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中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0—1797 【介绍】: 清江苏镇洋人,字纕蘅,一字秋帆,小字潮生,自号灵岩山人。乾隆二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湖广总督。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好著书。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人。乾隆庚辰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湖广总督,赠太子太保。有《灵岩山人集》。
词学图录
毕沅(1730-1797) 字纕蘅,号秋帆,因从沈德替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援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精通经史,旁及语文学、金石学、地理学,并善诗文,一生著作颇丰。撰修《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抚陕期间,《关中胜迹图志》三十卷六十余万字,并绘有地图。又整修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史马迁祠,修缮苏东坡祠,重建灞桥等。主编《经训堂丛书》,撰《灵岩山人诗集》、《灵岩山人文集》、《中州金石志》、《河间书画录》、《晋书地理志校注》、《山海经新校注》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毕沅(1730—1797) 清代官员、文人、学者。
字纕蘅、秋帆,号灵岩山人。
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殿试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陕西、河南巡抚,湖广总督。
主持纂辑《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卷,“取材宏博,考证谨严”。
曾为黄鹤楼景点仙枣亭(太白亭)作楹联一副:“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在任期间曾重修楚观楼并改题为南楼。
学者汪中曾为其代撰《黄鹤楼铭并序》。
维基
毕沅(1730年—1797年),字纕蘅,号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县(今太仓市)人。清朝状元、学者、政治人物。毕沅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深受其母的熏陶。后至苏州灵岩山,拜沈德潜从学。乾隆十八年(1753年),顺天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翰林院侍读。历升左春坊左庶子,改甘肃巩秦阶道、安肃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摆陕西按察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擢陕西布政使。历任陕西、甘肃、河南巡抚等。晚年筑馆于灵岩山,腹地有三十亩,内有“御书楼”、“九曲廊”、“澄怀观”、“画船云壑”、“砚石山房”、“张太夫人祠”等,费时五年乃成。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四十寿辰,“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毕沅赋诗相赠,“并检书画铜瓷数物为公相寿”。乾隆六十年,授湖广总督,当时福宁为湖北巡抚,陈淮为湖北布政使,三人官官相护,索敛民财。百姓形容说:“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福如狼虎,虽人不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湖南石三保造反,赴常德、荆州督饷。嘉庆元年(1796年),枝江(今属湖北)人聂人杰等起义,毕沅自辰州(州治今湖南沅陵)赶赴枝江镇压,攻克当阳,擒获石三保、吴半生、吴八月等人,赴湖南镇抚。嘉庆二年(1797年)六月,手足麻木不仁,帝赐活络丸,七月,病逝于湖南辰州大营,归葬于灵岩山的东北麓。诏赠太子太保,未加谥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4—1784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成裕,一字孝臣。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注选知县。治经深于《》及《春秋》三传,晚好历算。对江藩喜诋斥前人,颇不以为然。将选拔贡时,适友人卒于旅舍,即放弃试事,经营殡葬。有《历代官制考》、《左传通释》、《群经识小》等。
维基
李惇(1734年—1784年),字成裕,又字孝臣,江苏高邮人,清代学者。
祖先由苏州迁居扬州。
七岁能解经,人称神童,精深《诗经》及春秋三传。
与同郡王念孙、汪中、刘台拱、顾九苞等友好。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晚好历算。
与钱塘齐名,乾隆五十年以疾卒。
著有《卜筮论》、《尚书古文说》、《金縢大诰康诰三篇辨》、《大功章烂简文》、《明堂考辨》、《考工车制考》、《历代车制考》、《左传通释》、《说文引书字异考》、《读史碎金》、《社氏七历补》、《浑天图说》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15 【介绍】: 清江苏金坛人,字若膺,一字懋堂。高宗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任贵州玉屏知县,调四川,曾署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初与休宁戴震为友,后尊之为师。积数十年精力,专治《说文》。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经韵楼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段玉裁,字懋堂,金坛人。乾隆庚辰举人,官巫山知县。
词学图录
段玉裁(1735-1815) 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
江苏常州金坛人。
乾隆二十五年举人。
官巫山知县。
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
与同时学者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说文》四大家。
游戴震之门,湛深经史,尤精六书,结识钱大昕、邵晋涵 、姚鼐等学者。
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55岁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经韵楼集》、《毛诗故训传定本》、《诗经小学录》、《戴东原年谱》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6—1800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诒榖,亦作颐谷,号约斋。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辞官归里。读书必释其疑。作《家语疏證》以破王肃之伪,辑《风俗通》佚文,撰《后汉书补正》以蒐谢承之佚,又有《文选李注补正》、《文选理学权舆补》、《读书脞录》、《颐谷吟稿》。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孙志祖,字诒谷,又字颐谷,号约斋,仁和人。乾隆丙戌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御史。有《颐谷吟稿》。
维基
孙志祖(1737年—1801年),字贻谷,或作颐谷,号约斋。
浙江仁和人。
乾隆丙子科举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刑部员外郎,升云南司郎中,再拔擢江南道监察御史。
汪中友好,汪中去世后,曾与张燕昌、梁玉绳等公祭汪中
著有《家语疏证》六卷、《后汉书补逸》五卷、《文选考异》四卷、《文选注补正》四卷、《文选理学权舆补》一卷、《读书脞录》七卷、《风俗通逸文》一卷、《颐谷吟稿》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8—1781 【介绍】: 清江苏兴化人,字文子。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
母任氏博通经史,九苞之学,得益母教为多。
洽闻强记,长于《毛诗》、《三礼》。
汪中等人交善。
维基
顾九苞(1738年—1781年),字文子,一字芍南,兴化人,清代经训学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博闻强记,受教于母,嗜书不倦,贯通经史,长于《毛诗》、三《》,被誉为“学冠东南”,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曾为四库馆校录。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成进士,未几卒。有子顾凤毛早逝,次子顾麟瑞为诗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9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
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鲒轩》、《更生斋》等集。
词学图录
洪亮吉(1746-1809) 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初名莲,字华峰,中更名礼吉,字君直。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上书陈时政之弊,触仁宗,流放伊犁。次年赦归。主洋川、梅花书院讲席。为乾嘉学派著名学者,著述甚富。兼工辞章,诗与黄景仁、孙星衍号"洪黄"或"洪孙"。骈文为一时翘楚,具兼人之勇,有万殊之体,与胡天游、袁枚并称三大家。词清疏俊爽,自具面貌。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诗馀》。
维基
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祖籍安徽省徽州府歙县,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文学家,曾发表人口学说。
洪亮吉原名莲,字华峰。
乾隆三十七年改名礼吉,乾隆四十六年参加礼部会试春闱时,改名为亮吉。
因祖父洪寀入赘而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洪亮吉六岁父亲洪翘去世,家贫,寡母蒋氏携洪亮吉和弟弟洪霭吉,以及三个女儿投靠娘家。
洪亮吉刻苦读书,身材高大,喜欢穿红色衣服。
洪亮吉一直住在蒋家,设塾任教。
乾隆三十三年(1768)与大舅蒋树诚之女结婚。
洪亮吉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
与诗人黄景仁、学者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
工骈文,与汪中并称。
乾隆三十四年(1769)洪亮吉秀才。
乾隆三十五年和乾隆三十六年两次参加江南乡试,均未中。
于是与好友黄景仁同往安徽太平府,作安徽学政朱筠的幕府校文。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洪亮吉得知母亲病故,从浙江绍兴赶回家,途中大哭落入河中,幸而得救。
他守丧三年,教学童为生,租住在常州白马三司徒巷,贫困度日。
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洪亮吉赴京,在四库全书馆参加江南进呈图书的校对工作。
第二年,洪亮吉参加顺天乡试,举人。
又一年,应春闱落榜。
遂前往西安,充陕西巡抚毕沅幕府,协助编写《续资治通鉴》,并参与编撰《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
同幕有汪中、戴震、王念孙、邵晋涵。
后来在河南作幕府,校刊书籍,编写《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怀庆县志》。
1783年,黄景仁在山西运城病重,托付身后事给洪亮吉。
洪亮吉从陕西七百里奔丧,千里扶柩回乡安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3—1834 【介绍】: 清江苏宝应人,字武曹,一字郁甫。
乾隆六十年举人。
精训诂声音文字之学,与刘台拱、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李惇、汪中、邵晋涵等互相切磋。
有《经传考證》、《礼记训纂》、《游道堂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一名喜荀,字孟慈。
汪中子。
嘉庆十二年举人。
由内阁中书升户部员外郎,出补河南怀庆府知府。
卒于官。
通文字、声音、训诂之学。
有《大戴礼记补》、《且住庵诗文稿》等。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汪荣宝(1878年—1933年6月),字衮甫,一字太玄,江苏吴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华民国外交官。(《思玄堂诗》,录入:顾青翎)
思玄堂诗·跋
自三十六体出,学者始识以茂密深醇之法,梯阶杜境,韩、和继作,有宋杨、刘、钱、晏诸人复衍其传,其后浮响寖增,去杜愈远,诟者至以挦扯相诋,由是宗者盖稀。衮甫年丈后于杨、刘诸公殆九百年,生平为诗,初不规规酬唱,直抉李精髓以入杜堂奥,图阵严整,未尝率尔成咏。忆甲子寓故都,曾假手稿讽诵,虽寻常一字,亦窜易数四,想见用心苦矣。年丈既归道山,哲嗣子长、公纪诸兄定其遗稿,以传不匮,孝思孰大于是。以拟义山学杜,遥遥千载,信足辉映后先。年丈粹然儒宗,毕生致力《法言》,已见江河不废,其于声韵尤足俯视海内,抗响有清,固无俟乎诗名以传。即以诗言,亦自有不朽者在。集中附见补亡诸诗,以飞所知,殊不仅此。甲戌旅京,[见]年丈为书聚头扇二律云:「老学真馀炳烛明,一编覆瓿欲何成。篹玄耻署新诸吏,议礼甘为鲁两生。别久未忘春树色,诗来如听暮江声。酒人寥落悲歌减,击筑难为独客情。」注「次韵答纕蘅兼寄秋岳」。又:「帝京景物不堪寻,偶过梁园春正深。经雨繁花成碎锦,接天乔木更轻阴。百年蔽芾思周德,一士婆婆动越吟。莫怪少陵无好思,王孙且复保千金。」注「癸酉暮春萃锦园看海棠分韵得深字」。今检《思玄堂稿》,未睹两诗意者,遗珠或多,秋岳、纕蘅诸先生,平生往还,他时谅有裒益。复忆甲子借读手稿竟,奉题二诗云:「论道谈玄兴不穷,及门常得坐春风。为霖久属苍生望,载笔还参造化功。洗尽铅华归澹永,力收刚健到沉雄。微闻绛节仍东驻,定有新词付锦筒。」「文章千万灿琳琅,(集题《金薤琳琅斋稿》。)早见声华动八荒。天上神龙信夭矫,众中仙鹤自轩昂。朝宗江汉同归海,避月星辰各敛芒。愧我无途换凡骨,欲因公乞上池浆。」年丈往矣,久坐春风,凡骨犹昔,披诵兹稿,不禁泫然,世有知音,其或能继郑笺,用阶少陵之壁垒耶?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年侄冯飞谨识于南都。
金薤琳琅斋集后序
先兄衮甫遗文若干篇、诗若干首,缮写既竟,诸孤以书来告,东谨识其后,曰: 兄资禀绝人,博涉群籍,为文上规陆机,下亦比踪容甫
蚤识馀杭章先生,更相推重,尝称「枚叔作文,下笔便古」,枚叔者,章先生字也。
先生亦言当世骈体文,衮甫第一。
由今观之,可谓各当其分,曾无溢美。
至于论学,则尊信家法,颇有异同。
兄弱冠升朝,荐至卿贰,民国以来,持节使海外历十数年,簿书鞅掌,未能专力于学,然所为《法言义疏》,先后凡三易稿,折衷群言,表章微隐,信乎县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诗宗玉溪,形神并肖,初不憙宋人,晚乃以荆公、东坡为不可及,自作亦转趋平澹。
东于玉溪诗,好之而弗能效也。
一日,兄命作无题,属思不就,兄拊其肩曰:「弟习词,乃畏作香奁诗邪?
」既而笑曰:「弟唯擅词,芬芳悱恻之情,别有所寄,故不工此耳。
」又尝欲裒两人诗合为一编,题曰《二子集》,东以篇章散亡,蹉跎未应,今则已矣。
日月云迈,松楸已长。
四年之,师友都尽。
自伤愚闇,恐遂无所成就以终其身。
加世乱相寻,生涯萧瑟,偶从朋好,以俳优自娱。
风雅之道,难复究心;唱酬之乐,期诸隔世。
遗编展对,聊缀数言,曾不知涕泗之横集也。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弟东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成本璞(1876-?
) 字琢如,号愚民。
湖南湘乡人,浙江台州知府成梓丞子。
早年曾留学日本,归国游宦江南,授朝记大夫,浙江候补知府、中书科中书等职。
民国初,任国务院秘书、简任官,伊犁外交司司长。
曾入南社。
工词章,为江标所重:"琢如负瑰玮绝特之才,沈潜百家,睹记甚博,治经笃嗜汉儒,而于宋贤所著之书亦尝撷其精而深求其理,下笔万言如风雨之骤至。
余甚伟之。
其文远取式于昌黎、庐陵,近合体于容甫、定庵,一洗近时平浅钝狭之习。
骈俪之文特为高远,有魏晋人风味。
诗则才力雄肆献吉大复之,并间亦稍入于宋。
于词尤所专精,高者直似南唐五代,此亦在南北宋之间,奇丽骀宕,哀感顽艳。
余尝曼声微吟。
叹为绝伦湖湘,近代无此作者矣......殆杜樊川、陈同甫之伦......则琢如当不以经生文人老也。
"有《九经新义》、《通雅斋丛稿》、《泪影词》等。
人物简介
成本璞,字琢如,号天民,湖南湘乡人。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