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顼龄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华亭人,字伊人,号农山。顺治六年进士,历官御史。巡视京、通二仓,理剔漕政之弊,疏凡三十余上。工诗,沉博秾丽。有《兰雪堂稿》。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王广心,字伊人,号农山,江南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历官御史。有《兰雪堂稿》。
清诗别裁集
字伊人,江南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先生经义雕镂襞绩,时作骈体,而韵语疏畅条达,不以一律拘,贤者故不可测也。
维基
王广心(1610年—1691年),字伊人,号农山,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其家为松江府望族,少年以诗文闻名。
明崇祯五年(1632年)入进步文社几社。
明亡后仕清,中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任兵部主事。
官至监察御史。
有子王鸿绪、王顼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文开,一字斯庵。明贡生,南明永历时,官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称《福台新咏》。有《花木杂记》、《古今体诗》及文集。
全台诗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浙江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县)人。
明故相文恭公世孙,少以明经贡太学。
明亡,桂王朱由榔称帝于广东肇庆,号永历。
沈光文前往依附,授太仆少卿。
永历五年(1651)从广东潮州渡海到福建金门。
后自金门搭船赴泉州,至海口围头洋遇飓风,遂飘流至台。
永历十五年(1661)郑成功来台,以客礼见,不署其官;郑成功去世,郑经嗣位,「颇改父之臣与父之政,军亦日削」。
沈光文为赋以讽,几致不测,遂变服为僧。
后移居目加溜湾(今善化一带),设帐教学,并以医药活人。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具表归降。
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
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
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其诗文散见于方志,台湾诗文总集,以及笔记杂纂,如连横《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
至于别集之辑录,则有宁波同乡月刊社刊行之《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以及龚显宗主编之《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兹以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沈光文诗作的清代方志艺文志为底本,并参校下列诸本:《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台湾诗录》、《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参考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台北:宁波同乡会,1977;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新营:台南县文化中心,1998。
〗(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23 【介绍】: 清江苏娄县人,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
王顼龄弟。
康熙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官至户部尚书。
曾主修《明史稿》,因万斯同之力成书。
张廷玉等修《明史》即以此书为蓝本。
又长于医,有《鸿绪外科》。
另有《横云山人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七
王鸿绪,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娄县籍华亭人。康熙癸丑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有《横云山人集》。
清诗别裁集
字季友,江南华亭人。康熙癸丑,赐进士第二人,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横云山人诗稿》。○不及见全稿,所录皆未贵显时作。
维基
王鸿绪(1645年—1723年),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江南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清朝史学家,康熙帝亲信。康熙十二年(1673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十四年(1675年)主持顺天乡试,充日讲起居注官,不久升赞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转侍读,任《明史》总裁官,撰写列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充会试总裁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擢左都御史。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服父丧期满返京,遭左都御史郭琇弹劾其与高士奇“互相勾结,表里为奸,植党营私,招权纳贿,蒙蔽视听,扰乱朝政”,又收受嘉定知县贿赂银五百两。康熙令其休致回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因大学士王熙、张玉书的推荐,康熙帝以《明史》「自开局纂修以来,岁久未告竣,事预期速,蒇宜专责成」,责成王鸿绪开始编修《明史》。康熙四十一年,《明史》列传刚脱稿,尚未订正,万斯同即逝于王鸿绪寓所,《明史》的编纂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参与纂修《佩文韵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王鸿绪被免职,以原官解任回籍,他私下带走史稿,经五年的删改润笔,于康熙五十二年史稿撰笔初成,次年进呈。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鸿绪进呈明史稿310卷,体例均备,七月十八日内阁将之交明史馆收藏。不久王鸿绪将明史稿刻为己作,此即《横云山人明史稿》,不具万斯同之名。同年八月十五日,王鸿绪即卒于张堰镇家。明史的第二次修稿至此终点。王鸿绪工书法,“奄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争藏弆”。兼通医学,有医著《王鸿绪外科》。著有《横云山人集》27卷。《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麟照,号澄川。
王顼龄子。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编修。
官至礼部侍郎,降侍读,加詹事衔。
有《棕香书屋诗》。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八
王图炳,字麟照,号澄川,江南华亭人。康熙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礼部侍郎,降侍读,加詹事衔。有《棕香书屋集》。
清诗别裁集
字麟照,江南华亭人。康熙壬辰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著有《授香书屋诗》。
维基
王图炳(1668年—1743年),字澄川,号麟照、慎悔道人,江南华亭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
太常寺博士王顼龄之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雍正七年由詹事升左副都御史,雍正九年改礼部左侍郎,改侍读,加詹事。
工于诗,江左十五子之一。
著有《授香书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