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玉成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陈承镕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21—1856 【介绍】: 清末广西藤县人,原籍桂平。
陈玉成之叔。
参加太平军,任羽林侍卫,擢殿左三指挥。
入天京,授地官副丞相,升天官正丞相,改佐侯,传达军政事务。
咸丰六年,杨韦事变追随韦昌辉、秦日纲,后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864 【介绍】: 清广东花县人,字益谦,又作谦益,号吉甫。
洪秀全族弟。
累试不第。
道光二十三年为塾师,参与创立拜上帝会。
咸丰元年去广西,未及随太平军远征。
八年,由香港经江西、湖北等地乔装潜入天京。
封干福王,晋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
进《资政新篇》,主张革新政治,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曾与李秀成、陈玉成等摧毁清军江南大营。
十一年,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地催兵救援安庆,遭失败。
天京陷落,为清军所俘,被杀于南昌。
有诗文辑成《军次实录》。

人物简介

简介
刘维桢,字干臣,清末黄冈县杨鹰岭人。
少家贫,随父就读,工书法。
咸丰三年投奔太平军,任陈玉成部掌书,后调赖文光部领兵佐守蕲州。
(《黄州赤壁志》编纂委员会《黄州赤壁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64 【介绍】: 清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
咸丰元年参加太平军。
以骁勇善战,积功升地官正丞相、合天侯。
石达开出走,擢为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共主军政。
咸丰八年,三河之战大败清军。
次年,封忠王。
咸丰十年,用“围魏救赵”之计,解天京围,破清江南大营。
经略苏、常,东攻上海,西援天京。
同治三年,困守天京,城陷被俘。
有自述数万言,旋被害。
赖文光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7—1868 【介绍】: 清广西人,祖籍广东嘉应州。
太平军将领。
道光末,参加金田起事。
天京变乱后,随陈玉成作战,参加击破第二次江南大营之役。
封杰天义,又晋封遵王。
同治元年,奉命与陈得才等远征陕西,扩充兵力。
三年,回师救天京,至湖北,天京已陷。
遂与捻军会合,采运动战术,以走制敌,使清僧格林沁军奔驰于皖、豫、苏、鲁间,终获曹州高楼寨战役大捷,击毙僧格林沁。
复于河南突破曾国藩湘淮军防线,分捻军为东、西两路,与任化邦率东捻军转战中原,屡获胜利。
六年,为李鸿章军困于苏鲁海隅,兵力损失殆尽。
次年,南下至扬州被俘死。
马融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将。
历天朝九门御林羽林军副总提泳天安,升至主将。
陈玉成被擒,撤颍州之围往救,未成。
后转战河南、湖北,拟东援天京,遇阻而止。
后常与捻军汇合,一度西进至陕西。
再东返,经河南、湖北至安徽霍山黑石渡,率部降清。
一说被清吏所杀。
一说官至总兵,在福建晋江执获辅王杨辅清。
李孟群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9 【介绍】: 清河南光州人,字鹤人。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广西灵川县知县。
咸丰间先在广西对抗太平军。
后投效湘军,转战湖南、湖北、安徽。
官至安徽巡抚。
旋为陈玉成部俘获,自杀。
谥武悯。
维基
李孟群(1828年—1859年),字少樵,号鹤人,河南光州(今河南固始)人。清朝政治、军事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安徽布政使,短暂代行安徽巡抚职务。十年间尽力围剿太平天国军队,最后在安徽战败身死。谥武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864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方忠。
原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属,守安庆。
咸丰十一年降清,从曾国荃破安庆。
同治初从李鸿章至上海,下苏州等地。
官至总兵。
攻嘉兴时中弹死。
谥忠烈。

人物简介

简介
湖南湘乡人,蒋凝学长子,蒋德钧之父。
与父亲蒋凝学一起长期征战于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山西、河南、新疆等地,咸丰八年(1858年),在安徽黄梅童司牌以少胜多、大破陈玉成军,固九江之围。
咸丰九年至十年间(1859年末-1860年初),在太湖与多隆阿、鲍超、唐训方部连营合围,再击败陈玉成四十万大军。
以军功晋升盐运使衔江西补用道,江西、浙江即补知府,赏戴花翎,授通议大夫。
在浙江任上,积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大力兴办教育,为江浙一带的战后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容川诗钞》四卷。
容川诗钞·序一
尝读毛公诗序而慨然也,曰:风雅之作,其半出于征戍行役时乎?微论车攻马同,纪师徒之盛;江汉常武,述将帅之勋。而采薇以遣戍役,杕杜以劳还率。归镐则眷言张仲,矛戟则慨念同袍。于家庭朋友间,拳拳三致意焉。盖不独以鹳鸣妇叹、瓜苦薪烝,曲达其时物变迁之感也。故人匪心乎风雅之奥,则诗必不工;匪身乎征戍行役之艰,即工而有至有不至。若蒋君容川之于诗,庶几其工而能至者矣。君之尊甫之纯方伯公,昔治兵颍亳间,有声。毛文达公为余言:公驭兵严而有恩,兵辑民和,为颍南屏蔽。心仪者有年,逮入觐,枉存一见,如旧相识。述兵间事最悉。论功则退不肯居。间亦述及君从征相助为理之事。逮公任陕藩,老寿卒。官民感不谖。大府上闻,赐恤逾格。而君之哲嗣少穆太守,弱冠为郎,乡试危得而复失者屡矣。则壹意治曹事,旦夕劬趋,不择剧易。台省交章荐之,命以三品衔出守四川之龙安。少穆益?谨,周咨旁采,不稍自张溢。居京久,余引为忘年交。今将出都门,以君容川诗集嘱为之叙。余自惟笃老,与太邱纪群之交,已三世矣。追往念离,不无怅触,而幸前见故人勋祉之备,又幸见文孙名业之日昌。不觉喜心悬极,更取君诗展诵之。逾不觉俯唱遥吟,喜而至于距跃曲踊。则以吾之喜,因知君之喜之必极;以吾诵君之诗之喜,知君之自振其诗以期进于风雅者,必累上而未有已也。光绪八年岁在壬午新秋月朔。长沙周寿昌叙于京邸之小对竹轩。
容川诗钞·序二
蒋君容川与余别久不相闻,今春以诗集命哲嗣少穆寄余京师,乞为之序。忆丁卯岁余至杭时,寇乱甫平。君已由诸生积劳擢监司,赞浙江大吏军事。礿服肃客,戎士佩刀左右侍,气象武猛。谈兵衮衮若决江河,不闻其以诗鸣也。乙亥复见于豫章,相得益欢,而无一言及文字,今观其诗,材力精能,虽专一于是者莫能过。其抚时书事、豪宕感激,与史表里,尤异时考古所不废。乃诧向者知之不尽、而君深藏若虚不可及也。自粤贼倡乱东南,曾文正用文学起家督师,为中兴勋臣冠一时。左彭江罗诸公,声绩耀寰宇,出其词翰,皆足颉颃著作之林。此由圣代诗书之泽,入人既深,士得通其变化,蕴为知能,趋公赴忠,卒能回天地而光日月。文事之优,斯武略所由美也,而皆出于吾楚,殆亦有不偶然者耶。君父之纯先生,茂功隆誉,终于秦藩,政隘其施。少穆新衔诏命出守龙州,通敏有干略。行见翔步云霞,益振厥绪,蒋氏之流庆远矣。君承藉丰豫、陶写风雅,欢愉之辞、广大之音,将与日俱增而未知所极。他日相见,愿从君尽读之。长沙王先谦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65 【介绍】: 清广西藤县人。
贫农出身。
李秀成堂弟。
咸丰元年加入太平军。
天京内讧后,以善战为朝众所举,封侍天福、左军主将,主持皖南军务。
参加枞阳会议,与陈玉成攻克庐州。
攻溧阳,取句容,参加进攻第二次江南大营之役,以功封侍王。
随即与李秀成东征,下丹阳、常州、苏州。
又转战浙皖赣等地,一度进逼曾国藩祁门大营。
天京陷后,转战闽粤,曾占领福建漳州。
后入镇平汪海洋军中,为汪所害。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