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宝琛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20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陈韬庵师挽诗 其二 (乙亥)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五言律诗
旧执鳌峰业,于今四十年。
小诗初不进,过誉世争传。
社事留残影,花时断圣缘。
待持河海泪,负土问新阡。
陈韬庵师七十生日(丁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律诗
孤臣垦款一经筵,不问人间海变田。
天以疾风标劲草,心随寒日到虞渊。
东京梦录关惇史,南渡诗人尽大年。
犹有承平旧风味,一尊相属说光宣。
独抱丹心见静修,十朝人物一螺洲。
科名报国空前辈,文学寻源纳众流。
拄杖数来行所在,上尊分醉故宫秋。
鳌峰代草师承记,髫丱门生渐白头。
寄和韬庵师中秋对月(戊辰)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律诗
夜坐羁人正寂寥,起看佳月在层霄。
秋来因病疏游屐,乱后将身寄客寮。
天上何年现宫阙,海壖随日验风潮。
吾师别有高寒感,垂老难忘是此宵。
春城喧风沙,独往事幽屏。
江亭吾故友,举念辄造请。
郑君胸水镜,娱野纷妙领。
于焉集诗客,延此言笑顷。
山川争自献,欲秘未敢隐。
遥峰带馀雪,奔走赴潭影。
平生矜独到,世议久齿冷。
寻常一亭春,相顾诧奇景。
主人叹中坐,西山答微謦。
沈沈经世意,湔祓入僧茗。
陶然在题榜,几阅醉天醒。
危阑黯将夕,烟柳令人瘿。
谭侯手中扇一持,誇视坐客称瑰奇。
同光诸老盛名德,九家书画相参差。
传观到我喜且恸,先人旧箑今在兹。
当时父执满天下,嗟我始丱成孤儿。
已孤卅载复见此,如发楹语垂涕洟。
谭侯闻言色为动,以扇归我胡敢辞。
扇中岁月记丁丑,景皇初政殊雍熙。
朝官儒雅竞谈艺,气味仿佛中兴时。
恪斋小笔有远意(吴抚部大澄。),忍庵殿体无俗姿
华东张叟亦奇士,能貌竹石摹枯枝。
自馀诸公尽名宿,各以妙笔穷天倪。
通神书法谁瘦硬,螺洲能画沙中锥陈太傅宝琛师。)
藏棱出力不侧媚,风骨内蕴高宸知。
岂惟晚节券忠荩,早从笔势徵期颐。
同时弄翰八九辈,阅五十稔今何之。
天留一老独住世,尚写细字敲新诗。
承平故物半秦火,海桑换世尊周遗。
伤残家国视此扇,什袭韫椟宁吾私。
谭侯索诗久始报,纪事远愧琼琚词。
我家旧德孰最稔,诗成先质螺洲师。
⑴ 王太守仁堪。王即以是年第进士第一。
⑵ 张听庵兵备树菼。外王父欧斋先生妻弟也。
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二首陈伯潜名宝琛,清宣统帝师,福建人。) 其一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三十年来万事非,天涯沦落识公迟。
横流沧海无安处,故国青山有梦思。
铸铁屡闻成错字,造车此是出门时。
他乡同纵登高目,斜日黄龙上大旗。
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二首陈伯潜名宝琛,清宣统帝师,福建人。) 其二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台岭岧峣海气昏,贞元朝士几人存!
秋江漠漠鱼龙夜,上界沉沉虎豹尊。
分野直疑连鬼宿,买山何处觅公墩。
乾坤整顿关吾辈,先遣南车走越门。
斜阳虚阁敞松寥,阁下寒江万里潮。
山木叶稀苍鼠窜,海门声起大鱼骄。
百年几度双丸速,一盏閒愁万古消。
安得此间容我隐,沧洲无事狎渔樵。
雨洗花阶露洗苔,正当新月照经台。
山高岂定留三宿,地好何妨住百回。
胜友世间非苟得,奇峰天际忽飞来。
知君竹里门常闭,不是寻诗总不开。
共 20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