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英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9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鲰生伏睹明公上承天子之命。以摅我王之诚。征讨女真。奏凯而还。当时作诗美之者。皆文章巨擘。珠玑盈轴。使人读之。鼓舞揄扬之不能已。生亦不揆鄙拙。谨敷陈其事。作赋一首。仰呈左右。
繄坡岳之偃蹇兮,上峻极于天。
维钟厥美而降神兮,产贤哲而辅时。
惟公之子尔不群兮,逞盖世之雄姿。
既修姱而练要兮,又卓荦而不羁。
挠不浊而愈洁兮,汪汪万丈之波。
集群智而为囊兮,般般五缌之龟。
精神变化若海天之无涘兮,难可以蠡测而管窥。
躬六籍而探赜兮,志专专而编韦。
发其言而为文兮,敷茟花之葳蕤。
再举桂于郤林兮,蹑珠履于凤池。
忠诚之既来激兮,乃补衮而扶危。
丹青炳焕乎麟阁兮,金瓯名重乎台司。
燮阴阳而寅亮兮,熙庶绩而允釐。
当屠维大渊献兮,氛祲起于北陲。
彼女真之倔强兮,凭厥居之险巇。
肆咆咻乎上国兮,构边徼之疮痍。
赫天兵之俯集兮,申九伐而往治。
皇揽揆我王之忠荩兮,命勤王而出师。
王谓卿士而登进兮,曰明德乎我辞。
顾惟帝命之不易兮,将何钦承而勿隳。
众发言而盈庭兮,皆念兹而在兹。
惟左相之柱石兮,世忠贞而无亏。
备吉甫之文武兮,敦郤縠之书诗。
是宜当夫阃寄兮,可推毂而遣之。
旗旐扬乎旆旆兮,四牡壮而骙骙。
勇夫仡仡而超乘兮,阚如熊而如罴。
公锦裘而绣帽兮,骋六辔而如丝。
俨中军而作好兮,肃将雷霆之威。
心无二乎敌忾兮,指苍天而为期。
壮韬钤于胸中兮,发虎豹之六奇。
溯长风而冒积雪兮,进铺敦乎江之湄。
审山溪之纡曲兮,应天兵而角椅。
顾丑类之蚁聚蜂屯兮,可制梃而棰笞。
争深入乎幽阻兮,穷虎穴而取虎儿
若草薙而禽狝之兮,俱汛扫而无遗。
馀种啄而奔避兮,窜荆棘而悔不可追。
威棱振乎辽沈兮,壮士塞乎嵎夷。
天骄褫魄而戢手兮,周道望其如砥。
爰执讯而获丑兮,载后车而相累。
献厥䤋于天庭兮,皇览之而色怿怡。
朕嘉王之忠赤兮,壮士助顺而驱驰。
锡彤弓与玈矢兮,又金帛之参差。
公振旅而旋师兮,仰稽首乎丹墀。
曰匪臣之功兮,由圣上之指挥。
荷光宠之若斯兮,奄泚颡而忸怩。
上推功而勿与兮,实惟卿之所为。
膺帝命而勿替兮,辅寡躬而益孜。
伟君臣之会合兮,俨都俞而相规。
威名灼其远播兮,举天下而咸知。
彼戎狄之为难兮,观振古而如斯。
华夏屡被其毒兮,历代多患乎羁縻。
昔宣王之修攘兮,悼周室之中衰。
吉甫往征猃狁兮,方叔又攻蛮夷。
叙戎功而作诗兮,为燕飨之乐祠。
裴晋公之桓桓兮,任天讨而心不移。
擒淮曲之逋寇兮,整唐室之倾欹。
用山斗之雄文兮,纪厥功于丰碑。
今公之宏勋懿德兮,亦可铭于鼎彝。
与先春树碣之伟绩,而并青史而昭垂。
顾余质之朴樕兮,材谫薄而无裨。
睹希有之盛事兮,乌可已乎咏思。
乃作歌曰:天子有命,我王敬祗。
王命徂征,公行勿迟。
公功益高,公心益卑。
上膺晋锡,退备燕私。
貂珥满座,光荣门楣。
乐卷两部,酒列千鸱。
公无耽乐,战兢自持。
周旋规矩,左右其宜。
乘周赤舄,为殷骑箕。
笙镛治道,抚辑黔黎。
人乐耕凿,皞皞熙熙。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福履斯绥。
于乐百年,寿考维祺。
题宋米芾螽斯瓜瓞砚(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细镌瓜瓞隐螽斯,寓意南宫在虎儿
墨戏潇湘云海阔,画禅精鉴早拈之
⑴ 内府有米友仁潇湘图卷极墨戏之妙董其昌跋有宋人以此卷为当代第一之语因与米芾云山图同弆画禅室中如羲献合璧今题瓜瓞砚想见翰墨家风渊源有自云
模糊云气失巉岩,雨脚拖来曲水湾。
记得西湖山阁上,半年长对虎儿山。
烟光与山色,缥缈想为容。
不知山色澹,为复烟光浓。
虎儿断入图画中,凭阑展卷将无同。
但令绝景长在眼,从渠绝霭随春风。
未央才人。中山孺子。
一笑倾城。一顾倾市。
倾城不自美。倾市复为容。
愿把陵阳袖。披云望九重
⑴ ○《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六十二。
如姬寝卧内,班姬坐同车。
洪波陪饮帐,林光宴秦馀。
岁暮寒飙及,秋水落芙蕖。
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
贱妾终已矣,君子定焉如
⑴ ○《文选》二十六。玉台新咏四。《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六十二。
黑水新城近,黄龙旧府遥(宁古塔唐时为黑水府)
家传肃慎矢虎儿哈河滨时得楛矢人多宝之),人煖挹娄貂。
残雪埋松塔(松子蔀人呼为塔),微风变柳条。
春明二三月,也复种青苗。
笙赋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马南郡天才艳发。
含章挺生。
既研精于旧史。
亦流悦于新声。
佩银章于东洛。
分竹使于南荆。
芬盛德于兰茝。
猎香风于杜蘅。
纵调文于雅笛。
留神思于和笙。
客有遇于郢都者。
闻结风之妙曲。
预高堂之欢宴。
拂长袖而善留。
绝飞缨以增眄。
重凤翼之次羽。
爱鸾音之清转。
请体物而味言。
寄风流于藻绚。
君曰。
悬匏出自西河。
奇簳生于南国。
山川载挺之异。
班倕摅思之德。
固常人之所知。
无假言于翰墨。
至于曲引繁会之美。
才人妖丽之则。
实有动于余衷。
庶陈辞而祛惑。
觊传芳于风雅。
将永代于刊勒。
客曰唯唯。
惟八音之递作。
总六律而相旋。
徐疾短长之攸济。
寒暑风雷之所宣。
清庙象功。
则韶武播于金石。
良辰欢宴。
则郑卫流于管弦。
岂无求于变俗。
将区分而在焉。
于是元英变吕。
青阳戒律。
云捲蕙楼。
风生兰室。
柳佩翠而辞寒。
梅含香而受日。
始觉华树莺啼早。
不悟雕梁燕来疾。
纵胜气之逍遥。
眷春光而怡逸。
命郊驿以迎宾。
烂华茵而促膝。
玉馔厉而不爽。
金罍湛而将溢。
佳丽新妆。
徐步长廊。
风摇裙佩。
日照钗梁。
惯同雕辇。
乍出闲房。
时顾步而疑进。
或轻临而欲翔。
耀千金之重价。
婉二八而成行。
发繁弦于流徵。
动浮磬于清商。
舒披莲于舞席。
散垂藻于歌床。
独仙吹之容裔。
将凌云而抑扬。
见秦赵之音劣。
识巴渝之调下。
掩众技而夺气。
谅声高而和寡。
歌狂会于楚谣。
咏承筐于周雅。
既骇听于吴札。
亦留神于晋野。
婉婉鸿惊。
喈喈凤鸣。
或万殊而竞响。
乍孤啭而飞声。
清则混之而不浊。
浊则澄之而不清。
实当无而应有。
固虚受而徐盈。
舄奕多绪。
纷纶难状。
抑之则徘徊绵密。
申之则散朗寥亮。
始掩敛以夷靡。
终优游以怊怅。
随流睇而煦愉。
应微嚬而悽怆。
挫玉箫之清管。
息琼篁之虚唱。
落遗啭于梁间。
坠纤腰于掌上。
既而重门半掩。
高宴将终。
飘馀音于霄汉。
遏娇韵于房栊。
远而听之。
若游鸳翔鹤。
嘹唳飞空。
近而察之。
譬琼枝玉树。
响亮从风。
信绝俗之神解。
何变态之无穷。
尔乃绮帐垂。
妓行散。
巫云敛。
楚叹。
独婉娈于瑶笙。
尚缠绵于皓腕。
苏合薰兮龙烛华。
连理解兮鸳枕粲。
既藉宠而横陈。
恣深心之秘玩。
惧管声之易歇。
恐君爱之难终。
起长歌于清夜。
寄微意于春风。
歌曰。
新声虽自知。
旧宠会应移。
无令枣下吹。
变作一枯枝。
重歌曰。
为想雍门叹。
当思执烛游。
不惜妾身难再得。
方期君寿度千秋。
我爱卢家道子贤,悼亡之后只萧然。
虎儿向我能求字,玉雪肌肤更可怜。
临层台赋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惟万几之暇景。屏千虑于岩廊。
元英移其暮节。白日黯其斜光。
郁金阶兮起雾。碧玉宇兮流霜。
延复道于阿阁。启重门于建章。
尔乃崇基回构。危檐閒出。
暑结冬台。寒浓夏室。
望雕轩之拱汉。观镂槛之擎日。
柱引桂而圆虚。芬舒莲而倒实。
霞观近兮红逼。烟楼遥兮翠密。
念作者兮为劳。愧居之而有逸。
于是慨然自思。情怀不怡。
虽移新之建址。实从故而裁基。
鉴前王之御世。亦因机而化之。
换卑宫于穴处。改巢树于茅茨。
何燥湿之殊致。乃浇淳之换时。
有前前之累改。无后后之相师。
则若阿房初制。穷八荒之巧艺。
甘泉始成。极三秦之壮丽。
工靡日而不劳。役无时而暂憩。
加以长城亘地。绝脉遐荒。
叠鄣峙汉。层檐映廊。
反是中华之弊。翻资北狄之强。
烽才烟而巳备。河欲冻而先防。
玉帛殚于帑藏。黎庶殒于风霜。
喷胡尘于渭水。腾朔马于渔阳。
罄有限之赋敛。给无厌之豺狼。
既陵轹于千古。乃虔思于百王。
属虚躬之纂武。登皇图而御宇。
宏三策于庙堂。变千机于狂虏。
顿王纲于沙漠。制云罗于海浦。
移种落。殄凶渠。
卷毳帐。埽穹庐。
门无关于地轴。户不纳于天枢。
肆黎元于耕凿。一文轨于车书。
循今踪兮览前迹。俯层城兮临太液。
鉴高深之外固。荡心神而内益。
有土木之二劳。非干戈之两役。
虽复重基数仞。异细柳之初营。
叠岸盈丈。开上林而玩兵。
彼露台之一俭。乃延德于苍生。
此崇基之渐泰。方起谤于黎氓。
利怀小而忘大。害弃重而思轻。
是犹蜀侯之贪金。丧其国于岷峨。
智伯之纵辩。迷自灌于洪波。
鉴损益而为寡。殊祸福而成多。
故庸愚之尚志。岂贤达之殊智。
至若膏雨云飞。八纮广被。
信触类而流泽。非有求于报施。
故谓施而不自矜者。亦成功之大义。
受而不知感者。乃悖德之深累。
澄遣心意。坐怡情抱。
一德是珍。万物非宝。
不避辱于真恶。岂求荣于伪好。
既同德而同心。共流芳于王道。
共 9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