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69,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古风(续上)
采兰无复养,婴此终天悲。
家空弱妹长,恐失桃夭时。
翠蔓倚长松,之子得所随。
衔杯款相遇,掺袂伤暂离。
洞庭春风高,杨柳绿江湄。
柴门归独掩,桂楫暮何之。
眷眷厚有馀,佳什犹在兹(各本作见贻)
散帙渴精论,言诗伫良规。
惜哉片帆去,快若驷马驰。
东皋多乐事,归计勿迟迟。

支岭高风远,杼山佳句稀。
云岩有开士,诗理到精微。
不知蓬户隘,未倦凎镮飞。
忘形任谈笑,敷衽评是非。
近师宣城老,远慕苏州韦。
我亦有吟癖,古人思与归。
愿闻碧云篇,所得如珠玑。
渔樵未晚出,乘兴叩禅扉。

冲寒步郊原,烟水照林薄。
雪馀山色佳,浦浚湖波落。
静可钓纶垂,清欲尘缨濯。
相逢两俊友,辞义富金臒。
携手登高台,谈笑有真乐。
寸眸周远近,幽思腾寥廓。
逝将飞片帆,直泛洞庭脚。
絷维阻并游,搔首向城郭。

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阁。
腐儒退隐三十年,独玩遗经思笔削。
滥居师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岁籥。
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
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
邦君旧是补衮才,忠论嘉谟动宸幄。
密为福泽遍寰瀛,暂得麾符出京洛。
爱民如子不忍伤,政用中和屏威虐。
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风止奸恶。
群材傥得就长育,百堵何为惮兴作。
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
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
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
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
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
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
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自注:久雨,是日喜晴。)
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
自惭传道竟何补,禄食充饥免藜藿。
幸逢贤守善承流,喜与吴人醉优渥(以上《吴郡乐圃朱先生馀稿》卷一)

海涌一小山,远视如陵丘。
中藏天下奇,岩谷峻且幽。
石壁老(各本作立)万古,剑池照千秋。
蕞尔小吴会,隐然瞰瀛洲。
能令轩冕客,到此忘沉忧。
乐天拥千骑,一月常一游。
高贤爱绝景,尘事莫可留。
我公初下车,明断速如流。
千里满和气,讼庭无系囚。
三英皆肤使,金节憩南州(自注:杨次公、张仲谟、林和中。)
同声约真赏,相应如鸣球。
半刺富文雅,嘉宾张与刘(自注:德文、景文。)
清晨出西阊,山翠逼兰舟。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鸣驺。
凭阑共四顾,湖海入危楼。
云低未作雨,万象围寸眸。
宪老挥散隶,妙绝与古俦。
河汉淡轻霭,天门跳惊虬。
才名三十年,馀事及银钩。
兹游虽偶然,千载仰芳猷。
日暮下危磴,玉杯相献酬。
一篇间一局,豪放不自休。
乐哉文字饮,相与喜贤侯。
短篇春事胜,可与吴儿讴(明陆嘉颖《乐圃馀稿补遗》)

芜城西眺极沧流,漠漠春烟暗戍楼。
瓜步早潮吞建业,蒜山晴日照扬州。
隋家故事不能问,鹤在仙池期我游(明申嘉瑞隆庆《仪真县志》卷一四)

四言诗
奠酒台铭 北宋 · 朱长文
四言诗
重桉横前,群冈抱麓。
封高穴深,不置金玉。
历千百世,过之必肃。
畴窆于斯,朱氏光录。

北宋 · 朱长文
孤馆闭塞水,大江生夜风(宿新安深渡馆)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八《两浙西路·严州》

辞赋
盛德兴乐,至和本人。
不在八音之制,盖由万化之纯。
既备情文,用写欢心之极;
岂专声律,诚非末节之因。
窃原乐与天同,音由人起。
盖喜怒哀乐既怵于外,而噍啴散厉遂形于此。
惟圣人图化俗而有作,慎感民之所以。
积中发外,必资悦豫之深;
易俗移风,非特铿锵之美。
于时神武外震,烈文内宣。
跻八荒于寿域,陶万汇于仁天。
于是制以《雅》、《颂》,播之管弦。
既乘时而更制,唯探本以相沿。
顺气正声,为群情之影响;
黄钟大吕,乃至理之蹄筌。
羽毛干戚兮,是谓繁文;
管籥钟鼓兮,孰称至乐。
惟群元咸得其情性,而雅奏密调于商角。
理出自然,识归先觉。
四时当而天地顺,既效缉熙;
百姓乐而金石谐,未论清浊。
且夫不伪者惟乐,可畏者惟民。
听暴君之作,则蹙额而多惧;
闻治世之奏,则抃跃以归仁。
匪声音之异道,盖忧乐以殊伦。
是以鼓清角于晋邦,曾遭旱暵;
歌《后庭》于唐室,谁复悲辛。
是以兴替关时,盛衰在政。
桑濮非能致乱也,乱先起于淫僻;
英茎非能致治也,治必逢于睿圣。
未有功成而乐乃不作,未有民困而音能自正。
荀公尝定于新律,终贻晋室之忧;
郑译虽考于旧音,曷救隋人之病。
噫!
莫备乎二帝之大乐,莫隆于三代之仁声。
庶尹允谐兮,听其击抃;
嘉客夷怿兮,感其和平。
小则草木之繁膴,大则穹壤之充盈。
非皦绎之能及,实欢忻之所成。
舜庙笙镛,凤有来仪之应;
周庭簨簴,民怀始附之情。
异哉!
乐出于和,而还以审政之和;
音生于乐,而复以导民之乐。
逮王道之既远,叹古风之寖薄。
绛、灌沟害,而孝文之议遂寝;
房、杜未备,而贞观之时不作。
幸逢圣代之缉熙,继有名臣之咨度。
揆太府之尺以为之度,累上党之黍以为之籥。
推乐本之先立,感舆情而咸若。
上方乘百年之极治,而集六圣之睿谟,臣请告成于箫勺。


共169,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