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文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大水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木匠董文,居彰之浊水庄。岁甲寅,大水淹至,漂没香园脚数十家,倾囊雇善泅者伐木为筏,裹饭往援,存活男女百馀人。予闻其事,作为此行,用以劝世之好善乐施者。
黑风吹海使倒立,百川水从内山入。
排云驾雨鞭蛟龙,白浪高于天一级。
千年古木摩苍穹,随波漂荡西复东。
砰岩撼岳相激搏,巨石旋转如飞蓬。
顷刻民庐看不见,百里哀呼叫水变。
缘木果然可求鱼,为巢自恨不如燕。
鼋鼍白日上山游,人鬼黄泉随处现。
可怜环溪百馀家,一时淹没为鱼虾。
洲沉岛没无所避,谁肯中流浮仙槎。
浊水村翁老木匠,眼见波涛如海样。
斩藤伐竹催乘桴,救得百人皆无恙。
翁非有馀欲市恩,动于不忍仁乃存。
世间讵乏千金子,目击嫂溺甘不援。
如翁恻隐合天意,必有馀庆贻子孙。
君不见,宋祁救蚁中状元,况乃回生起死人一村。
院居山麓间,泉出堂阶下。
传闻始庀材,泓然映新瓦。
实为人文兆,岂比声闻假。
我来试手㪺,测量递杯斝。
怵乎于水监,以告饮泉者。
学务源委寻,功敢昼夜舍。
千峰蒸灵液,一眼始输泻。
荫樾交桂枝(泉上即双桂树。),聪明比莲社(东林寺、秀峰寺皆有聪明泉。)
勿矜发脉长,深愧潴蓄寡。
侧望玉帘飞,忽送山风洒。
水激水沸水转轮,舟得轮运疑有神。
约三时许七百里,海行更比江行驶。
不帆不篙惟恃炉,炉中石炭气燄粗。
有时热逼颇难避,海风一凉人意苏。
一日澳门住,一日香港息。
澳门半华夷,香港真外国。
一层坡岭一层屋,街石磨平莹如玉。
初更月出门尽闭,止许夷车莽驰逐。
层楼叠阁金碧丽,服饰全非中土制。
止为人人习重学,室宇车船等仪器。
其人丑陋肩骭修,深目凸鼻须眉虬。
言语侏离文字异,所耆酒果兼羊牛。
渐染中华仓圣学,同文福音资考诹。
谓余书有辟邪用,试悬老腕惊群酋。
平生足迹遍行省,今日得此韵外游。
万怪鱼龙窥醉墨,近仙楼与杏花楼(近仙楼在澳门,杏花楼在香港。同游者陈亚苏、董文卿及闇斋侄也。)
三载留西粤,孤身历百蛮。
啼猿愁落日,野鬼啸空山。
剑剩流星铁,弓馀明月弯。
尊前莫悲咽,犹幸得生还。
(五月初三日)(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夜雨更连朝,徐飞复细飘。
董文润枝叶,米画入湘潇。
浆灌麦成穗,茎滋禾发苗。
对斯宁不慰,忆远尚心焦
⑴ 今春雨泽时沾麦苗芃蔚兹值灌浆之际得此甘膏结实更加饱绽大田亦滋长发
⑵ 甘雨应时较之常年望泽可云稍慰而撒拉尔逆番剿灭之信尚未至不能慰此忘彼也
题董其昌临柳公权禊帖(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香光禊帖仿诚悬,一乃二之谁所然。
幸具董文仍在后,讶移张识反居前
无分可识初无合,得半欣于两得全。
题什艺林传盛事,那能书法悟离坚(见香光识语)
注:内府藏董其昌真迹不下百数十种所临柳公权兰亭诗其一也裒集既多未暇悉为题品虽同入石渠上等亦第以寻常董迹视之兹复得其兰亭诗临本忆与旧藏有相类者因出香光临卷校之则旧卷乃临兰亭四言诗十一人并孙绰后序新卷临五言诗十一人卷后董自有跋两卷纸幅宽窄正同且与戏鸿堂帖所刻柳书首尾次序无弗吻合其为全临通本而割为两卷无疑即董自跋止辨此书非诚悬不能而深许其离坚合异之妙未尝致歉于得半足为全卷左證又旧卷后有高士奇陈元龙张照三跋历叙字卷流传始末而不言其曾有缺佚且两卷押缝处士奇之竹窗照之张长卿二印上下相间无少参差可见卷在张照家尚为全璧不知何时析而为二而以后三跋置前半卷尾此可怪也夫物之显晦离合固有定数二卷之离不知几年使非前后并入内府则亦无由终合乃余见而疑疑而校校而复合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岂墨池片楮亦默有司其契者乎盖凡人精神所聚必有不能泯没者董此书殊自矜贵诸人藏跋亦极为宝重谛视之果其用意之作精神既注其不终于掩晦固宜向使两卷不离则亦仍以寻常董迹视之岂暇为之详悉审定是则因有昔日之离乃成今日之合为墨禅轩(见董自跋)增一因缘庸渠非是卷之幸耶既为订易合装并书以识异
⑴ 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全诗并缀自跋于卷末本为完好后不知谁何割裂以四言五言诗分为二卷置张照诸人跋于四言诗卷尾而董跋仍与五言诗相为附丽因详加订正通装一卷俾还旧观
⑵ 高士奇陈元龙张照三跋割裂为二卷举张以概其馀四言卷先获故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