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励准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袁珏生庶常赠别四首 其三 (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黄道新除警跸催,甘泉从猎有良媒。
青门杨柳歌朝雨,丹穴桐花赋冷灰。
金谷留君期尽醉,宝山念我竟空回。
秋衾惆怅辞铜辇,茎露何曾得一杯。
袁珏生庶常赠别四首 其四 (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属车第七上康衢,九曲文昌气似珠。
天禄秘书臣向校,迩英捷报鬼章诛。
一鹏太白称希有,万骑中黄备虑无。
努力青云倘相念,早题书札寄潜夫。
袁珏生行卷(辛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锦囊佳句满乌丝,异日骚坛复在兹。
不负一官才学识,更兼三绝画书诗。
凤声试向冬郎听,龙尾真宜夏后随(君派随扈。)
珍重太平经世业,玉堂金殿要论思。
袁珏生拓香冢铭自题一诗即和其韵(甲寅)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埋玉江亭岁月赊,昭君犹胜葬龙沙。
数行恨墨摩荒藓,万古愁红哭落花。
胡蝶化为春梦去,杜鹃啼到夕阳斜。
翰林猎艳惟寻冢,不识平康有妓家。
畏暑乃思游,将游忽无暑。
凉风吹浮云,数点作秋雨。
脂车已夙驾,客意反凄楚。
如何方寸间,若有远行绪。
嗟余久为客,日与僮仆处。
岂曰乐山林,聊将遣羁旅。
终南况萧条,捷径不可取。
良朋动高兴,意在思往古。
曾袁好甥舅,鸾凤见轩翥。
顾子昆弟交,冰雪照肺腑。
联镳挈尊榼,出郭喧笑语。
何以解我忧,赖此同心侣。
湘绮八十俨罴熊(王壬老。),宜都白须长过脐(杨惺吾。)
艺风祭酒兰陵遗(缪小山。),沤尹六尺晏婴齐(朱古微。)
沈庵精鉴追伯羲(宝瑞臣。),侯官清直古伯夷(郭春榆。)
合肥柱下善守雌(李新吾。),胶州著史渊探骊(柯凤生。)
德化木强状植鳍(李木斋。),南丰眉宇同紫芝(赵芝山。)
刘侯茹素笃孝思(刘仲鲁。),江叟绵蕝兼皋比(江叔海。)
夏公铁纲馀珊枝(夏闰芝。),秦子文体樊宗师(秦宥衡。)
次长喜与散仙陪(沈冕士。),肃政日手书一鸱(傅沅叔。)
大理渊默涵道涯(董授经。),都史秋肃回春姿(庄思缄。)
主计数典若列眉(吴向之。),赵侯玉立犹当时(赵剑秋。)
杨侯二泉毓涟漪(杨味云。),邓子钟阜钟嵚奇(邓孝先。)
吴侯肯刻樵风词(吴印臣。),志盦新序梅村诗(王书蘅。)
张子学佛儒通医(张孟劬。),金侯来自鸳湖湄(金篯孙。)
张君乍觌名早知(张彦云。),章子通家见恨迟(章式之。)
问琴短小思皋夔(宋芸子。),瘿公粤秀久京师(罗掞东。)
榜眼家世承花宜(吴絅斋。),探花书堂疑不其(郑叔进。)
袁子南斋辫仍垂袁珏生。),德清相见触我悲(俞阶青。),哭庵人嘲圣小儿(作者易石甫。)
碑幢都在干戈里,猿鹤同为患难人。
我见此山如隔世,雪中流涕说芳春(今年二月自海西庵回里。)
潘画潘题我有之,屡年梦影落江湄。
故园画椟能长好,他日烦君答一诗
⑴ 余藏莲巢焦山图,自题其尊人五言古诗于其上。
寿熊教授翰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举案有贤匹,荷薪有令子,立雪有高材,百劫成不坏身,健征龙德;
劝学若荀卿,卫道若退之,能文若永叔,千觞介无量寿,欢溢鳣堂。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熊公哲(1895——1990),字翰叔,号果庭,江西奉新人。自幼好古文,新文化运动时,执意从林琴南、马通伯、姚叔节等学者学习古文法,深受器重。后又随刘师培等学汉学,启悟良多。而后历任私立华北大学、心远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教职,以诸子学及古文而享誉一时。尤以发扬孔孟学说为终生职志所在。著有《荀卿学案》《王安石政略》《果庭读书录》《果庭文录》及《孔学发微》等。
贤匹:贤惠的配偶。明李开先《姜烈妇杨氏碑记》:“守身为庠生有名,由其外交得益友,内助得贤匹云。”
荷薪:谓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不坏身:佛教对诸佛菩萨无生无灭的法身之称。《涅盘经·寿命品》:“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龙德: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干》:“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劝学若荀卿:荀子,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熊著有《荀卿学案》。
卫道若退之: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有言“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鳣堂:讲堂。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堂为“鳣堂”。
笺:
1.上下联三处自对亮眼。然而三个自对分句铺排过长,至结尾忽用四字句,略觉气息不稳。
2.清代袁励准挽张之洞联:
劝学似荀卿,射策似董子,奏议似陆宣公,经术匡时,当代咸称大手笔;
坐镇若陶侃,定计若韩琦,尽瘁若诸葛亮,安危注意,只今须仗出群才。
袁励准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对联
直庐供奉义熙年,当时学士承恩,怅靧面调羹,话到清平先堕泪;
碧落归来元夜月,为问山河倒影,恐琼楼玉宇,依然高处不胜寒。
共 20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