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拓跋磨浑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蝇母识残腥,寒唇聚秋草。
海门不可测,练气白于捣。
望之远若迟,少焉忽如扫。
阴风噫大块,冷艳拦长岛。
怪沫一何繁,水与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来准昏晓。
何地无恢奇,焉能尽搜讨
望长沙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① 闽人妄传定兴兵至。定兴旧驻长沙,为作望长沙。
汉、唐中兴誇将业,司徒仿佛尚父同。
我朝诸将何寂寞,海内独数长沙公
长沙僻处湖南郡,能修甲兵控江东。
此公忠勇不世出,谋略似有鬼神通。
武昌跋扈劫不得,倒流七日浮波中。
扶持阴蒙上帝力,应知炎祚非遽终。
绿林青犊势汹汹,旌旗十万渡江红。
单骑驰壁拊其背,叩头请死愿输忠。
荆、樊铜马百馀万,闻声纳款来趋风。
连城带甲跨江、汉,胡儿不敢南弯弓。
貂蝉铁券灵武锡,屡请天仗临元戎。
迟回竟使至尊误,乘舆莫返咸阳宫。
只臂再扶汉社稷,整顿湖湘驭群雄。
野人讹传焉足信,捷书狎至耳欲聋。
或言楼船下章、贡,浔阳千里尽艨艟。
又言杉关传檄上游定,铁骑莽莽八闽空。
我闻豫章诸将久思汉,昔在门下受恩隆。
蜡书阴结理宜有,江右郡县岂待攻。
古来童谣有天意,望公早出成大功。
⑴ 杉关岭,福建邵武光泽县,为福建江西界。
长沙陶公祠 明 · 顾璘
五言排律
典午厄阳九,强臣犯京阙。
匪慑勤王师,社稷几沦没。
桓桓长沙公,上游秉旄钺。
志虽屈扫除,功已安𣕕杌。
旧邦仰遗灵,明祀耿无歇。
岭南名刺史,端阳有成绩。
端阳问为谁,长沙垂令德。
曰惟长沙公,善非一代积。
去年苗欲槁,公寝不安席。
手拈一炷香,须臾见昭假。
今年事复然,斯民忻目击。
甘霖雨下土,郊野望四塞。
滂沱及邻壤,秋田足民食。
公惠宁有心,斯民感公德。
口颂遂成碑,举手还加额。
安得长沙公,为我大邦伯。
坐令十郡内,广布阳春泽。
闾阎兴孝悌,四野无盗贼。
共育太和春,絪缊谢反侧。
陶令生平兴萧瑟,到官毋过八十日。
五株杨柳胜栽花,百亩公田都种秫。
拂袖长歌归去篇,舁篮岂是膏肓疾。
世事从他三复四,生儿任昧六与七。
却怪渠祖长沙公,婆娑八十讳称翁。
即论运甓铃阁底,何似抱瓮春畦中。
孤剑雄扶江左日,一丝高挽义熙风。
忘年自识将军意,易姓方怜处士忠。
千载从人论行止,谁似关西杨伯起。
力在寸心输社稷,功成馀事施山水。
未老能抛太尉章,得归即号柴桑里。
五男却是五麒麟,海内俱称万石君。
今去山中看宰相,由来平地有仙人。
吴兴才子工写真,渔阳老手书绝伦。
风流一代不可即,翰墨万古恒如新。
我题此图见微向,须从迹外探心赏。
长沙太迟彭泽速,君臣道尽公当往。
长安城中多息壤,九衢岁月纷来往。
当年高门今矮屋,石刻狻猊坐深谷。
几回伛偻始到门,几树公槐尚垂绿。
长沙公,今安在,海有沧田陆有海。
是时白龙常远游,四海晏然朝委裘。
群公方睦足啸傲,怀麓堂前操大浮。
我来寒色照晴光,九衢积雪如群羊。
盘旋路绕千回肠,乃知太行之险不在远,如弦之直死道旁。
古来三让原不易,我今难于一辞去。
安得中山黄鹄举,缤翻下作空中絮。
采芝采苓须黑头,课耕课织足自谋。
如何靡费不赀粟,未解苍生一日忧。
一昨得家书,览之頞屡蹙。
羸瘠念予季,衰替悯邦族。
诸妹日贫辛,阿宜长录录。
西郭一廛地,渐恐不我谷。
惰窳半闲子,屠酤杂嚣俗。
我归尚无期,田宅本难复。
感此弥郁烦,寤寐如转毂。
姑效溺人笑,勉策跛者足。
聊以写夙怀,用为来者告。
我家本面城,有明始考卜。
其地尤弗良,兵燹遂荡覆。
顾念先人遗,为墟实心恧。
常愿宫以墙,于此置宗塾。
半以艺果蔬,半以萃教读。
横河直河间,水香旧书屋。
梅溪弦诵地,名氏递赓续。
其前有小池,通港为屈曲。
先当搆影堂,环之一泓绿。
置楼以藏书,沿池种修竹。
南为天香居,南祖所题目
盆中桂绝奇,其趾仅容觳。
高出重檐颠,广布一庭馥。
屡顾诸孙言,此树世所独。
阑槛既幽深,几席绝尘黩。
重拟建三楹,补种几金粟。
绛跗阁在东,丹甍亦连属。
大母持梵诵,经帘傍花矗。
下植红辛夷,其香比薝卜。
一磬袅篆烟,微风戛珠玉。
仍当还旧观,怀清媲高躅。
先阯既克存,人材庶渐育。
然后营城中,以处亲五服。
东西诸房宅,稍返近所鬻。
毋使他姓滋,冀辑兄弟睦(余家西郭外大宅三,第一房与第五房世守之。太高祖母晚年徙居城中,遂分建大宅,上下两岸凡七宅。而族祖长沙公亦开第上岸。今郭外皆为焦土,第五房子侄已无几人,常欲尽买其地,以直河之宅基础尚全,拟建李氏义塾,课阖族子弟。横河两宅及南一小宅悉种蔬果,稍治楼庑,为宴息之所,以环书塾。而城中下岸七宅,今最西一宅鬻于新秦子弟徐姓,最东一宅颇华好,徐氏亦割质其半,拟悉返之,以西宅处直河子姓,以东宅之半命僧慧居之,此愿未知何日遂也。)
此事幸俱遂,始自谋薖轴。
湖塘西跨桥,山水极丽瞩。
园篱取苟完,楼室不厌复。
以此为菟裘,绕舍课黍菽。
再于南岸山,大为首邱筑。
远瞻漓渚峰,近眺项里麓
辟壤相阴阳,向南就高燠。
三世合诸亲,茔位辨昭穆。
一一具碑志,表碣随所目。
夹行树松楸,间以枫槲樕。
环兆待弟妹,先葬仲与叔。
余亦结生圹,自比王官谷。
前植桂与梅,芳草带绿缛。
其左置丙舍,开门见朝旭。
千秋与万岁,佳城聚骨肉。
此愿果毕完,死休真大福。
⑴ 本生王父居直河,在横河之南,故借用赵郡李氏南祖语。
⑵ 曾祖考妣葬漓渚金钗峰,先考妣葬项里钱家山,皆去湖塘十里远近间。
共 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