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义恭

相关人物:共 38 位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有宗。
谢灵运从祖弟。
有才学。
历位尚书左丞、太尉咨议参军。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帝使雷次宗立儒学,何尚之立玄学,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共四学。
各聚门徒,多就业者。
与何承天有隙,累相纠奏。
二十一年,坐给江夏王刘义恭资费未先奏闻,为承天所纠,遣归田里,禁锢终身。
全宋文·卷三十三
(元字有宗,灵运从祖弟,元嘉中为殿中曹郎,领祠部,累迁尚书左丞,除太尉咨议参军,未拜,为何承天所幼免,有集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65 【介绍】: 南朝宋河东解人,字孝仁。
少善骑射,以勇称。
刘骏(孝武帝)镇襄阳时,以为广威将军、随郡太守。
孝武帝大明三年为尚书令、太子詹事、侍中中正,改封巴东郡公。
累迁侍中、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都下。
孝武帝死,与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仆射颜师伯并受遗诏辅幼主。
前废帝杀戴法兴,元景忧惧,密谋废立,事泄被杀。
全宋文·卷四十三
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
元嘉初,江夏王义恭召补抚军参军,迁殿中将军,复为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太尉城局参军,历孝武安北中兵参军、随王诞后军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弘农太守,除宁朔将军京兆广平二郡太守,又除冠军司马襄阳太守。
孝武举义,以为咨议参军,领中兵,加冠军将军。
及即位,以为侍中,领左卫将军,转前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未行,徙领军将军,加攻骑常侍,封曲江县公。
孝建初加抚军,假节,复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以破臧质功封晋安郡公。
复为领军太子詹事,加侍中。
寻转骠骑将军本州大中正。
大明中迁尚书令,改封巴东郡公,加左光禄大夫,寻授侍中、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
前废帝即位,迁尚书令,领丹阳尹,以谋废立遇害。
明帝即位,赠太尉,谥曰忠烈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0—454 【介绍】: 南朝宋东莞莒人,字含文。臧熹子。有气干,好言兵权。宋文帝时,为徐兖二州刺史。文帝元嘉末,以御北魏军功,迁雍州刺史。后与诸将生擒刘劭,封始兴郡公,为江州刺史。孝武帝立,质遇事专行,庆赏不禀朝廷,屡被检诘,渐猜惧,谋立南郡王刘义宣,举兵反,兵败被杀。
全宋文·卷十六
质字含文,焘弟子,晋末为宋世子中军。
参军武帝受禅,迁员外散骑侍郎。
元嘉初为江夏王义恭抚军。
徙给事中,出为建平太守,迁宁远将军历阳太守,又迁竟陵江夏内史,复为建武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征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复为建威将军义兴太守,迁太子左卫率,寻为辅国将军、假节、进使持节、监雍凉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开国子。
元凶弑立,以为丹阳尹征虏将军,不受。
孝武举兵,版进征北将军,及即位,以为都督江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持节,封始兴郡公,寻奉南郡王义宣举兵反,伏诛。
释慧琼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慧琼者。
本姓钟。
广州人也。
履道高洁不味鱼肉。
年垂八十志业弥勤。
常衣刍麻不服绵纩纲纪寺舍兼行讲说。
本经住广陵南安寺。
元嘉十八年。
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琼。
琼修立为寺。
号曰南外永安寺。
至二十二年兰陵萧承之为起外国塔。
琼以元嘉十五年。
又造菩提寺。
堂殿坊宇皆悉严丽。
因移住之。
以南安施沙门慧智。
琼以元嘉二十年。
随孟顗之会稽。
至破纲卒。
敕弟子云。
吾死后不须埋藏。
可借人剥裂身体以饲众生。
至于终尽不忍屠割。
乃造句容县举著山中。
欲使鸟兽自就啖之。
经十馀日。
俨然如故。
颜色不异。
令使村人以米散尸边。
鸟食远处米尽。
近尸之粒皆存。
弟子慧朗在都闻之。
奔驰奉迎。
还葬高座寺前堈。
坟上起塔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8—45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少微。
张祎子。
起家太守徐沛之主簿。
历官太子中庶子、沛郡太守。
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军南下,江夏王刘义恭欲弃彭城,畅竭力谏阻,魏军卒未入城。
累官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
孝武帝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
全宋文·卷四十九
畅字少微,吴郡吴人。元嘉中为太子中庶子,出为孝武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徙南谯王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孝武即位,征为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复为义宣南蛮校尉,加冠军将军,领丞相长史。义宣败,执送都下,见原,起为都官尚书,转侍中。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卒谥曰宣,有集十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2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思明,少好玄理,善为文章。
初为江夏王东阁祭酒,后除尚书殿中郎。
文帝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杀父自立,受任中书侍郎。
后忤劭意,投奔武陵王刘骏(孝武帝)。
孝武帝大明三年,迁会稽抚军长史,治狱称平。
入为侍中。
屡陈民间疾苦,忤旨。
五年,出为广陵太守。
后坐事免官禁锢,赐死。
全宋文·卷四十五
怀文字思明,吴兴武康人,晋光禄勋寂孙。
元嘉中,州辟从事,转西曹江夏王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参军、东阁祭酒、尚书殿中郎,随王诞后军主簿,领义成太守。
入为通直郎治书侍御史。
元凶弑立,以为中书侍郎,间行出奔。
竟陵王诞以为卫军记室参军、新兴太守、随府转骠骑录事参军、淮南太守,孝建初转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别驾从事史。
大明中迁尚书吏部郎,出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入为侍中。
又出为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免,寻赐死。
有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7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景文。避宋明帝讳,以字行。王球从子。妹为明帝后。好言理,少与谢庄齐名。起家太子太傅主簿。宋孝武帝时,累迁司徒左长史。宋明帝立,封江安县侯。累官中书监、尚书左仆射、扬州刺史。及明帝疾笃,虑其门族强盛,且凭帝舅之重,恐其不能奉事幼主,遂赐死。谥懿。
全宋文·卷二十
景文,弘从子,本名彧,避明帝讳,故称字。
元嘉中为太傅主簿,转太子舍人,袭伯父智爵建陵子。
出为江夏王义恭始兴王浚征北后军二府主簿、武陵王文学、孝武抚军记室参军、南广平太守,转咨议参军,随府转安北镇军参军,出为宣城太守。
孝武即位,徙东阳太守,入为御史中丞秘书监,迁司徒左长史,补散骑常侍,寻复为左长史。
大明中复为秘书监,太子右卫率侍中,出为安陆王子绥冠军长史、辅国将军、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又征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右卫将军、给事中、太子中庶子。
前废帝即位,徙秘书监,出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辅国将军、南平太守。
永光初为吏部尚书,景和初迁右仆射。
明帝即位,进尚书仆射,加领左卫将军。
遭父僧朗忧去职,起为中军将军丹阳尹、兼中书令,出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服阕,封江安县侯,进号镇南将军。
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扬州刺史,加领中书令,又进中书监,领太子太傅。
泰豫元年赐死,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懿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全宋文·卷四十九
琰字敬珉,陈郡长平人。
元嘉中,为江夏王义恭征北参军始兴王浚后军主簿,出为鄱阳晋熙太守,豫州治中从事史。
孝武时,临海王子顼以为冠军录事参军,行吴兴郡事,复为豫州别驾,太宰户曹属、丹杨丞、尚书左丞少府、寻阳王子房冠军司马、行南豫州事。
随府转右军司马。
又徙巴陵王休若左军司马。
永光初除黄门侍郎,出为山阳王休祐右车长史南梁郡太守。
泰始初为建武将军豫州刺史,举兵应晋安王子勋。
子勋以为辅国将军梁郡太守,加豫州,假节,后归国,为王景文镇南咨议参军兼少府。
泰豫初除少府,加给事中,元徽初卒,有集七卷。
(案,《隋志》作「太子中庶子」,与《本传》不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6—466 【介绍】: 南朝宋会稽山阴人,字思远。孔琳之孙。初举扬州秀才,补主簿,历官本州大中正、御史中丞、司徒左长史。嗜酒,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宋废帝时加辅国将军,行会稽郡事。晋安王刘子勋与明帝争帝位,乃起兵助子勋,军败被杀。
全宋文·卷二十八
觊字思远,琳之孙。
初举扬州秀才,补主簿、长沙王义欣镇军功曹、衡阳王义季安西主簿、户曹参军,领南义阳太守,转署记室,固辞。
召为通直郎、太子中舍人、建平王友、秘书丞、中书侍郎、随王诞安东咨议参军、领记室、黄门侍郎、建平王宏中军长史。
复为黄门、临海太守。
孝建中、为散骑常侍,领本州大中正。
大明初改太子中庶子,领翊军校尉、御史中丞。
出为寻阳王子房冠军长史,加宁朔将军,行淮南宣城二郡事。
复除安陆王子绥冠军长史、江夏内史,随府转后军长史,征为右卫将军。
未拜,徙司徒左长史。
永光初迁侍中。
未拜,除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出为寻阳王子房右军长史,加辅国将军,行会稽郡事。
明帝初,与顾琛等发兵应晋安王子勋,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472 【介绍】: 南朝宋济阳考城人,字兴宗。
蔡廓子。
少好学,初为司徒行参军、太子舍人。
孝武帝时,为侍中,敢直谏,迁吏部尚书。
前废帝时,兴宗以直言忤江夏王刘义恭等,出为新昌太守。
义恭被杀,再掌吏部。
明帝即位,迁尚书右仆射,封乐安县伯。
明帝死,受顾命,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
全宋文·卷二十七
兴宗字兴宗,廓少子。
元嘉中为彭城王义康司徒参军、太子舍人南平王铄冠军参军、武昌太守,又为太子洗马、义阳王友、中书侍郎。
元凶弑立,出为司空何尚之长史,迁太子中庶子。
孝武即位,复为中书侍郎,迁临海太守,征为黄门郎太子中庶子,转游击将军,迁尚书吏部郎,转司徒左长史,复为中庶子,领前军将军,迁侍中。
寻左迁司空沈庆之长史,行兖州事。
还为廷尉卿,出为东阳太守,迁安陆王子绥后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征还为左民尚书,转掌吏部。
前废帝时,以忤江夏王义恭除新昌太守,停行,重除吏部尚书。
明帝即位,加游击将军,未拜,迁尚书右仆射,寻领卫尉。
又领兖州大中正,封乐安县伯。
出为安西将军郢州刺史,迁镇东将军会稽太守。
后废帝即位,征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
还都,改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不拜,寻卒。
共 3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