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3,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
七言律诗
吾人为学学为人,要学为人莫远人。
耳目聪明今现在,言谈抵对更何真。
此时岂属修为力,当处无劳说梦频。
识得便从如此去,康衢击壤做尧民。

其二
七言律诗
感慨千年绝学来,徒将影响自疑猜。
悬思妙悟翻成寐,更说真修转属乖。
万里只从跬步去,六经都把现前该。
平平是法无凡圣,直向羲皇未画开。

其三
七言律诗
无圣无凡无不同,希贤希圣错施功。
身心背戾从兹起,梦觉纷纭何处通。
云物浮游山自定,江流荡漾月还空。
半生学道吾何有,只是当年未发蒙。
⑴ “山”,道光本、光绪本作“天”。

其四
七言律诗
一样风光处处同,谁因彼此自分封。
既知飞跃皆吾性,却为愚柔有别功。
气质标题原宋语,诚明色目自中庸。
中庸宋语都推却,半夜声来何处钟。

寿张阳和先生 明 · 杨起元
七言律诗
菊蕊方收梅未开,群阴尽处见阳回。
两间窍妙谁先觉,千古真诠属圣才。
删后我惭巴里唱,画前君见伏羲来。
殷勤最有衡阳客,多助南山献寿杯。
⑴ 寿册乃先生门人曹金简所制。曹,道光本、光绪本作“曾”

友人酌罢口号 明 · 杨起元
七言律诗
一樽寒雨拥寒襟,笑语今知契分深。
千古孰论无畏志,万金难博不疑心。
空烦鞍马归泥滑,独眺檐鸦下晚林。
嗣后可能念真率,不妨乘兴抱瑶琴。

朝辞丹陛出幽燕,暮宿天雄易水前。
明主千金求骏马,词臣四牡向炎天。
盈畴禾黍忻迎旆,满目流移喜受廛。
但得仁贤济饥溺,不妨霖潦泥鞍鞯。

驰驱本为求贤出,况有英贤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觉羽翰轻。
亲闻远役欢嗟意,友在长安离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济,肯教疏浅负皇明。

万仞罗浮海上山,飞云杳霭有无间。
陆沉漫自金门署,双起看君玉笋班。
二石楼前云气满,四贤祠畔月华殷。
年来欲试丹砂诀,迟我移舟海石湾。

匣中雄气斗间横,此日天教剑浦行。
抱负肯输周造士,衣冠聊对鲁诸生。
九峰郭外光风碧,百角楼头霁月明。
绝学正怜君姓李,好将吾道溯延平。

寄林閒云道学 明 · 杨起元
七言律诗
閒说閒云好是閒,一毫名利不相关。
声希点瑟谁同调,乐寄回瓢老未阑。
濯足悬流回凤水,振衣千仞落韩山。
乾坤只眼还千古,自管寻常破笑颜。

猛省吾忧那可宽,仅从弥月对君欢。
沉疴始蓄三年艾,萌糵犹寻十日寒。
朱火炽然秋顿改,玄冥瞥尔岁将残。
兴言欲藉同心力,一拟挥戈日未阑。

其二
七言律诗
天地生人果有初,眼前无欠亦无馀。
六经本是吾家籍,大学原非孔氏书。
莫把陈编求影响,须从感应契鸢鱼。
此鞭不着应难到,珍重良朋念日居。

其三
七言律诗
愿学由来的有传,吾今安敢负前贤。
为山只合无亏篑,弃井多因未及泉。
利欲久拌遗俗累,身心真畏愧苍天。
试看列国栖栖者,岂得凝神便晏然。

其四
七言律诗
宇宙群生各自成,何须思虑苦萦萦。
性通形色原无外,诚合天人为有明。
漫笑玄宗称绝学,休排禅教说无情。
请君试把中庸会,何事笃恭天下平。

其五
七言律诗
克复为仁不易裁,真机浑似地中雷。
幽阴魑魅即时尽,端正乾坤一旦开。
好把图书看论语,莫将原宪作颜回。
天根月窟缘何事,可是尧夫亦到来。

其六
七言律诗
为学休将奇特观,夜须眠睡昼须餐。
但图会里订盟约,不要门前竖刹竿。
荡荡平平皇极理,明明白白善心端。
画蛇只恐仍添脚,前辈应须尽手看。

其七
七言律诗
天道惟诚不用疑,却须人道始诚之。
欲由人道归天道,应使先知觉后知。
赤子良知原不虑,圣人中道即何思。
此机日用人人是,认得真时更是谁。

其八
七言律诗
识得真心不用澄,习心封固却多层。
求方谁误医无妄,知过无忧寡未能。
眼里岂容金石屑,心头难挂是非藤。
请君内照时时省,若也方人是病徵。

寿陈母八十 明 · 杨起元
七言律诗
君家兄弟各委蛇,寿母兹晨献寿卮。
乐并埙篪承䌽服,恩隆金紫照瑶池。
堂前稚子将雏戏,阶下繁花簇杖移。
定爱园林多种竹,年来频看长孙枝。


共73,分4页显示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