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5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古风(续上)
故人罢官归,水月同襟期。
秋声了不闻,如僧退院时。
坐石鸟下树,叩槛鱼出池。
夕阳没荒城,归去无人知。

风吹青桂枝,石径何袅袅。
言登千人坐,放眼阅清晓。
片月尚楼角,初阳已塔杪。
香殿上盘旋,飞梁俯幽窅。
两崖裂秋碧,椷剑天影了。
直卧古树深,倒听坠叶小。
地胜忘羁游,心清绝魔娆。
故人此为别,益我回肠绕。
遥知陟层颠,云帆在缥缈。

九龙之山山九峰,峰峰晚秀凝云松。
我见青山辄心喜,青山见我如为容。
廿年来往梁溪道,可怜不见青山老。
茧纸题诗此际同,竹炉煮茗当时好。
三面看山暝色催,旧游零落使人哀
依稀第二泉边路,半在苍烟落叶堆。
⑴ 昔年惠山主人汪上舍青渠王吏部蒻林俱已物故

天公惜重九,昨雨今朝晖。
出郭有成约,小筑傍禅扉。
兰𨶶一弹指,密林翠四围。
刁调无罢风,将作焜黄飞。
抚时共清欢,几榻含幽微。
慨然想陶公,妙画犹依稀。
如诗枯而腴,相者空举肥。
采菊荐一卮,愿为公白衣。
俯仰千载下,人事多纆徽。
此中有真意,非公谁与归。

① 在扬州城北宋太祖征李重进驻跸于此敕建为寺
淮南访古难尽论,出郭坦迤马可奔。
忽闻寺擅大宋号,一林黄叶开祗园。
当时李氏此重镇,雕青天子宅相尊。
病龙上升帝命改,战功犹忆超何樊(樊爱能何徽)
比肩事主赵点检,肯为泥首延朝昏。
亲征致烦黄屋驾,禅枝更阅七萃屯。
残碑卧地字暗摸,颓垣掘断无三门。
山僧去后佛火灭,馀愤夜照荒燐痕。
欧史不书韩瞠眼,议论谁复能归根。
圭斋别立三臣传,大快人意釂满樽。
房陵半㐲瞥眼见,陈桥一诏随风翻。
圆通寮中袒背字,重围何术能腾轩
莫言幻境等空寂,纲常足以扶黎元。
⑴ 赞宁续传载云开宝末江州圆通寺旦过寮中有客僧将寂灭袒背以示其徒有雕青李重进三字

渡江已一舍(鹗),入港逢三叉。
树隐塔突兀(玉井闵华),帆转山谽谺。
鹭影过秋水(鹗),鸡声隔芦花。
斜阳半峰色(华),小泊依人家(鹗)

沿流望伞山,亭亭行舻首。
疏云羃其巅,零落古渡口。
清月出复翳,风灯照衰柳。
平生江乘梦,三叹未曾有。
人语潮生时,鸡鸣霜落否。
辗转候天明,披烟偕胜耦。

诸峰围圆天,青苍不容罅。
广涂入香门,正殿俨云架。
有怀明徵君,高躅久代谢。
山灵收积雨,松风本无价。
东岭鸟道通,一一嵌精舍。
涧泉杖底鸣,苔龛石面亚。
遐哉齐帝子,佛事壮堪诧。
维时秋冬交,黄叶满衣下。
似曾识前生,肯负双不借。

初为栖霞宿,孤月似留客。
裴回出东峰,已觉林际白。
共坐疏松阴,满地横画格。
山深风早寒,诸天去咫尺。
倚杖闻微钟,瘦影写岩石。
默数清境最,迥与下界隔。
长啸猿鸟惊,今夕是何夕。

朝光蔽深竹,阴生西谷西。
细路仅一线,旁有百尺溪。
岌岌石相倚,其色苍而黳。
岁晏水脉断,不见下饮霓。
高岩藓蚀字,漫灭二徐题。
谁为啖名者,更凿青云梯。
取道中峰半,俯视众岫低。
峰腋松雨来,江光忽凄迷。
讵敢惜沾湿,明晦态不齐。
策勋木上座,绝险相提携。

① 唐高宗御撰相王府侍书高正臣奉敕书
居士八辞徵,异代动帝王。
侍书笔有神,磊落载天章。
商略拓翠墨,用实归时装。

隋文遗浮图,石函瘗云峤
下镌佛涅槃,绘事顾陆肖。
奈何完颜军,缺落付劫烧。

引杖试灵源,暗笕通积霤。
仰出石莲花,珍池似阿耨。
我来为品题,清寒不可漱。

偃松列如幢,层累得殊胜。
二分趾外垂,伛偻上危磴。
初日照金容,高下眩难定。

霜风放严晴,堕叶雨无极。
隔篱礼磬声,不改翠微色。
揖客登僧楼,转觉岚阴逼。

蔓壑一枝水,远自中峰吐。
隔竹鸣佩环,绝忆柳州语。
僧房静夜闻,月来风起处。

言寻白乳泉,皋卢未携至。
不见试茶亭,空留试茶字。
犹胜徐十郎,山前设茶肆。

精庐黄叶中,閒以修筠裹。
般若本非台,蒲团销七个。
乞我佛前灯,中宵吉祥卧。

绝径上厜㕒,劖削无坚顽。
一□横舄下,南宗著色山。
高空指飞鸟,远自蒋陵还。

澄泓浸山腹,天影露半圭。
传闻初开日,雪色饮伊尼。
谁知临淮侯,兴与桑苧齐。


共45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