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6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当今写鱼谁第一,安福刘郎募俦匹。
父子同为供奉官,等閒不下丹青笔。
刘郎写鱼如写人,想像天机精入神。
云雷惨澹真宰戚,波涛汹涌阳侯嗔。
令君何从得此轴,咫尺江乡夺人目。
鼓鬣扬鬐势欲飞,金甲光芒三十六。
渚蒲水荇交沄沄,浪花滚雪腥风闻。
变生头角在俄顷,虾群鳝队空纷纭。
濠上老人不可作,与鱼相忘识鱼乐。
刘郎此趣堪敌之,坐使龙门在高阁。
君家子姓能读书,钓鳌有日光门闾。
手分铜符佩金紫,定应不愧刘郎鱼。

予会谱于南山婺源沙阳宗人有用泰者自言其九世祖尧彩府君常创梓源青山两书院以教其族其后两子联中贡补事载家乘今书院废已久用泰盖有复兴之志其归也并求予言因作古诗一章畀之
泠泠梓水源,郁郁青山趾。
中有两书堂,如鹄东西峙。
为问作者谁,吾宗有先子。
当其全盛时,纷纷集多士。
弦诵出林樾,灯火照墟里。
固将希圣贤,岂独事青紫。
两雏得联升,家誉亦腾起。
自从兵革来,家业已中燬。
人民嗟久非,山川幸良是。
云礽今复兴,白日盛桑梓。
昂昂用泰君,志可延世美。
朅来南山中,相从订家史。
派分沙阳房,源共篁墩祀。
乃知文庆深,流泽耿未已。
堂构非侈观,诗书乃末技。
绍述或有托,尔祖为不死。
勉旃君后人,藏修自兹始。
野钱穷一卮,山行费双履。

堂上何人专一乐,华扁浓书照林壑。
再世弥甥得考亭,千年谱系通伊洛。
家学渊源有自来,固应子弟非凡材。
三时不违甘旨入,连枝有合荆花开。
此意宁知轩冕重,家政成时亦堪颂。
静阅遗编师古人,前有君陈后张仲。
五岭巍巍高入天,婺水汨汨东成川。
故家想像三叹息,因风为赋名堂篇。

南山寺者先尚书少保襄毅公之坟庵也长老性空行年六十性质朴而喜勤苦家生子惠净礼之为师兹岁之冬十月二日实性空始生之辰惠净作寿星图以寿之而请予一言予观寿星在天为长庚在地为后彫难老之木在鸟兽为鹤为龟为鹿为猿在老氏为仙在释氏为无量寿佛惠净之爱其师可谓笃矣予因为下一转语识者见之幸无以予为儒名而墨行者哉
我闻西方极乐囿,获登彼岸真非偶。
三千大千诸佛子,中有一人无量寿。
佛言我教本寂灭,有不是无无是有。
汝寿无量何以故,一点光明终不朽。
光明一点有明暗,白牛便向恒河走。
无量寿者合掌言,我今不净亦不垢。
跏趺坐阅人间世,不用寒山竹笤帚。
南山长老有性空,五蕴一生能自守。
南山有石解点头,试与对之相夘酉。
针头之性空不空,大笑一声狮子吼。
我观性空老不衰,本来面目无妍丑。
朝暮一盂脱粟饭,五味筵中不挂口。
春冬一领百衲衣,五色场中无掣肘。
性空尔能不空性,六十年光不为久。
无量寿者诵一声,甲了还丁子还丑。
灯灯相续不空过,永作南山住山叟。
我今已作逃禅客,问尔哑禅能答否。
无无无量亦无寿,白莲社中桑落酒。
无量寿佛何有哉,劝尔波罗饮三斗。

阴风萧萧吹发寒,老馗夜踏山雨残。
恨生不作中执法,誓死肯负唐衣冠。
骊山梦破一回首,上帝毋烦六丁走。
魑魅都归鞭策中,嬴得骑驴袖双手。

往哲去已远,遗范存典册。
居然山斗尊,景仰斯有获。
多君浙西彦,揭榜示鞭策。
一善思服膺,微言亦探索。
持循苟弗已,渐可窥道脉。
或堪凤腾咮,何止鹏奋翮。
云为一愆期,名实坐难核。
悠悠圣狂分,忽忽天壤隔。
勉哉好德人,毋遣中道画。
希颜与学孔,千载后贤责。

一节已云寡,联芳良独难。
伟哉程氏妇,挺此三琅玕。
朅从夫子亡,矢死为孤鸾。
梯也谢膏沐,姒也捐罗纨。
空闺窅无人,号恸摧肠肝。
庭乌助其哀,比邻辍其餐。
抚婴尚自苦,独处尤悲酸。
人生几何时,日月如流丸。
长者遂白头,少者颜凋残。
不见昊天广,但觉春风寒。
乃知帝降衷,本固不可刓。
滔滔东逝水,足与回狂澜。
愿言冠屦子,勿作偷生安。
如此巾帼人,输彼一寸丹。
长令天地间,凛凛节操完。
我非刘更生,闻之坐长叹。
谁当传列女,千载名弗刊。

枫桥岸侧鸡乱鸣,枫桥水边舟欲行。
老稚欢呼吏人拥,云是刘侯朝帝京。
刘侯爱民如赤子,三岁大朝今岁始。
循良定作好诸侯,清白曾夸真御史。
枫桥之水来吴江,刘侯惠泽如水长。
王程有期不可挽,起舞再进黄金觞。
明年二月春满野,一路垂杨翠堪把。
焚香结䌽预相期,还向枫桥候车马。

假宿胥门驿,竹扉常反关。
时登屋角楼,望见吴中山。
居然石湖里,隐映如一寰。
繁华久销歇,流水空潺湲。
闻说古郊台,犹存兰若间。
无由策杖入,借此半日閒。
孤怀坐成晚,浮云自东还。
注:石湖治平寺故有道园学士之作萧海钓给事过而和之以贻赵仲辉承事仲辉间持以属予久无以应也晚春两霁登姑苏楼远眺勉赋一首

不见升天翼,冷然解御风。
当时观水趣,可与仲尼同。
七贤何代士,同作过关人。
或是逃名者,联翩起避秦。
东海如清浅,蟠桃更熟无。
谁于天际路,飞舄见双凫。
仙奕心难静,经年事手谈。
倚门千古恨,谁似烂柯憨。

蜀山晓起雪大晴,蜀江早有商船行。
前牵百丈后催舵,欲动不动难为情。
两舷相依若弟兄,雪后无风江水平。
古来川货甲天下,尔中何物皆充盈。
一舟系尾大于瓦,荡漾不敢相先争。
有时遇险即分载,主者自解操奇赢。
长年三老各守职,翘首疑闻呼啸声。
纷纷远树雾中出,点点玉峰天外明。
棹郎呵冻相偶语,隔岸恐是夷陵城。
大滩小滩难悉数,自出两川今几程。
嗟哉远道亦良苦,盐井有戒何相轻。
披图一见肌上粟,凛然朔气生檐楹。
摩挲久之意乃定,何人方寸劳经营。
素缣半幅不盈尺,云是东都狂郭生。
宣和天子爱书画,亲与印识题其名。
一朝桑海忽遭变,内局委弃随榛荆。
郭生惟馀比干画,犹幸不燬南来兵。
奎章学士子山子,献纳曾倾葵藿诚。
尔来二百有馀岁,屈指春秋凡几更。
不知此本尚在否,抚卷益觉心怦怦。
石田沈君最博雅,重购所得人皆惊。
装潢完好无璺裂,入手坐见增光荣。
郭生斯图乃其一,馀者往往皆精英。
题诗有暇或临扫,也以丹青吴下鸣。
闻君家住湖水侧,青山古木相回萦。
何时倚棹一寻访,君当倒屣来相迎。
翩然坐我竹窗下,石鼎细呼春茗烹。
挥童开奁取卷轴,甲唐乙宋聊相评。
旁人定诮太古癖,尘襟且拟冰壶清。
却愁玩物犯祖戒,未敢先输他日盟。
注:启南此画题者已多不容复赞独记在宋元史局时尝见巙子山进郭忠恕比干图事题者偶未之及爰缉成篇闻启南家藏多古画法书甚欲一观之因复自念啜茶观画皆先世所逊谢未谙者不觉惕然为之中沮更俟商确云

平生最爱文湖州,挥毫落纸涵清秋。
胸中自有渭川在,高卧直轻千户侯。
太常亦曾乘五马,风致不在湖州下。
剪得吴淞水半江,顿觉姑苏纸增价。
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
清潭下照不见影,爽籁一披如有声。
我朝名笔忽到此,眼中潇湘无乃是。
冰缣欲赠谁可当,总说刘侯德相似。
刘侯治苏经五寒,挺然可比青琅玕。
雅操不为雪霜变,虚心肯受尘埃干。
汉室行将召循吏,几见春花逐时媚。
惟有清风似故人,头白相看不相弃。

在昔兰坡翁,结屋断尘鞅。
俯听溪阁邃,仰眺岩扉敞。
天机久已熟,真趣可谁赏。
颇闻黄鹤山,樵斧隔林响。
居然驾小舟,来趁夜潮长。
相对喜忘言,欲去愁孤往。
挥毫意不极,缣素大于掌。
高松发天籁,哀壑生夏爽。
抚景尚如昨,斯人已黄壤。
逆旅开画奁,斜阳落书幌。
高风邈难扳,题诗寄遐想。

故平江侯陈恭襄公以漕运功庙食于淮今上皇帝特辍其孙征蛮将军总代其兵下敕褒之淮人大说由是进士曲阳令毕玉廷玺擿敕中增光前人之语为卷求咏歌之
东南漕粟如屯云,舳舻千里声相闻。
何人转饷称第一,楼船独数陈将军。
三朝历历书勋考,抚髀无由起元老。
寝庙弘开楚水头,不断行人荐蘋藻。
楼船孙子人中龙,早从南粤分提封。
八蛮坐使遵汉法,五岭不复生烟烽。
一日功成召还阙,浩气如虹面如月。
临轩天语十分浓,许秉楼船旧时钺。
淮阳幕府今几年,门前乔木高参天。
兵彊食足两无事,谋谟一一皆家传。
平生好文不专武,清白相承守茅土。
天教良将辅中兴,何愧周家世臣虎。
仓廪不虚国不忧,二京相望皆安流。
殿岩徵入卫天子,剖符再见封元侯。

淮树何苍苍,淮流下汤汤。
水木相荏苒,中有君子堂。
眷彼堂中人,意气如圭璋。
金榜昔高捷,花县方回翔。
不愿縻好爵,幡然归故乡。
閒居二十载,鬓发惊沧浪。
平生君父心,一饭宁敢忘。
清梦绕庭阙,遐思在羹墙。
孤云起复止,春草萋以长。
令德幸加勉,桑梓流其芳。
城东节孝心,郁郁遥相望。

子向皇都来,我向皇都去。
相见下邳城,各诵离筵句。
子行入家山,动我游子颜。
惊风吹野水,梦逐孤云还。
我怀致君忧,子遂奉亲乐。
悠悠南北人,何时罢行脚。

眼中风景非尘寰,熟视毋乃天台山。
迥然仙境与世绝,断崖无罅愁跻攀。
瀑水千寻洒寒雪,危峰十二浮烟鬟。
野渡南通赤城道,石桥下锁清溪湾。
沉沉一洞截山口,恐是天造蓬莱关。
深行入洞凡几里,鸡犬声喧白云里。
浊水清尘此地分,珠宫贝阙中天起。
芝耳曾闻商调悲,松颜不受秦封耻。
涧边夹路记行踪,乱插桃花傍流水。
西天不教化人城,万片飞霞散晴绮。
洞中美人冰雪容,星冠玉佩惊游龙。
长者为姊弱为妹,临风宛若双芙蓉。
未识人间有伉俪,但觉世外无春冬。
端居不吟芍药句,蛾眉肯蹙莲花峰。
三生有客缘未了,不期而遇真奇逢。
雁荡山头日西没,采药迷途意荒忽。
珍禽逸响来缤纷,瑶草幽香散蓬勃。
客子由来阮与刘,一一平生有仙骨。
丹室原称姹女家,蓝桥即是神仙窟。
双璧相携归洞房,紫衣小队侍两旁。
霓旌翠葆总生色,鸾箫鼍鼓纷成行。
供炊拟作胡麻饭,合卺先进昆崙觞。
鲛绡文席琥珀枕,百岁宁忧春夜长。
天潢牛女漫暌隔,巫山云雨何荒唐。
流年忽忽如奔电,偶在山中忆乡县。
请从此别去还来,却对桃花重开宴。
仙凡便觉两悠悠,未尽离觞泪如霰。
一去如同涧下流,重来事异梁问燕。
轻狂柳絮非妾心,珍重蒲花似郎面。
铜烛半销云母屏,琅函未启黄庭经。
凤笙绝响缑山黑,瑶瑟断弦湘水青。
玄猿长啸白鹤舞,苍天赤日空岩扃。
岂知二客一分手,身如梦蝶愁难醒。
世移物换几尘劫,桑田海水双浮萍。
春来再理登山屐,药裹行装感畴昔。
人非物是心茫然,小桃花红水空碧。
耳畔疑闻杵臼声,道傍只见豺狼迹。
风鬟雾鬓今有无,恐在山头化为石。
此身未老将何从,紫府瑶台缪通籍。
人生有合还有离,仙犹未免将奚为。
山经地志或偶尔,见者何人传者谁。
长生久视本绝欲,诲淫野合能无欺。
赤豹凌风说山鬼,白狐拜斗成妖姬。
危哉二客幸不死,奇逢堪喜还堪悲。
锦衣郎君内供奉,一纸风流百金重。
鹅溪新绢写此图,把玩精神欲飞动。
银台敕使偶得之,坐见丹青照梁栋。
款予频挽木兰舟,催诗旋发蒲萄瓮。
安得人如宋玉才,为君一赋桃源洞。

① 侍御之祖讳英武选员外郎葬谷城山不吉后三十年侍御奉迁于此与其龙门故居相望
凄迷谷城山,下有土一抔。
昔在选部君,冠裳此淹留。
山灵苦未协,来往空神游。
荏苒三十载,改奠西原丘。
龙门耸乔木,宝涧萦清流。
体魄安自今,蓍龟复何求。
慎终美孙子,正不惭弓裘。

① 侍御之父讳辉举进士卒时侍御始生十八日
才宴曲江池,遄归象峰麓。
青春来未已,白日去何速。
当时乳下儿,襁抱未胜哭。
居然跨灶子,豸绣光一族。
归来今几时,牛眠抚前卜。
恩纶被宿莽,禄养悲风木。
应刻太史铭,千年照林谷。

① 侍御之母太孺人吴氏葬此卒时侍御方谢病家居
有山莆之野,势如凤孤鶱。
山背得佳处,林姥开新墦。
姥昔无恙时,儿方居宪垣。
当其委化日,儿正归乡园。
慈孝两无憾,哀荣一何言。
人胜境逾胜,岁岁来分膰。
青松与丹荔,蓊郁迷高原。


共36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