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7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惊湍奔箭急颓龄,京洛名门有典型。
从古仙娥临下界,天教萧史配娉婷。
三更戍鼓排严帐,咫尺波涛隔桂舲。
一点灵光试卷里,绣针挑起化飞星。

去梧州作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传呼鹦鹉叩琵琶,载得佳人过若耶。
地近绿珠犹有井,天怜红玉不知家。
锦波洗尽含泥玉,宝帐迎归薄命花。
一舸暂分三日路,隔滩原不算天涯。

其二
七言律诗
感时清泪落筝琶,消尽英华抚莫耶。
中寿百年能几醉,芳春三月尚辞家。
翠鬟夹路迎桃叶,红粉下帘开柳花。
不是豪情赋团扇,欲凭惆怅遣无涯。

万峰束笋破青冥,上尽丹梯倒建瓴。
玉虎转轳牵栈石,铁犀悬缆度空舲。
东风细雨过寒食,春水新波涨驿亭。
画岭画溪兼画舫,更铺金屑映芳龄。

阳朔舟中寄刘谷怀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武慎勋名照百蛮,我来访古悼河山。
桓文霸业埋芳草,景武功臣继将坛。
纵酒须教三日醉,尝羹先遣两姑欢。
雍门古调无人识,不遇钟期莫便弹。

太湖三万六千顷,我爱包山农丈人。
鸦步丹霄联彩凤,先回海岳下麒麟。
早闻嘉誉腾鞮寄,注意工商靖塞尘。
铁马金轮开运会,本朝气象此更新。

其二
七言律诗
开府宾阶长绿钱,惟馀湜籍鬓毛鲜。
今看沧海横流日,不是黄龙痛饮年。
北海衣冠大和会,西堂杯斝小游仙。
衡阳观察真宾雁,北去南来也自怜。

无着天亲似兄弟,灵山会上有缘来。
翛然萍水聚还散,几度沧桑吁可哀。
公府门中馀鸟雀,道人脚底起蒿莱。
九重寒秀无人问,独抱孤怀待早梅。

其二
七言律诗
道经真得方为得,妙不宜言且莫言。
聊欲弦歌觅三径,早逃风月闭双门。
旋天转地人如海,好武求仙梦不存。
打叠閒缘归澹静,雷声半夜起天根。

其三
七言律诗
凛凛朔云吹广陌,锦袍不暖况无衣。
穷猿择木原非计,海鸟向人先有机。
去国芙蓉伤楚些,辞家孤竹食周薇。
若逢霸府询愚贱,但道明时相见稀。

黄鹤仙人击寥廓,碧鸡驿树指哀牢。
莽苍三适似餐腹,阿育四轮方驾尻。
醉草应添新醉草,征袍仍是旧征袍。
蛮方万里皆分虎,羡尔先被楚复陶。

其二
七言律诗
垂鞭南牧穷天尽,洒涕东瞻蹈海乾。
胡服不甘探雀鷇,连环捶碎悼龙鸾。
延陵奉使衣披纻,苌叔违天碧化丹。
双鲤石华镌上国,汉城冤雪夏犹寒。

其三
七言律诗
欲引南能学西笑,宗雷讲席起冲波。
谁欤稷下折黄鹞,逝者青城骑白骡。
晚共师涓悲濮水,老忧金狄卧盘陀。
遥知匹马移兵地,春色长临赌咒河(君为南学会长)

其四
七言律诗
郎潜自昔伤华发,今日班生艳此行。
洱海舆人歌粟袖,陶亭吉语协茅璚。
岸花送客愁千驿,堤柳言离抵十城。
好去山衙听铜鼓,莫忘诗社洛钟声。

坐常朝班口号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晴开紫禁引仙班,花气馀春忘晓寒。
能赋谁工鹦鹉笔,看人新换鵔鸃冠。
八方无事军书省,九处堪疑乡梦阑。
且喜阳和布新令,麦成茧熟慰天颜。

书蜀中事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西风独上牡丹楼,倚槛芳华共水流。
雪岭愁侵身毒马,铜仙空泣魏官牛。
雨中酒气来天上,汉外星文动益州。
父老莫疑求蒟酱,定秦何至刻吴钩。

陶然亭薄暮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节序惊人不可留,网丝檐角见牵牛。
寒砧和笛同清响,玉露兼风作素秋。
京洛酒痕消短褶,关河幽梦落渔钩。
雄心绮思成双遣,拼得红香委暮流。

发桂林作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海水群飞沸冀州,军书铁剑压衣韝。
风云助我飘姚气,戎马从兹汗漫游。
再造元黄新日月,义深君父古春秋。
安排不恋人间乐,血泪先随癸水流。

踰兴安抵唐桥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秦代雄州拂曙河,滩梯三百六盘陀。
但看柳外南人返,忍见榆中北雁过。
野戍有烟侵碧嶂,废城无堞蔓青莎。
今宵已宿湘原地,不是题桥是枕戈。

石濑溅溅响若雷,缝螭骧首踏波来。
满河桃浪妒颜色,一朵火云扶霸才。
岂有衣香惊魏殿,更无团扇过章台。
要跨金埒横门道,待我勤王赐宴回。


共27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