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2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客去归西园,灯火散芳树。
绿窗拥红衾,花睡人不语。
月白春夜清,微风落红露。
烧烛照高枝,徘徊苔幽处。
爱看美人睡,莫惊花梦破。
精诚感真宰,连朝无风雨。

三十气如虹,四十塞其向。
两目生芒角,暌暌烛万象。
运会与进退,德力私度量。
与君论当世,醒醉莫名状。
我方弱冠时,裘马恣佚宕。
京师盛俊彦,著述相馈访。
稽旧搜古心,审今揣新尚。
丈夫重事业,初不薄卿相。
大人守南郑,西征侍节仗。
感时形胜中,怀古秦汉上。
名山与大川,雄奇敌吟唱。
快哉秦楚游,遂令文字放。
长揖入郎署,交游略卑亢。
五载三迁调,公卿有资仰。
人称不羁才,礼法救倜傥。
浮槎入南极,斗牛得依傍。
七洲云水深,百蛮烟火壮。
有时观山海,其气始浩荡。
此地多豪杰,往时数霸王。
我来问父老,遗恨满风浪。
高堂张碧纱,粉壁图溟涨。
仙羽和笙镛,秀木接帏帐。
春洲风月高,秋海鱼龙荡。
浓睡翻波涛,清诗洗烟瘴。
辛亥冬十月,帝以天下让。
恸哭过南海,谢时事奉养。
幽幽石花林,春色自天贶。
老母爱景光,细君备酒酱。
穿径花竹密,面圃桑柘盎。
滤药入清池,曝衣满花桁。
子孙环而嬉,喜笑杂歌吭。
始知意志消,乃觉宇宙圹。
前年哀风木,从此永悽怆。
平生爱君亲,茕独今安徬。
丁兹玄黄厄,宁免池鱼况。
频闻假斧柯,徒以辱大匠。
出处讵微细,寂寞理无妨。
云雾久闭塞,阴阳不消长。
非杀不止杀,其理或非诳。
谁其人之雄,按剑起而创。
人生误读书,为相不如将。
同光国步移,纲纪犹条畅。
重文复轻武,百辟效忠谅。
儒臣握兵符,用命不敢抗。
宁非雨露深,无乃雷霆闶。
士林矜气节,冰雪沃肺脏。
致身由文章,用心无觑妄。
安详得名器,久而负时望。
岂曰无奸佞,诛锄厉惩创。
风俗有时疲,廉耻以为谤。
犹收规随美,实由缔造当。
宫门疏谏书,枢密得閒旷。
朝士歌退食,农夫安耕饷。
致此岂偶然,有术靖嚣攘。
乃思庚子前,礼失道未丧。
煮酒论今昔,有泪滴清酿。

三载伏畎亩,时贤音问稀。
閒閒安仁宅,清夏长掩扉。
碧流萦林薄,高柳大十围。
手持白团扇,散发延清辉。
新月水光夕,暮雨荷气微。
清童侍左右,谈笑霜雪霏。
当境了物我,方寸息是非。
始识静者虑,安闻当世讥。
所惜鲜佳客,独乐与众违。
凉风入我怀,思君如渴饥。
高咏抉云汉,赠我皆珠玑。
故君不能忘,知音宁可几
饮冰愧高节,观川忘天机。
百世想风采,况余接音徽。
含情望京华,北斗心所依。
答诗寿君子,再拜祝芳菲。
赤脚踏明月,焚香云满衣。
⑴ 君《感逝诗》多眷念君国之篇,又倡瓶社以吊松禅老人。古心高谊,可风世矣。

晨起入破山寺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凌晨出北郭,随山行百曲。
杂花被清雨,泱漭漫溪谷。
旭日上寺门,花气涨野屋。
幽鸟十百千,嘤嘤在木末。
飞鸣掷高翠,上下乱深绿。
苔露湿芒履,岚气润衣服。
佛殿僧上香,馀烟散松竹。
羡彼山中人,永言悦心目。
题诗继常建,千秋想芳躅。

凉飙吹长薄,宵虫鸣四壁。
三载别上都,伏枕卧江国。
广池云物高,幽藕露华白。
北楼湖气澄,夜见秋山色。
高咏心魂清,玉宇今何夕。
缅怀汤山游,胜会携阮屐。
俊侣多嘉彦,载酒快登陟。
夜游温泉宫,秋月动泉脉。
残荷乱废殿,野水移画鹢。
半陂纯浸山,诸峰静默默。
岩翠润衣裳,汲泉踏白石。
孙公发清吟,袁侯横玉笛。
周杨斗险韵,佳句寿幽僻
抚兹候令同,风月似相识。
宋玉善悲秋,向秀感宿昔。
出门思故乡,僻处思京掖。
平生抱幽怀,所触斯忧惄。
会当轻千里,与子续陈迹。
⑴ 丁巳七月,寒云约游汤山,宿行宫故址三日,孙慕韩、周立之、杨璱君皆有诗。

秋闺怨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清月出东岭,移时来寝扉。
美人隔秋水,脉脉见幽辉。
独坐户庭久,起窥河汉微。
千家共此夕,几处湿罗衣。

林下多清娱,佳日陟北岭。
登高望大江,幽怀同一逞。
暮雨洗众山,新月上万井。
樵人杂牛羊,下来迷绝顶。
童稚候门庭,仆夫息驰骋。
花竹生夕明,松萝满清影。
如鱼在荇藻,鱼动荇藻静。
归来话山色,云气在衣领。
偕隐心物外,何妨庐人境。

玉兰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黄莺夜叫星辰出,玉箸金樽满山石。
愚溪酒筹主人醉,金谷春深客吹笛。
仰看积雪撑青天,坐觉清香坠百尺。
夜深烧烛写清诗,玉树无尘春月白。

剑门逼斗牛,入夕过西岭。
雨中星月微,松下衣裳冷。
幽犬吠云根,春山乱花影。
诗为流水声,心与太古静。
未妨在人间,隐几天下定。

当涂江上山岧峣,宣城山下江萧萧。
暮云不动楚天晚,江月飞来宫锦袍。
同舟三百人,逸兴何须邀。
气盛小洞庭,张乐临寒涛。
玉宇捲片云,微波如织绡。
清辉照席上,丝竹哀且豪。
起舞弄清影,醉呼争嗷嘈。
一客出长笛,众乐停不嚣。
豁然如裂帛,其音穿层霄。
众客起四顾,月小青天高。
群动屏其息,咳吐闻泬寥。
其时过天门,绝壁束江腰。
天开石亦破,水急风吞潮。
草木寒更绿,江国秋气骄。
老渔尽惊起,清猿背岭号。
馀音落中流,曲终回风飘。
冯夷出其耳,鲛人泣琼瑶。
愁令迁客集,魂是孤臣销。
我悲曲中人,此路去飘摇。
国破家何在,水乱山迢迢。
艰难度关塞,呜咽荆襄遥。
风物都未改,伤哉帝图消。
太虚本无境,万象亦徒劳。
人生易得惟风月,佳晨胜迹偶相遭。
落笔有诗满樽酒,便须不负谪仙来相招。

我也飘然来,与我偶相值。
万象已在囿,百年守一宅。
欲游八表外,郁郁不得出。
太虚本我体,今也忽隔塞。
白骨埋红尘,不知经几劫。
北邙有姓名,摩挲土花碧。
而我今忽在,他时今亦昔。
我观锦绣中,骷髅如雪白。
因以争富贵,谥之曰功绩。
区区受荣名,殷勤托方策。
似闻槐南战,未竟岩下弈。
宇宙有时尽,一钱皆不值。
何况庐舍中,主人已如客。
江国春多寒,夜静似太极。
梦入山水间,所向皆绝壁。
举头云忽破,寒月照松雪。
清风时有声,微雪坠松隙。
披衣出云背,青冥通一息。
山中一老人,苍然坐白石。
问之笑不言,授我书一册。
既醒乃更悟,其书何必得。
其人非他人,何竟不相识。
虚霩生太昭,六合我踪迹。

浔阳江楼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浦溆苍茫外,登临落照中。
江城生草木,天远春蓬蓬。
客路愁逢雁,归舟畏改风。
名山常独往,万一近支公。

花木房栊梅竹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① 己未十一月,新居内室落成,颜曰「花木房栊」。夫妇手种梅竹多株,今皆活,喜赋。
人生富贵必取辱,何须甲第连云矗。
人生及时行乐耳,安能牵萝补茅屋。
我乡山水甲吴郡,山色湖光绕西麓。
潘岳閒居赋面城,渊明归去理松菊。
楼居新筑二十楹,广庭百弓杂花木。
林下未脱脂粉气,妻种红梅我种竹。
岂无劲节凌云霄,自有红妆伴幽独。
高窗大几书万卷,君子美人俱拔俗。
男儿所贵能适意,牛衣何堪供双宿。
少陵江头亦太苦,床上屋漏毋乃酷。
党家金帐原不恶,风雪之夜煖诗腹。
两行红粉侍修史,宋家乃亦屏围肉。
是知富贵亦能清,未必寒素便不浊。
平生品藻原自知,弃材人誉丰年玉。
刘樊中岁早偕隐,莫待头童与齿秃。
荷锄种花岂得已,今世何世宁非福。
春韭秋菘谨祭祀,扫地焚香供佛竺。
后房清肃绝姬侍,但闻鸟语伴儿读。
天寒索笑拥貂裘,细雨寻诗擎红烛。
客来酒食谋诸妇,饭抄云子清茶熟。
安乐窝中气如春,言笑于房缭而曲。
幽人居之利贞吉,寿且康兮无不足。
有钱当再买青山,早晚李愿得盘谷。
平明日出见房栊,掩映花红绣帘绿。

春雨游北山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千山不见人,春雨断人迹。
梅花出粉墙,应是隐者宅。

宽上人赠宝岩杨梅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郭三四里,林闾依翠巘。
水木自明瑟,新蝉鸣以远。
经尽云树村,豁然水田岸。
路尽闻泉声,探幽来法苑。
潭影见夕岚,幽照出以返。
林间杨梅熟,兹峰有名产。
山僧出林迟,采摘筐筥满。
云味胜荔枝,可医诗病懒。
先人嗜家果,羊枣敢自款。
归来荐寝几,焚香青山晚。

七夕游仙诗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辛酉七夕,梧雨微霁,星月荧荧,我妻因感子仪银州见织女事,陈瓜果拜而祝之,欲为我致富贵寿考也。戏作《游仙诗》五十韵。
秋色夕乃佳,灭烛开轩楹。
桐间捲幽帘,人影花纵横。
疏雨吐山月,夜光生银屏。
洒扫苔竹静,仰视星云明。
天上有佳期,想像回云軿。
言感牛女事,弥增夫妇情。
妻拜乞受祚,我诗祝仙灵。
夜梦化青鹊,翱翔身骨轻。
云霄一羽毛,长风御之行。
渐与碧落近,远见红墙萦。
耳背声潺湲,徐闻西流倾。
河鼓遥相望,天水光潆潆。
上界无云气,万象皆澄清。
恍惚龙虎车,缥渺鸾凤笙。
环佩下天街,步虚声泠泠。
群从艳如云,香烟霏琼英。
仙乐响高寒,中流忽一停。
天孙顾我笑,有语细如笙。
世莫知尔贤,前身成武丁。
道穷能安详,帝鉴尔意诚。
有命脱尔困,碧纱笼姓名。
赐尔富且贵,赐尔寿永亨。
臣圻惶恐对,一身何足荣。
不愿独富贵,愿帝哀苍生。
沙虫满原野,螳雀酣战争。
赐臣天河水,挽之洗甲兵。
朔方久苦饥,吴楚洪水乘。
其民化鱼鳖,竭泽犹罟罾。
臣请解倒悬,及今五谷登。
赐臣饮渚牛,助彼大地耕。
乱国在割据,亦既曰贯盈。
不闻受天诛,祸乃及良氓。
愿为乞微命,勿使玉石并。
赐臣千牛剑,挥之绝乱萌。
臣妻亦有言,世风薄幽贞。
红妆化为妖,龙嫠及于庭。
惟神司壸仪,纺绩垂懿型。
是宜投豺虎,勿使留恶形。
愿赐洗车雨,一濯秽德腥。
所期家国安,击壤歌丰盛。
富贵臣请后,雍容观政成。
共与天下人,长生享太平。
天孙微叹息,咨尔言可矜。
天门䭿荡荡,为尔闻帝廷。
臣退稽首谢,肃衣趋青冥。
归来自八表,飞飞宇宙青。
回头望九霄,侧耳时窃听。
鹤驾去已远,云璈不可聆。
天风从空来,太虚微有声。
下视海山晓,残月飞江城。
江城千万户,众睡我独醒。
起窥云汉间,耿耿明双星。
妻言水精枕,亦闻天鸡鸣。

踏月入秋山,古寺松萝深。
夜色见海绿,苍苍万古心。
草虫鸣幽殿,丹桂发遥岑。
宵游不以烛,从者进鸣琴。
洲渚若秋雪,岩谷回清音。
忽忆东山游,抗怀梁父吟。
有客似希逸,何须访山阴。

过宣城江怀古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轻舟过宣城,断壁天门开。
青山两岸高,清江从中来。
江流白如练,风月清可哀。
参差猿啸起,迢递渔歌回。
缅怀谢玄晖,北楼安在哉。
世无李青莲,谁为倾千杯。

夜登北峰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秋山清雨后,松月殊佳哉。
今夕好风色,乃无馀子来。
惟无馀子来,令我心颜开。
青童知我意,临江洗金罍。
当众不能饮,独酌倾百杯。
江枫落明月,秋听清可哀。
我意与众殊,猿鹤应不猜。

西游篇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大江天上来,吴楚划其腹。
西寻黄鹤楼,高帆饱十幅。
霜清天欲高,山叶红未秃。
扁舟吞洞庭,虚碧扪可触。
月白江风明,洲岛夜犹绿。
荆州之域多大山,百里千里一起伏。
昆崙蹀躞来中原,屡昂其头伸其足。
抱江东趋入于海,见首见尾争相逐。
中间浩荡蟠岷峨,抑郁过巴蜀。
入楚乃大放,如水奔平陆。
其气捲地来,不复受拘束。
匡庐以下忽他顾,南走大庾探荒服。
江之下游气之馀,金焦虎邱渺一粟。
何物拳石享大名,五岳归人笑以目。
山川亦有幸不幸,一经品题得奇福。
从来处士盗虚声,君子视之徒取辱。


共22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