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五言排律(续上)
成周文酒会,吾友胜邹枚。
唯忆刘夫子,而今又到来(度)
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倾杯。
饮许伯伦右,诗推公干才(并以本事。居易)
久曾聆郢唱,重喜上燕台。
昼话墙阴转,宵欢斗柄回(禹锡)
新声还共听,故态复相咍。
遇物皆先赏,从花半未开(度)
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
墨客喧东阁,文星犯上台(居易)
咏吟君称首,疏放我为魁。
忆戴何劳访(时梦得分司而来),留髡不用猜
奉觞承曲糵,落笔捧琼瑰。
醉弁无妨侧,词锋不可摧(此两韵,美令公也。居易)
水轩看翡翠,石径践莓苔。
童子能骑竹,佳人解咏梅(陪游南宅之境。禹锡)
洛中三可矣,邺下七悠哉。
自向风光急,不须弦管催(度)
乐观鱼踊跃,闲爱鹤裴回。
烟柳青凝黛,波萍绿拨醅(居易)
春榆初改火,律管又飞灰。
红药多迟发,碧松宜乱栽(禹锡)
马嘶驼陌上,鹢泛凤城隈。
色色时堪惜,些些病莫推(度)
涸流寻轧轧,馀刃转恢恢。
从此知心伏,无因敢自媒(禹锡)
室随亲客入,席许旧寮陪。
逸兴嵇将阮,交情陈与雷(此二句,属梦得也。居易)
洪炉思哲匠,大厦要群材。
他日登龙路,应知免曝鳃(禹锡)
⑴ 宴席上,老夫暂起,乐天密坐不动足。度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
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度)
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禹锡)
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
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居易)
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
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籍)
澄澈连天镜,潺湲出地雷。
林塘难共赏,鞍马莫相催(度)
信及鱼还乐,机忘鸟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禹锡)
拟作云泥别,尤思顷刻陪。
歌停珠贯断,饮罢玉峰颓(居易)
虽有逍遥志,其如磊落才。
会当重入用,此去肯悠哉(籍)

促坐宴回塘,送君归洛阳。
彼都留上宰,为我说中肠(度)
威凤池边别,冥鸿天际翔。
披云见居守,望日拜封章(禹锡)
春尽年华少,舟通景气长。
送行欢共惜,寄远意难忘(籍)
东道瞻轩盖,西园醉羽觞。
谢公深眷眄,商皓信辉光(行式)
旧德推三友,新篇代八行(以下缺)

古风
奇峰似天作,半倚增城隅。
何处通泉脉,潺湲竟朝晡。
挂石悬一带,洒荷散千珠。
固宜赏高人,何为对武夫?
鼓鼙时铿鍧,吏卒亦喧呼。
愧尔来我所,顾我非尔徒。
乃是风流相,昔尝居此都。
能移造化力,雅与山水俱。
多惭受成者,得此聊自娱
⑴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三册《天地山川类》卷三十二。

四言诗
度尝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策。大名盖天地。不复以云。当汉祚衰陵。人心竞逐。取威定霸者。求贤如不及。藏器在身者。择主而后动。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未从虎。时称卧龙。诗曰。潜虽伏矣。亦孔之炤。故州平心与元直神交。洎乎三顾而许以驱驰。一言而定其机势。繇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刑政达于荒外。道化行乎域中。谁谓阻深。殷为强国。谁谓遳脆。励为劲兵。则知地无常形。人无常性。自我而作。若金在镕。故九州之地。魏有其七。我无其一。由僻陋而启雄图。出封疆以延大敌。财用足而不曰浚我以生。干戈动而不曰残人以逞。其厎定南方也。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震謺诸夏也。不敢角其胜负。而止候其存亡。法加于人也。虽死徙而无怨。德及于人也。虽奕叶而见思。此所谓精义入神。自诚而明者矣。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而陈寿之评。未极其能事。崔浩之说。又诘其成功。此皆以变诈之略。论节制之师。以进取之方。语化成之道。不其谬欤。夫委弃荆州。不能遂有三郡。此乃务增德以吞宇宙。不黩武以争寻常。及出斜谷。据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与敌对垒。待可胜之期。杂乎居人。如适虚邑。彼则丧气。我方养威。若天假之年。则继大汉之祀。成先主之志。不难矣。且权倾一国。声震八纮。而上下无异词。始终无愧色。苟非运膺五百。道冠生知。曷以臻于此乎。故元德知人之明者。倚杖曰鱼之有水。仲达奸人之雄者。嗟称曰天下奇才。度每迹其行事。度其远心。愿奋短札。以排偫议。而文字⿱(山虫)鄙。志愿未果。元和二年冬十月。圣上以西南奥区。寇乱馀孽。罢氓未息。污俗未清。辍我股肱。为之父母。乃诏相国临淮公。由秉钧之重。乘推毂之寄。戎轩乃降。藩服乃理。将明帝道。陬落绥怀。溥畅仁风。闾阎滋殖。府中无留事。宇下无弃才。人知向方。我有馀地。则诸葛公在昔之治。与相国当今之政。异代而同尘矣。度谬以庸薄。获参管记。随旌旄而爰止。望祠宇而修谒。有仪可象。以赫厥灵。虽徽烈不忘。而碑表未立。古者或拳拳一善。或师长一城。尚流斯文。以示来裔。况如仁之叹。终古不绝。其可阙乎。乃刻贞石。庶此都之人。存必拜之感云尔。铭曰。
昔在先主。
思启疆宇。
扰攘靡依。
英雄无辅。
爰得武侯。
先定蜀土。
道德城池。
礼义干橹。
煦物如春。
化人如神。
劳而不怨。
用之有伦。
柔服蛮落。
铺敦渭滨。
摄迹畏威。
杂居怀仁。
中原旰食。
不测不克。
以待可胜。
允臻其极。
天未悔祸。
公命不果。
汉祚其亡。
将星中堕。
反旗鸣鼓。
犹走司马。
死而可作。
当小天下。
尚父作周。
阿衡佐商。
兼齐管晏。
总汉萧张。
易代而生。
易地而理。
遭遇丰约。
亦皆然矣。
呜呼。
奇谋奋发。
美志夭遏。
吁嗟严立。
咸受谪罚。
闻之痛之。
或泣或绝。
甘棠勿剪。
骈邑斯夺。
繇是而言。
殊途共辙。
本于忠恕。
孰不感悦。
苟非诚悫。
徒云固结。
古柏森森。
遗庙沈沈。
不殄禋祀。
以迄于今。
靡不骏奔。
若有照临。
蜀国之风。
蜀人之心。
锦江清波。
玉垒峻岑
入海际天。
如公德音。

惟天锡成命于我唐。保兹国祚。生此人杰。则西平王李公其是乎。不然。何覆暴如风振槁叶。戴君若鳌冠灵山。横流之中。一匡而定。公讳晟。字良器。其先陇西人也。后徙京兆。曾祖嵩。皇岷州刺史。赠洮州刺史。祖思恭。皇洮州刺史。赠幽州大都督。考钦。皇左金吾卫大将军陇右节度经略副使。赠太子太保。代有名迹。雄于西土。公幼好学。学不为人。及读吕张孙吴之书。慨然有经邦济物之志。未弱冠。游秦凉间元侯宿将。见者咸器异之。乾元初。尝客武都。值酋豪以缺守遘乱。杀掠平人。公与所从十数骑。驰而射之。殪其为魁者。馀党遂遁。寇所虏获。积如邱山。公一无所取。惟椎牛酾酒。享士而去。邦人感服。具以状闻。特拜左清道率。饰以金紫。将朝京师。自献方略。属裔夷纷扰。有土急贤。河陇将帅。相继表用。历二府右职。所至常以才谋为其委重。累迁至光禄太常卿。阶爵在第一品。泾原四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四面都游奕使。悬识虏态。周知地形。应变不穷。有夺有待。骥骤庭而莫展。云出岫而斯飞。代宗徵之。以左金吾卫将军为神策军兵马使。属蛮犯蜀。朝廷济师。命公督禁旅。绝栈道而往救焉。公衔枚过险。出贼不意。连下坚壁。遂诛首恶。还授检校太子宾客。且复旧职。建中二年。田悦以魏叛。德宗极意致讨。悉起徂征。以公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加御史中丞。与河东河南等道诸军合击。公济河而行。能以众正。及破洹水阵。解临洺围。轹魏属城。抵燕通邑。其摧锋衄锐。皆先偫帅而寘力焉。遥拜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厥功未成。闻贼泚肆逆。皇居失守。西向恸哭。载驰载驱。行及代北。授检校工部尚书。充神策行营节度。公提孤军。募散卒。拊循训励。以达行在。值怀光中叛。大驾再迁。加检校右仆射。馀如故。寻转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京兆尹神策军京畿鄜坊节度观察等使管内及商华等州副元帅。公固守渭城。决平秦垒。调食制用。先发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勇夫义士。感而使之。蔑不济矣。时自雍而东。延于汝洛。震于河汴。所在征镇。乱略相从。公介巨盗之间。使声援断绝。立成师之法。致号令严肃。蒐捕十旬。指挥一举。乘墉壑以通轨道。磔枭獍以清宫禁。俾九市三条。无辍肆之惊。无秋毫之犯。羽书速告。銮辂爰归。廓氛祲为祥光。摅忧愤为喜气。诗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斯之谓欤。考古视今。论功称忠者多矣。若至危而安。至难而易。卓荦跨迈。如公莫俦。拜司徒兼中书令。俄以凶孽甫宁。边防犹警。岐下任重。乃以本官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察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等州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实封至一千五百户。公名慑戎王。政和藩部。始至而生植。少安而训齐。逮四载。赋舆十倍其初。会课入辅。拜太尉。中枢如故。人或谓公勋望巳高。宠渥已极。宜从容颐养。稍稍逊避。公曰。不然。人臣外则尽力。内则尽心。若止偷荣。孰为且哲。故每承帷幄之问。则言咈无隐。理夺不回。大指以东夏可平。西陲可复。或巳行而事终不显。或未用而身遽不遗。以贞元九年八月四日。薨于位。春秋六十有七。德宗抚几。哭于别次。自都邑达关畿。无士庶。无老幼。皆发哀相吊。则曩时戢兵安人之德。可谓浃于元元之骨髓矣。册赠太师。赙赗加等。以其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高陵县奉正原。郑国夫人杜氏祔焉。自捐寝至安宅。皆所司办护。中贵反覆。万情所奉。如不及焉。呜呼。以公之静难扶倾。不言所利。虽存殁极位。始终殊礼。而天意若曰其福享未至。故迤延于后。有子曰愿。故检校司空河中节度等使。赠司徒。五列雄镇。三为上公。曰聪。故光禄寺主簿。曰总。故太子中允。赠兵部郎中。曰逊。左神武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曰凭。故右威卫大将军兼御史中丞。赠洪州都督。曰恕。故光禄卿。赠右散骑常侍。曰宪。检校左散骑常侍岭南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进因贵冑。达以善政。曰愬。故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克广前修。仍执丑虏。曰懿。故渭南县尉。曰听。检校司徒义成军节度观察等使。统戎按俗。是以似之。曰惎。右羽林军将军。曰慇。岚州刺史。并地势吏用。兼而有焉。粤太和元年秋七月。听拜疏上言。以公之徽烈。则御制碑文于渭川矣。以公之风度。则诏命图形于云台矣。唯大其邱陇。郁彼松槚。望有祁山之象。拜无岘首之碑。将刊贞石。式表幽隧。乃命臣度。称伐言诗。其词曰。
建中季年,大盗忽焉。
皇舆避狄,狩于梁川。
顾谓太师,汝才汝略。
将威致讨,必殄寇虐。
太师泣奉,捐躯誓众。
度其成城,可以利用。
赫矣铺敦,傅于墙垣。
手搏足踦,如冲如援。
一鼓而破,一麾而奔。
扫清宫闱,刷荡妖昏。
我师莅止,我令行矣。
都人不知,巳事方喜。
飞章告庆,饬驾言旋。
鸿烈耀古,欢声动天。
车服之锡,河山之誓。
九命而俯,一心若厉。
俾侯于岐,阜安边陲。
藩政既成,衮职攸宜。
岳降帝赉,矢言诡词。
我后嘉猷,我躬何为。
道直气和,劳谦终吉。
福履所绥,未享万一。
上天不惠,厚穸遄归。
垂裕流光,用延恩晖。
翼子肥家,将坛台席。
继立奇功,代传休绩。
听与伯仲,永怀高踪。
请于朝廷,表是邱封。
帝曰孝哉,胡可不从。
宣我祖之丕业,繄尔父之嘉庸。
乃诏作铭,以观亿龄。

何处趁杯盘。
按: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二《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庄见示八韵》自注引

方塘含白水。
按:见《白氏长庆集》卷三四《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诗》注引

中唐 · 裴度
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征淮西过女几山下题》)
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题南庄》)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荅白居易求马》)
⑴ 度与柳公绰同为西蜀武元衡判官,绰先入为吏部郎中,度有诗云云

乐府曲辞
引用典故:缑山鹤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
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
礼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辞赋
昔汉宣帝。休明允塞。
烜中叶之英声。示远人以文德。
既而幸甘泉以居正。朝呼韩于有北。
锡之绂冕。俾之藩翊。
位居侯王之上。侍在轩墀之侧。
服之孔备。垂悬绶之腰章。
发则有馀。映切云之首饰。
且会朝之次。昭明孔融。
虽加之以礼。实诱之以衷。
厥锡既殊。荷荣华之宠命。
其仪未习。懵衣服之在躬。
此实可以阅帝聪。播皇风。
亦何必贶玉帛之资。空成耗国。
锡金石之乐。用表和戎。
夫爵以赏功。服以旌礼。
懿尔容之中顺。故我命之光启。
矧乃来兹凤阙。踰彼龙沙。
知汉德之全盛。厌胡俗之幽遐。
齐缟带于周行。独明向化。
异元冕于丑类。岂曰乱华。
锡之不闻于屡褫。崇之岂俟夫三加。
想夫解辫怀恩。动容思媚。
乍重译而献款。或稽颡而奉贽。
使偫方之闿乐。由一人之锡遂。
锵之玉佩。顾韦韝而多惭。
颖以金貂。与厖服而自异。
是使孔炽之类。率服而莫违。
悍戾之属。束带而共归。
知子之来。赠同杂佩。
彰君之化。德乃垂衣。
殊沐猴而可作。方戴鹖而有威。
今我后散皇明而驰圣听。致戎夏之克定。
勤厉理而明弼谐。故蛮夷之允怀。
尚冠带于万里。舞干羽于两阶。
彼长缨之与五饵。何斯道之孔乖。

皇帝嗣位之十三载。寰海镜清
方隅砥平。驱域中尽归力穑。
示天下不复用兵。于是销锋镝而俶载南亩。
庤钱镈而平秩西成。所以殄凶器。
降嘉生。收祸乱之根本。
致兆庶之丰盈者也。既而清天步。
虚武库。剑锷销。
戟铓露。当时出匣。
挥犷俗以来宾。今日在镕。
唯良工之所铸。长锻倏尔而从革。
覃耜忽焉而中度。废六月之遄征。
兴三时之盛务。观乎聚而改煎。
歘飞燄而涌烟。从而再造。
将分地而用天。宜人之歌。
允符于假乐。多稼之颂。
式合于大田。若夫弓戈櫜戢于宁岁。
牛马放归于丰年。徒虚语耳。
胡可比焉。则知先利其器。
欲善其事。俾污莱之尽辟。
由兵革之不试。洪炉既锻。
失似雪之锋铓。绿野载耕。
伫如云之苗穟。昔用之而有所。
虽弭之而不弃。矧国家以教令为车徒。
故器械可得而无。以道义为封域。
故战争可得而息。由是执帝尧之允恭。
复后稷之训农。理化资于地力。
福祥致于天宗。此乃庆自一人。
风行九野。建中于上。
返本于下。下臣系而称曰。
秦金狄兮未仁。周无射兮非雅。
岂若我后之重谷。尽济偫生于良冶。

圣人之制祭也。
因物达情。
比象配类。
尽内心之享礼。
定黄目之彝器。
居樽之上。
察神之至。
黄其色。
保纯固于中央。
目以名。
洞清明于幽邃。
将以赞禘祫。
报天地。
成形而百代犹传。
遍祭而万灵具醉。
懿夫周礼尽在。
殷荐孔明。
郁鬯馨而外达。
湛醪华而内清。
濩落为用。
昭彰表诚。
自可配于龙勺。
焉取俦于兕觥。
当其霜露盛时。
金石奏庙。
告虔之始。
在物居要。
动明酌而曼醁腾光。
澄旧污而圆规纳照。
且礼经所纪。
象设有以。
首瑚琏之序。
助宗庙之美。
体含宏。
足擎跽。
从祝之献。
而如鼎之峙。
精气皎于外饰。
黄润艳于通理。
严敬而挹。
且见夫爵盈。
明德之歆。
讵闻乎罍耻。
若乃笾豆并置。
陶匏共陈。
亦可以备观光之祭法。
摅素怀于蜡宾。
酌其中。
谅明明之取义。
华其睆。
将属属以交神。
至于夜燎之时。
宿设之所。
含霜若丽夫金质。
导气更宜夫桂醑。
自合礼于宗彝。
匪齐名于杜举。
是知纯嘏将降。
明禋在兹。
达臭阴于勿勿。
驻灵驾之偲偲。
尚礼然也。
明王用之。
方今乐和同。
礼无体。
粢盛式务。
郁器光启。
客有习于声诗。
愿奉樽而观礼。

茫茫积流。祚圣有作。
动上天之密命。假灵龟以潜跃。
盖欲以庆遥源。敷景铄。
写物象之精秘。化人文之朴略。
岂不以河之德兮灵长。龟之寿兮会昌。
载徵符先呈于古帝。称大宝后遗于宁王。
故将出也。感天地。
动阴阳。浮九折之澄碧。
散五色之荣光。然后蹈箭流而泳花浪。
露元甲而明绣裳。初若沉圆璧而未没。
稍似泛孤凫而欲翔。既而降芳莲。
蹈清沚。五老游而共睹。
列圣过而每喜。出朝日如耀其宝图。
伏灵坛状陈其镂簋。布爻象之糺纷。
蕴天地之终始。负谋谟之画。
将化洪荒。当授受之时。
岂思绿水。非臆对之可述。
谅钩深而有致。所以出河宗。
作天瑞。冯夷倚浪以相送。
神鱼鼓舞而旋避。于戏。
冥数窅然。自我而传。
外骨明贲。中心善泉。
将后天而思永。岂为贽而居前。
至如鱼托素以达情。凤衔诏而展礼。
未若祥开八卦。兆动四体。
阐文教宁木铎之足俦。赞贞明与日月而同启。
洎乎形貌既著。品物类分。
荣万化之茫昧。合一气之絪缊。
谶用光于夏叶。繇每焕于羲文。
此乃天理用彰。神道设教。
故跃波而委质。殊以文而饰貌。
触纶诚怪于文鳐。隐雾徒嗟乎元豹。
此悠久也。可是则而是效。

翩彼灵乌。贲然效质。
披图牒而罔二。叶邦家而得一。
备体有光。至真无匹。
宗庙荐敬。帝王之孝克孚。
天地感仁。洁朗之容可述。
耻受彩以相混。故莫黑而独出。
上琼树而若无。下瑶阶而乍失。
怀恩反哺。方去去以凌云。
养素来仪。且翻翻而就日。
观夫载飞载止。厥状粲然。
不染而成。因心之孝以立。
匪召而至。感物之道遐宣。
向皇风而自舞。与丽景而相鲜。
人具尔瞻。既含章而效祉。
我无尔诈。乃见素以守全。
乃知王泽竭而退飞。帝道通而无遏。
彼明心兮不妄至。知大节兮不可夺。
象洁白而攸归。知爱敬之旁达。
懿夫不污其色。罔违斯道。
秀质安倚。凝光净好。
美仁慈之及物。故易色于昭昭。
恶赤黑之眩人。乃成形于皓皓。
且夫应图咸若。鄙皋泽之鸣鹤。
瑞圣不还。陋江湖之白鹇。
谅饮啄于仁义。岂逃潜于阻艰。
所以其出无常。其来有素。
云凝标于羽族。玉润合于王度。
常从碧海。随杲日而悠扬。
今在华林。遇盛时而瞻顾。
实由我后敬之昭假。皇矣光宅。
垂拱而烛幽以明。禽鸟乃化元为白。
逗祥光而聿至。望休气以来格。
时哉时哉。奋翘英于紫陌。

古之畋猎。
自天子达诸侯。
秋则狝。
春则蒐。
非有情于杀戮。
固无取于盘游。
盖以除时稼之所害。
示军容之克修。
故王者有三驱之礼也。
职此之由。
夫生杀之柄。
主之于天。
生诚有之。
杀亦宜然。
是乃张我武。
出于畋。
植灵旗以准的。
应晋鼓以周旋。
兵作于后。
兽驰于前。
背主而去者以其逆而必杀。
委质而来者以其顺而必全。
是知从禽之中。
有古义焉。
何哉。
三驱之义。
我则有以。
且以驱为名。
至三而止。
驱者以无合围之道。
三者以有知足之理。
盖以明上帝之心。
见圣人之旨。
初其择吉日。
戒师期。
既逐兽以礼。
亦使人以时。
不如追军。
讵设左右之翼。
有异捕鹿。
宁分掎角之师。
夫尧舜而来。
殷周以往。
皆顺时而行令。
非害物以示养。
无违者不杀。
知有异于焚林。
犯德者取之。
固无间于漏网。
故知树德务滋。
除恶务去。
所以欲万国之畏威。
使四方之即叙。
柔者来服。
则必解其罻罗。
挺而背走。
则必烹于鼎俎。
若然者。
必沮其彊梁。
而销其旅拒也。
逮乎大汉。
游盘是恣。
驰骋是耽。
崇苑囿而大开。
里宁止百。
取庖厨之餍饫。
畋岂惟三。
不然者。
何以子云有长杨之讽。
相如有亡是之谈。
我国家修古典。
斥游宴。
狩不夺于三时。
网惟留于一面。
大田多稼。
聊会猎以长苗。
四海无虞。
徒因蒐而教战。
美矣哉。
三驱之礼。
因兹而又见。

嘉大乐之同和。惟上帝之申锡。
岂功成之可致。必神遇而来觌。
吉梦足徵。奇音无斁。
爰升天表。备听乎皦如绎如。
方悟人间。徒闻乎击石拊石。
想夫秦穆赵简。游魂太清。
下连霄而无觉。上和奏而有声。
感之深。殊九变之曲。
神而化。异三代之名。
则知昭假于下。潜通在上。
俾昼作夜。既尚寐而冥濛。
好乐无荒。乃克谐而浏亮。
翕然并作。隐尔尽畅。
所以娱其精诚。所以涤夫昏妄。
既而受天锡。降天衢。
空恍惚于冲漠。犹髣髴于虚无。
馀响愔愔而在听。抚躬眇眇而异途。
原夫育万灵。腾九有。
纵未央之娱乐。表不息之悠久。
永为二主。观乐钧天。
假梦中之高会。岂邦内之驩然。
未若我皇冲一气而独运。协六律而相宣。
发善令为钟鼓。播仁声于管弦。
将兴庆于乾坤之内。非取乐于耳目之前。
不识不知。顺天之道。
旁流喜气。宁候于铿锵。
尽得欢心。讵资于击考。
斯乃常闻于率土。不閟于重霄。
致中和而广被。诚教化之孔昭。
是曰钧天之乐也。又何万舞之与九韶。

景丽天中。
君居人上。
观星文之高朗。
见君德之洪畅。
矧乎景以为名。
气之可望。
徒亘其二方之色。
靡知其千变之状。
故隐不可思。
见无与期。
必潜拱而元感。
乃粲然而著之。
谅精诚之尽达。
若影响而相追。
且夫浩浩阴骘。
昭昭元吉。
匪乘运而生。
将俟时而出。
方今统三才而不爽。
叶一德而无失。
所以列其数而惟三。
等其色而如一。
既参差而比象。
亦错落而为质。
非烟非雾。
相羃历以氤氲。
散彩耀芒。
远精明而成实。
懿其烛彼天衢。
同日月之列于三无。
瑞我元首。
旌号令之敷于九有。
不然。
何以浑青赤之悠扬。
掩斗牛之荧煌。
或助月于晦朔。
或偶圣而昭彰。
昔在周公之摄赞幼主。
周武之肆伐大商。
皆立功而本政。
亦效祉而垂光。
未若明庭而治国。
无事而降康。
斯时也。
岂虚其应。
斯瑞也。
则惟其常。
是以莹霏微之中。
形璀璨之色。
仰嘉气之来辉焕。
喻他方之归道德。
陋虞舜之近加于房。
小唐尧之才出于翼。
瞻之踊跃。
如北面之事一人。
照之清明。
若南向之观万国。
岂同乎嘒彼躔次。
行诸岁时。
昏在昴中。
示春物之将蠢尔。
申为斗建。
兆秋风之欲凄其。
虽穷运数于晷刻。
未甄邦国之清夷。
窅绵邈兮元造。
在休徵兮载考。
何炜煜于重霄。
信恢宏于治道。
手抃目骇兮。
载赓歌于大宝。

穷阴忽至。
品物尽瘁。
惟良木之坚贞。
映衰林而葱翠。
桃蹊李径。
闻别叶之互飞。
松涧柏陵。
见修条之自异。
谅本性以无易。
托斯时而不类。
虽杀菽之霜再三。
断篷之风数四。
徒凛凛以终日。
竟青青而在地。
懿夫春夏荣滋。
我不竞于芳时。
秋冬凄冽。
我不改其素节。
遥分郁郁之烟。
远映霏霏之雪。
故其桑榆种其前后。
梓植其行列。
或萧瑟以柯空。
或离披而条折。
何在昔而相混。
果迄今而旌别。
观夫阳曜以芳菲为事。
阴凝而肃杀为名。
徒运彼以寒暑。
岂齐我于枯荣。
斯乃时累不能累其质。
天损不能损其贞。
亦被霜气。
亦含风声。
挺乔枝而易识。
在灌木而难并。
故苍然以殊致。
岂蠢尔以丛生。
异其郁郁秀色。
亭亭高干。
产二仪之内。
我独后彫。
处偫木之中。
孰云共贯。
当其黄陨。
方可瞻玩。
庭有槐兮落际。
山有榛兮彫阴。
见枯槁之无色。
识茂悦之有心。
爱日照而逾静。
严飙吹而转劲。
或出众而标奇。
或处幽而表正。
虽结根山岭。
移植轩屏。
如全真而率性。
客有择木务材。
感衰叹盛。
悟标劲无永。
申蚍蜉之歌。
爱坚贞不渝。
发风雨之咏。
松兮柏兮。
犹君子之志行。

古者推历生律。
悬法示人。
在寒暑之未兆。
已斟酌于至神。
故能推一阳之生。
为三正之始。
察黄钟之气。
煦然以升。
辨青帝之功。
微而可纪。
外去涸冱之节。
内见发生之理。
具无形而有声。
徒明目而聪耳。
得于心而不昧。
藏诸身而有以。
人事尚昧于先春。
天统已彰于建子。
若夫众象高悬。
可伺察于穹天。
偫形多类。
可区别于厚地。
虽纷纶而靡极。
终视听之攸记。
未若竹管之用。
前知岁时。
葭灰之动。
罔失毫釐。
物之先见。
应必在兹。
取窍厚而均者。
当微眇而候之。
是则阴阳之运。
变化之期。
易以形隐。
难以气欺。
懿其十一月之节。
十二辰之首。
因积小以成大。
得出无而入有。
遂能以吹灰于中。
动谷于口。
亦犹道之生一。
宛在阳之初九。
观乎穷天地之性。
兴邦国之政。
洎纯阴之始凝。
导太阳之将盛。
何制器之精微。
可验物于辽夐。
故曰述之者明。
作之者圣。
所以观一管之动静。
效五音之邪正。
斯乃造物于又元。
考时于至赜。
就两仪之茫昧。
先万物而探索。
六律六吕。
由是以相生。
八风八音。
由兹而卒获。
矧夫国家仰合天法。
俯回天眷。
既用晦而必明。
亦处蒙而可见。
敦气数之元本。
去声色于宇县。
彼唐尧敬授。
羲和钦若。
未曰穷微而知变。


共4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