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维国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5 首
民颂海东春,富寿有加,欣睹一夔臻上理;
道援天下溺,耄期无倦,行驱万马复中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蒋介石:见【1.祝总统蒋公中正七旬晋二】。
海东:台湾在海之东,故指台湾。柳亚子《论诗六绝句》其五:“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
一夔:夔,人名,相传为尧(一说舜)时乐正,仅有一足。孔子答鲁哀公问,说“足”是足够的意思,指有夔一人,就可以制乐。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以“夔一足”表示有真才者一人即足。
臻上理:达到大治。臻:至,达到。上理:如说大治。清雍正上谕:“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谥,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
道援天下溺:天下溺,援之以道。《孟子•离娄上》。
耄: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行驱:行将驱使。韩偓《老将》:“行驱貔虎披金甲,立听笙歌掷玉杯。”
笺:
1.此联与下面一联均是作者1974年最后一次给蒋介石写的两副贺寿联。次年4月蒋辞世。
2.清唐廷章挽张之洞联:
障东南七省,秉枢密两朝,自戊戌变政十余年,新旧纷争,砥柱镇中流,手斡乾坤资郭相;
文起一世衰,道济天下溺,仅己酉立宪八阅月,规模略备,长城毁万里,情同妇孺哭温公。
圣人统御,万邦孝治,光昭嘉运,丕应龙集。辛巳十一月长至前一日,恭遇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庆辰,清宁协化,凤律效祉。皇上至爱至敬,稽典诹吉,祗告圜丘、方泽、太庙、社稷。恭奉奏书,恭进金册、金宝,加上「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皇太后」。恩诏普颁,大宴寿安宫,皇上躬舞皇太后寿筵前,率皇孙、皇曾孙联舞,上万年觞,欢洽家庭。爰自朝堂达郡国,中外臣民,咸歌舞祝慈寿万年。仰惟皇太后至圣,诞育我圣主,巩列祖皇图,文德武功,兼守创以光前,巍巍式廓,天下大治,实惟上承懿教,皆皇太后鸿仁垂荫所致。皇上建极绥猷,兢兢业业至于今乾隆二十有六年,统御中外万邦,以天下大治,敬为皇太后寿。昊穹孚祐,申锡万年,实惟善庆崇隆,皆皇太后至德深培自裕之福基。臣载被蒙圣恩,备员史职,恭献慈圣万寿诗九章,拜手稽首,谨上。其词曰:
维天笃我清,钟庆圣母。
逮事仁皇,孝德维茂。
久道之泽,贻福膺寿昌。
懋昭内治,丕赞宪皇。
天隆构我家,诞育我圣主。
今孝治之敦,光于列祖(右第一章十二句。)
东宁百咏 其五十六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鱼水君臣重托孤,三分龙卧起雄图。
艰难手创偏安局,直把东都作帝都。
作者注:「陈永华,字复甫,福建同安人。弱冠补弟子员,闻父殉国难,即弃儒生业,究心天下事。时成功开府思明,延揽天下士,兵部侍郎王忠孝荐之,与语竟日,大喜曰:『复甫,今之卧龙也。』授参军,待以宾礼。永历十二年(1658),成功北征,命辅世子留思明,语经曰:『陈先生当世名士,吾以佐汝,汝其师事之。』克台,授咨议参军,经立,军国大事,悉以委焉。永华为政儒雅,钜细必躬,成功立法严,永华济之以宽,由是东都大治。及卒,台人莫不痛哭,驰吊于家。谥『文正』,赠资政大夫正治上卿。」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东宁百咏 其五十九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靖海舟师破百蛮,功成陈币泪潸潸。
入吴本为封侯计,一剑恩仇亦等閒。
作者注:「施琅,福建晋江人。少从戎,为郑芝龙部将。及成功起兵安平,与弟显从之。年少号知兵,恃才而傲。有标兵某得罪,逃于成功,琅擒治之。成功怒,逮其家,杀其父及显。琅夜走,匿荒谷中三日。佃兵某知其才,饭之,乃逃之所部苏茂家。捕者至,茂假一舟、一剑、一竖子,夜渡五通,入安平。久之,降清,授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擢水师提督。四年(1665)挂靖海将军印,疏请伐台。二十二年(1683)春,大治舟师。六月十四日,发铜山,会于八罩屿,遂克澎湖。乃刑牲奉币,告于成功之庙曰:『自同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之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罪,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也。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则已。』言毕泪下,台人为之嗟叹不置。」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战国策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结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遂入大宫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蒙谷之功与存国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