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532,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路隔仙凡只一尘,浮生出没转风轮。
宿缘未断形虽换,异世相逢意自亲。
圆泽再来寻旧伴,房公一笑悟前身。
若将爱见迷真性,万劫难超未了因。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1156年1月23日)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原作嗟化劫,据院本改),新疆兵革偃长城。
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逐客多年住海滨,今朝喜作北乡人。
飘风扫地捲烦暑,骤雨翻空洗瘴尘。
境恶乍离宾馆陋,眼明欣睹佛祠新。
松林竹径俱幽胜,留滞何庸叹苦辛(自注:绍兴丙子六月十九日。)

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
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
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
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

暖阁初成荷北邻,欢然一笑欲烘春。
香烟苒苒萦纡转,鼻息齁齁出入匀。
睡美忽惊天曈昽,夜寒谁怕脚舒伸。
老兵来报雪床厚,准拟明朝共饮醇。

题嵊县黄山庵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
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
浥露黄花平衬地,著霜红叶巧依林。
他年愿结香灯社,竹杖芒鞋数共临(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

城南池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枯木摧残色境空,西风独占水芙蓉。
瑶池饮散红妆闹,洛浦人归翠盖重。
日影透帘香掩苒,月华侵坐客从容。
闲花琐细能长久,免被移栽太华峰
⑴ 《舆地纪胜》:城南池在东坡所居之侧,有宝燕堂者是也,其池屡开双莲。转物老人诗云云。琐细,盖使东坡琐细谁复探之意。

破山寺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秀香堂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① 原注:在城北陈氏北园中。宋李光谪居构之,取《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花木秀而繁阴之义。
山远江深胜地藏,森森乔木间修篁。
月林不动参差影,花径常供自在香。
沉水爇残金鸭冷,落花飞尽绿阴凉。
神通甚愧维摩老,聊长蛮邦作醉乡(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卷二五)

东山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才贤国运每相关,出处公遭典午间。
梦里铅华浑脉脉,萧中芳迹尚班班。
始高霄汉鸿飞远,终惜云巢凤不还。
好是南阳扶汉鼎,勋名千古仰东山
⑴ 明谢敏行、清谢钟和《东山志》卷一九

挽李忠定(纲)(1140年1月15日)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忠言直节动华夷,肯为投闲更息机。
南国忽闻梁木折,中原犹望衮衣归。
平生学术唯心得,晚节功名与愿违。
老病无因执哀靷,翔风空有泪沾衣(清钱玫《历朝上虞诗集》卷二)
⑴ 《宋诗纪事》卷三六作朔

五言绝句
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
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其二
五言绝句
英谋参上幕,爽气盖群雄。
愤世仍忧国,都忘酒盏中。

其三
五言绝句
六国衣冠盛,中原气象存。
腰间佩金印,莫忘杀王敦。

其四
五言绝句
雅志希三釜,平生擅一丘。
归寻赤松约,何必更封留。

其五
五言绝句
塞北烟尘息,江南胜气多。
君王总戎旅,来继大风歌。

跋六无诗卷后 宋 · 李光
五言绝句
六无信笔成,无令浪流传。
它时达官知,人人愿南迁。

古道逢元夕,荒山惨暮烟。
桃花虽作意,未是艳阳天(自注:时正月十四日。)

丁丑岁冬夜发家书二首 其一 (1157年) 宋 · 李光
五言绝句
一别关山隔,相逢未有期。
书来知勿药,欢喜偶成诗。

其二 (1157年)
五言绝句
越国今安在,湖边想旧居。
衡阳空有雁,不寄一行书。


共532,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