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陶澍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5—1864 【介绍】: 清顺天永清人,字鉴泉。道光三年进士,由编修任扬州知府,官至云贵总督。在扬州时,力拒河督开坝泄洪泽湖水之令,使里下河数州县得免淹没。
维基
刘源灏(1796年—1865年),字鉴泉,顺天府永清县(今河北廊坊市永清县)人。
刘源灏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道光十四年(1834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
次年,外放扬州府知府,善于治狱,清理积案甚多,得到总督陶澍、巡抚林则徐赏识。
署常镇通海道。
九月,移任陕西督粮道。
历官潼商道、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入为光禄寺少卿。
咸丰七年(1857年)擢湖南按察使,迁布政使。
咸丰十年(1860年)升贵州巡抚,再迁云贵总督,以年老乞休。
同治三年(1864年)卒,享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宁远人,字紫卿。
年十二,以《春草诗》得名。
为魏源、陶澍等所推重。
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官翰林院待诏。
归后侨寓零陵,主讲濂溪书院。
有《春星阁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
杨季鸾,字紫卿,宁远人。监生。有《春星阁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85 【介绍】: 清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自号湘上农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
少时喜读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后执教安化陶澍家塾,尽读其藏书。
鸦片战争后,复留心西学。
咸丰间,历佐张亮基、骆秉章戎幕。
十年,由曾国藩荐,以四品京堂襄办军务,镇压太平军。
转战皖、赣、浙、闽,以法国人编组洋枪队(“常捷军”),克杭州等地。
官浙江巡抚,擢闽浙总督。
同治五年,用法国人日意格等创办福州船政局。
旋调陕甘总督,又赴直隶参与镇压捻军张宗禹部。
七年,西进镇压回民起事。
光绪元年,奉督办新疆军务之命,讨伐阿古柏,平定叛乱。
定新疆建省之计。
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调任两江总督。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在福州病逝。
谥文襄。
有《左文襄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七
左宗棠,字季高,湘阴人。道光壬辰举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封二等恪靖侯。赠太傅,谥文襄。有《左文襄公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61 【介绍】: 清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道光十六年进士。道光末署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鄂,进攻太平军。在鄂历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六年,攻克武昌,实授巡抚。后派遣湘军李续宾等部进攻赣、皖。三河败后,仍支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进攻安庆。林翼在鄂定厘金,通盐运,多方筹饷,为湘军后盾。十一年,在太湖县前线,督攻安庆,因陈玉成军西进,回援武昌,安庆之围不撤。是年八月,湘军破安庆,曾国藩奏捷,推林翼为首功。世亦并称二人为曾胡。同月,以久病在武昌咯血死。谥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
黄鹤楼志·人物篇
胡林翼(1812—1861) 清代官员。字贶生,亦字润芝,湖南长沙府益阳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编修,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四川按察使,官至湖北巡抚,抚鄂达七年之久,直至去世。与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并称为“同治中兴四大名臣”。同治十年(1871)经总督李瀚章和巡抚郭柏荫奏请得旨后,于黄鹤楼后建立“官胡二公祠”奉祀官文、胡林翼。胡林翼有题黄鹤楼联:“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维基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之,湖南长沙府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人,晚清中兴名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是湘军前身湘勇重要首领。
道光丙申进士,官至湖北巡抚。
祖父胡显韶,为诸生;父亲胡达源,任翰林院侍讲。
胡林翼生于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时,少时风流无赖,然天资聪颖,“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资治通鉴》既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危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道光十年(1831年)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婚后仍流连于秦淮河畔,陶澍说:“润之之才,他日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将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
”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先后充任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文庆任主考官),道光廿年(1840)因江南乡试安徽录取人数超额事降一级(从七品)调用(文庆遭革职)。
期间岳父陶澍去世,后父丧丁忧去职,长达七年,服阙后,捐纳内阁中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 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族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太平军西征,湖北成为主战场,胡时任安顺知府,曾国藩推荐其襄助湖广总督吴文熔,咸丰四年(1854年)春,擢贵东道。
出黔抗击太平军,胡率600名贵州练勇奔赴湖北战场,无奈尚未抵达武昌,吴已兵败自杀;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抚皆于任内阵亡,或被太平军逼迫自尽,武昌失守,至胡就任后才反败为胜守住武昌,并二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军的曾国藩部,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昌。
领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三夺武昌,次年12月,第四场争夺战清才收复破武昌城,授胡湖北巡抚。
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佔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
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路进攻安徽。
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庆,时皇帝咸丰病逝,胡闻讯大恸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时,胡林翼在武昌病卒。
胡与正房陶静娟生有一女胡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嫁监察御史周开铭。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