,既望夕五更。
客到九江船,波心闻钟鸣。
夜气月已落,晓光星犹横。
匡庐先见日,数峰中宵明。
白露秋草寒,方舟系亭亭。
独行杨柳岸,归步风泠泠。
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
人来烟水间,绿绉不可平。
水窗朝簟凉,隐几待扬舲。
白也须眉古,有若欢生平。
不着宫锦袍,飘然蓑笠轻。
开口诵我诗,弹指扣疏棂。
岸然道姓字,语落天风清。
俄顷共千载,一诗古今情。
古人何犹在,觏止良足惊。
浔阳山水间,此老留神形。
其形非人世,星宫应长庚。
游魂感其类,邂逅通精诚。
宁知李太白,乃识杨圻名。
吾从子美后,而闻謦欬声。
慨叹不能已,怅望心怦怦。
但见山寂寞,江杳冥,白鸥上下天青青。
山高水长无穷极,不知何处寻仙灵。

辛酉春正月朔,清礼部尚书爱新觉罗公溥良自杀于北京,其子毓盛殉之。先是,辛亥冬,清社既屋,公于壬子元旦,正衣冠,北向拜,操利锥自剚其腹,洞中血殷袍裤,昏绝仆地,家人救之,适刺偏左,得药而苏。乃强公迁易州,傍文宗之陵以居。居数年,日痛饮,与人谈不及世事,偶触则泪涔涔下,曰:「我惟缺一死耳。」庚申冬月,公忽命回北京,适岁尽,于除夕祭先人。礼毕,合家聚饮,公忽出酒,遍釂之,先慷慨引数巨觥,次子毓盛继之,家中人饮泣不忍视,盖已知其为鸩酒也。次日元旦辰,毒发,公与毓盛皆暴卒。
壬子元旦门不开,洞腹不殊闻者哀。
辛酉元旦门如市,父子从容相抱死。
父忠臣,子孝子。
东晋惟闻嵇侍中,南朝但有李若水。
忆昔亲贵据朝堂,炙手可热势莫当。
坐引豺狼揖盗贼,囊珠抱玉乃走藏。
但留六尺守祭器,哭庙何人北地王。
臣死何补死奈何,美人如花黄金多。
高台未倾爱妾在,别有人间安乐窝。
京阙烟花宫殿闭,海山楼阁笙歌细。
莫向江头哀王孙,侯门如海桃源里。
庚申除夕乌夜呼,公拜家庙而后酺。
画鸩自引满三爵,笑起遍斟妻与孥。
公子受爵跪曰诺,爷死儿敢怜发肤。
家人绕哭父子笑,高帝子孙常人殊。
东方既白日不出,朝衣朝冠血模糊。
呜呼,党家金帐羊羔酒,彼何其智公何愚。

寿孙师郑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① 平生不喜酬和,尤不作寿诗,以师郑坚索,偶破例为之。
吾邑三百年,五擢南枝首。
康乾全盛朝,王萧并耆耇。
景庙辟四门,陆孙同结绶。
弱冠诵君文,追踪心不苟。
我年二十七,学步亦岂偶。
三人称同时,陆君委畎亩。
海田再见绿,与君交独久
明堂生蓬蒿,天下一袖手。
我欲拔长剑,有鬼掣我肘。
君独本经术,拨乱闭户牖。
读经救大狂,其声作狮吼。
人生贵及物,已足活群有
我以君为师,君亦视我友。
古哀绣其魂,清论海在口。
常造诗史阁,朗咏杂以酒。
诗狂所不吓,酒美强亦受。
惟君近妇人,则我笑而走。
近年我从军,宛洛纷尘垢。
自惭三吴儿,况居二陆后。
爱闻吹角声,入诗清可扣。
童心犹未尽,人或呼我叟。
如龙如凤姿,风华渐老丑。
常恐素心人,欲以责不朽。
平生浩荡心,此时尚否否。
感君惠佳篇,高情动韦柳。
长歌向莽苍,哀音接刁斗。
烟尘塞八表,琴樽犹有耦。
书生福不浅,得天吾侪厚。
啬翁七十一,野王四十九。
约翁五十八,鼎足龙虎狗。
江淮老桂多,同时三枝寿
⑴ 北闱乡试,例以第二名为南七省之首,俗称南元。常熟三百年来仅有五人: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王守烈,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萧若钦,光绪十四年戊子科陆震福,师郑为十九年癸巳恩科第二人,余为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第二人。自戊子迄壬寅,十五年中一邑同时有三南元,乡里称盛。陆君今作古矣。
⑵ 时议废孔,君著《读经救国论》以正之。
⑶ 南通张啬老亦乙酉科第二,近代苏省南元惟君及圻并啬老而三。

瀍上郊居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荠麦绿无尽,夕晖红未了。
客来云木边,林上喧众鸟。
入林叩荆扉,幽犬吠如豹。
门前洛阳山,秀色媚昏晓。
高斋位图书,云卿一室小。
妻子作鸡黍,馀閒事洒扫。
静昼庭无人,箕踞言怀抱。
愿与素心人,餐霞以为饱。

河南由来多匪,近年裁兵变卒,啸聚裹胁,动以千万计。进攻城池,败入山谷,大县名城,失守相继,声势浩大,已成流寇之势,张国威、范明新,其尤著也。吴大将军赫然震怒,癸亥秋,任马志敏、田维勤、靳云鹗、丁香玲为四司令,分区兜剿,范、张相继授首,馀匪悉平,半年而告肃清,民得安枕。先是,贼势蔓延数千里,东接鲁皖,南侵襄樊,西扰潼雒,惟河北仅免,其攻陷城邑,则掳富绅令自赎,民约供给钱帛,则亦得少安。贼掠而徙他县,官乃来,杀贼弗得,乃杀通贼者,于是仇怨告讦,绁绁载道,民恨不得从贼去矣。嗟乎!今而后其免矣夫,作《哀中原》。
贼来复官来,旦夕命如丝。
嗟乎大河南,手足将安施。
近年盗如毛,数数攻城池。
飘忽若风雨,流亡满泽陂。
大郡如临敌,小县闻声驰。
饱掠复他去,空城弃如遗。
狐狸出以昼,貔貅守其雌。
妇女走山谷,老弱化为骴。
千里绝炊烟,午夜无啼儿。
大索良家子,狞笑令纳赀。
赎命妻子切,救子父母慈。
置身刀俎上,悉索焉避辞。
岂不惜倾家,求免虎口呞。
平时聚敛才,驱雀惟恐迟。
此时官何往,哀呼宁或知。
资贼在苟免,犹得留铢锱。
忽闻官已至,民喜忘其饥。
官曰尔通贼,结舌莫置词。
喘息犹未定,俯就狱吏笞。
乱后四壁立,赂赎将何资。
贼来官先去,贼去官杀之。
献俘上大吏,加爵功有差。
贼去已经年,城中何伏尸。
所望父母心,后来乃若兹。
死官不死贼,良民理如斯。
哀哀河南民,尔曷生今时。
尔生不如死,死矣则莫悲。

大风乘黄尘,日色如青玉。
朝闻贼将至,忽若无手足。
闻官杂民间,弃城窜山麓。
东邻富家儿,轻车载钱粟。
贫民安得此,仰天但踯躅。
父病母复耄,妻产儿方育。
何以窃负逃,何以霜露宿。
毋宁死共守,不忍生先脱。
出门复入门,百计惟手束。
日昃寇大至,鸡犬惊升屋。
万众塞一涂,跬步弗相属。
呼号刀火间,狼顾寻骨肉。
妇女啼以群,推挽入山谷。
就中遇故妻,掩面弗敢哭。
稍望烟尘远,归来徒蹐跼。
飞鸟避空城,官舍宵无烛。
百里化为墟,谁能给饘粥。
惨无妻孥累,仅有口腹欲。
纵令存门户,曷以处茕独。
不如从贼去,或免沟壑速。
平生礼义心,不敌冻馁酷。
怀刑有本性,无业或一夺。
亦知同归尽,哀哉不可赎。
执贼得其情,无言但颦蹙。
自云苟活多,涕泣就桎梏。

碧落无人迹,其年不可记。
先生飘然来,高咏出天地。
太室五岳长,诸峰儿孙位。
飞鸟翻在下,星辰避其纬。
六合平无山,莽苍恣睥睨。
南临箕与颍,渊穆高风厉。
北瞰京索间,苍然思刘季。
大风吹广武,浩浩但云气。
虎牢极崤函,东西束形势。
落日坠关塞,丹黄邈寒霁。
地形如波浪,鳞蹙甚微细。
遂有凭陵心,因之以为利。
荒哉寸土中,浩劫几沦替。
天险初何心,毋乃亦人事。
逐鹿走中原,今昔势则异。
中原如指掌,默默一俯视。
自昔河洛间,往往异人至。
英雄已如尘,日月犹未睡。
人类居土地,含生无二致。
如鱼在天池,彼此何相制。
独富兼众养,自雄夺彼贵。
才智祸群愚,固拒复深闭。
私心除异己,美名窃共卫。
一土国万千,岂曰造物意。
悠悠成终古,扰扰自今世。
莫穷性命源,何取运会义。
悲欢殊多事,生杀亦何为。
千秋一蟪蛄,万里一蝼蚁。
天命何不言,静观任自毙。
搔首问真宰,开辟或非计。
逆溯盘古前,两仪几兴废。
是知造物权,莫自穷其际。
大造本不造,其命受有自。
虚霩生太昭,思之不可议。
大悲从中来,亿万审一二。
气化莫或逃,矧兹形色类。
孤情吊宇宙,扪石但歔欷。
天风微有声,肃肃吹清泪。

终日缘青冥,攀跻到中岭。
月出绝壁间,万象森俄顷。
黄昏谷风盛,石上乱枝影。
危梁尺有咫,蛇行不可并。
其右万仞涧,其左石压颈。
失足探微茫,破胆缒纤绠。
勇退良独难,苟免亦云幸。
先生顾我笑,腰健气则猛。
悬崖呀洞窟,上下绝援引。
移时恐惧已,反爱岩壑靓。
暂解粉身忧,狂呼出酒茗。
危坐仰山月,夜久转孤警。
俯瞰身在天,上视身在井。
中宵悬冰壶,风息光更炯。
人影万石间,松雪崩衣领。
语罢万籁寂,意与太古静。
俱言碧落寒,朗咏空山迥。
寒辉入石室,共兹清夕永。
百里明野火,悠然望箕颍。
斯游险为贵,事过亦迁境。

晓登轘辕关,远见缑氏岭。
天下皆云海,彩翠媚孤顶。
日出水山寒,人来松雪静。
计程四十里,烟雾亭午靓。
山田冬已绿,绝顶乃万顷。
徘徊伊洛间,形势列井井。
子晋与王乔,问之鲜要领。
云有笙鹤声,往往闻夜引。
拾级登仙台,敌峰压四境。
嵩高与少室,其气入关尽。
寒辉不可数,叠嶂相与永。

吾思孟浩然,夜静清兴发。
积雪堆青天,开楼醉寒月。


共22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