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
(续上)
杏花天影(1187年1月2日) 南宋 ·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
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
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
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
更移舟、向甚处。

鹧鸪天 其七 十六夜出(1197年1月16日) 南宋 · 姜夔
辇路珠帘两行垂。
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玉梅令(1191年) 南宋 · 姜夔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
春寒锁、旧家亭馆。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客,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
便揉春为酒,剪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蘋花,孤负薰风。

浣溪沙 其一 (1186年) 南宋 · 姜夔
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其二 (1189年)
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
剪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东风落靥不成归。

其六 (1196年)
剪剪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横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
一年灯火要人归。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庆宫春(1196年) 南宋 · 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垒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齐天乐(1196年) 南宋 · 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满江红(1191年1月30日) 南宋 · 姜夔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
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
翠尊共款。
听艳歌、郎意先感。
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
风流疏散。
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
乱红万点。
怅断魂、烟水遥远。
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念奴娇 其一 (1189年) 南宋 · 姜夔
予客武陵,湖北极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月下笛(1197年) 南宋 · 姜夔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幽禽自语。
啄香心,度墙去。
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
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
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翛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清波引(1186年) 南宋 · 姜夔
予久客古沔,沧浪之烟雨,鹦鹉之草树,头陀、黄鹤之伟观,郎官、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
倩谁唤、玉妃起舞。
岁华如许。
野梅弄眉妩。
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
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
好风景、长是暗度。
故人知否。
抱幽恨难语。
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俗名大石黄钟商。张彦功官舍在铁冶岭上,即昔之教坊使宅。高斋下瞰湖山,光景奇绝。予数过之,为赋此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
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
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共87,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