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因笃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檗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
词学图录
傅山(1607-1684) 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
山西阳曲人。
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清初通儒无出其右者。
书法为"清初第一写家",画被列入逸品。
崇祯十七年于寿阳五峰山中加入道教,改着黄冠朱衣。
顺治十一年,南明委宋谦来汾州与其密谋举义,后事暴露被捕,抗词不屈,绝食九日,几死,门人以计救之,得免出狱。
康熙十七年征举博学鸿词,被迫舁至北京,以死拒不应试,特授中书舍人,仍托老病辞归。
后与顾炎武、阎若璩、李因笃、朱彝尊、戴本孝等数十人在太原松庄、祁县丹枫阁聚会,切磋学问,砥砺志行。
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傅山,字青主,又字啬庐,阳曲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不试,授内阁中书。有《霜红龛集》。
清诗别裁集
字青主,山西阳曲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未应试授职,不就归。○征君归后,变姓名为公之佗,诗卷零落,只存一篇,以志梗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8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秋岳,一字洁躬,号倦圃,别号金陀老圃。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元年,授原官,后屡起屡踬,至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以裁缺去官。工诗。富藏书。有《刘豫事迹》、《静惕堂诗集》、《静惕堂词》、《倦圃莳植记》等。(⊙ 《清史列传》卷七八)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
曹溶,字洁躬,号秋岳,嘉兴人。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御史。入国朝,历官户部侍郎,降广东布政使,再降山西阳和道。康熙戊午举博学鸿词,以丁忧未赴。有《静惕堂集》。
词学图录
曹溶(1613-1685) 字洁躬,一字鉴躬,号秋岳,又号倦圃。浙江秀水人。其词为浙西词派之先河,合情景之胜,与龚鼎孳领袖一时。有《静惕堂集》。词集名《静惕堂词》。
清诗别裁集
字洁躬,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国朝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静惕堂诗》。○芝麓长于近体,秋岳长于古诗,而古诗之中,五言尤胜,惟著述太多,不免良枯并见耳。芟而薙之,是在持择者。
槜李诗系·卷二十三
溶字洁躬号秋岳平湖人居秀水崇祯丁丑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入本朝以御史视学畿内历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外转广东布政使后降补山西阳和道裁缺还里甲寅逆藩叛阁臣荐为边才随征福建丁母忧不受职而归戊午以宏博徵复荐修明史俱辞不赴乙丑八月卒年七十三溶天性梗直为御史劾辅臣谢升削籍熊开元密参周延儒廷杖溶疏白其冤甲申为流贼所执拷掠三昼夜委厩中得不死后任副宪时遇热审多平反居塞上五年岁饥力请赈救生平长于经济未竟其用乃独肆力于文章诸体雄骏而尺牍尤多长笺小幅人争宝之其诗源本少陵苍老之气一洗妩调与合肥龚鼎孳齐名世称龚曹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颜曰倦圃莳花种竹置酒倡和无虚日爱才若渴四方之士倚为雅宗者四十年家多藏书勤于诵览尝以明季门户纷争是非失实辑续献徵录六十卷又痛崇祯朝辅相失人著五十辅臣传五卷外有静愓堂诗文集三十卷年来予每从倦圃游始叹先民风流未坠兹录其诗概置巳刻者惟取闽游集及癸亥迄乙丑之作用冠斯卷一代钜公足以起衰式靡矣
维基
曹溶(1613年—1685年),字洁躬,号秋岳,晚号倦圃、锄菜翁、金陀老人,浙江嘉兴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藏书家,同进士出身。
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崇祯九年(1636年)举浙江乡试第三名,崇祯十年(1637年)联捷丁丑科第三甲第三名,官至监察御史。
明亡仕清,仍为御史,官至户部侍郎、广东布政使,后左迁至山西阳和道。
与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陈之遴并列“江浙五不肖”。
曹溶历仕明清两朝,虽为贰臣,却与明遗民顾炎武、屈大均交往甚密,并帮助傅山化解官司。
顾炎武与曹溶交情笃厚,《静惕堂诗集》收有曹溶酬赠顾炎武的九题十一首诗。
顺治十三年,朱彝尊曾于为曹溶广东布政使的幕僚,其后又随曹溶至山西大同。
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曹溶时任山西按察副使,与顾炎武至雁门访李因笃
康熙六年(1667年)秋,告老辞官,从此不再涉入仕途,曾被举博学鸿词科而不就。
喜好宋元文人集,收藏甚广,筑有“静惕堂”。
朱彝尊《竹垞诗话》称曹溶“博征文献,集三百年名公卿手书墨迹,装璜成册,多至七百家。
”晚年自号锄菜翁,筑室范蠡湖。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泾阳人,字稚恭,一字壶山。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清康熙中在江南为推官。善画,甚为时人所重。
维基
张恂(1617年—1689年),字稚恭,号壶山, 陕西泾阳县人,清初官员。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观政京师。
随即避兵祸,隐居太行山。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扬州。
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献画得到顺治帝赏识,赐内阁中书。
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北闱科场案牵连,流放尚阳堡。
康熙元年(1662年)赎归,在扬州以卖画为生。
晚年返回关中,与李因笃、宋振麟等人交游。
有《樵山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陕西咸宁人,字鹏扶。张勇子。袭侯爵,累官江南松江提督。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
张云翼,字鹏扶,一字又南,咸宁籍洋县人。
荫生,袭一等侯,官至福建提督。
有《式古堂集》。
王山史曰:“樊川张又南自为诸生时,有天下为任之志。
摛辞敷藻,皆成钜丽,用情忠厚,托意遥深。
频阳李子德太史,今之少陵也,与先生以斯道相切劘,而子亦时往来韦、杜之间,就正所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94 【介绍】: 清陕西郿县人,字雪木。
少贫。
事母至孝,备历艰辛而色养不衰。
入太白山读书数十年,成大儒,与李颙、李因笃有关中三李之称。
山居力耕,朝夕讴吟,拾山中树叶书之。
有《檞叶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李柏,字雪木,郿县人。明诸生。有《槲叶集》。
陈上年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上年(?
—1677年),字祺公,直隶清苑(今属河北)人。
清初官员。
陈上年为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
授巩昌府推官,内迁兵部。
顺治十六年(1659年),出京担任泾固道。
顺治十七年(1660年),转任山西布政使司参议、管按察使司副使事、分巡雁平道(今山西代县)。
李因笃长期寄居陈家担任塾师,“其投契之深,有同骨肉”。
康熙五年,屈大均亦寄居陈上年家中,由李因笃撮合,娶王壮献之女华美为妻室。
顾炎武、傅山等人都曾获陈上年资助。
康熙六年(1667年),上年裁缺归里。
康熙十二年(1673年),再起用为广西分巡右江参议道。
吴三桂反清,扣押巡抚傅弘烈,并威胁上年投降,上年不为所动。
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幽絷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699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湘北,号容斋。康熙十五年进士。由庶吉士累擢户部左侍郎,调吏部,以扬清激浊为己任。前后历刑、兵、吏诸部,官至吏部尚书,拜武英殿大学士。尝应诏举陆陇其、邵嗣尧等,世称其有人伦鉴。卒谥文定。有《容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李天馥,字湘北,号容斋,永城籍合肥人。顺治戍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定。有《容斋集》。
清诗别裁集
字湘北,江南合肥籍,河南永城人。
顺治戊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定。
著有《容斋集》。
○容斋以荐贤为己事,己未召试鸿博,所荐者为李太史天生、秦太史对岩。
又清献陆公、猗氏邵公罢官,特汲引为名臣。
馀单门寒素有文行者,必使之成其名,所谓其心好之,实能容之者。
后大臣中绝无其人。
维基
李天馥(1635年—1699年),字湘北,号容斋,江南合肥人,仕顺治、康熙年间。李天馥生于合肥。自幼聪颖,七岁能诗。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入选庶吉士,散馆后授职检讨。丁忧归里,服阙后仍任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国子监司业,后充经筵讲官,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任工部尚书,同年调刑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封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瞿太夫人逝世,丁忧回乡。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服阙,被召还入阁。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卒,谥文定。《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9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志伊,一字尔器,初字征鸣,号托园。
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列二等,授检讨,充纂修《明史》官。
李因笃、毛奇龄等为友。
顾炎武亦服其“博闻强记”。
有《十国春秋》、《周礼大义补》、《山经广注》、《托园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二
吴任臣,字志伊,仁和人。诸生。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
维基
吴任臣(1628年—1689年),原名鸿往,字徵鸣,后更名任臣,更字志伊,一字尔器,号托园,福建平海卫(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人,清代官员、学者。早年随父徙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幼好学,十岁诵古文,好读奇书,为诸生,考试均名列第一。张治爱其才。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内阁中书王榖振荐举,举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承修《明史·历志》。《清史稿》载:“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朱彝尊、汪琬、吴任臣及耒(潘耒)为最著。”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分修《律历志》,因工作过勤,连续四十天不眠不休,以旧疾复发,僵仆卒于车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富平人,字出孟,号御宿。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初擢御史,直言敢谏,数黜数起。历江西参议、山西参议。崇祯末以言时弊忤当事,罢官归里。大顺军克富平,欲授以官职,不受而死。
维基
田时震(?
—1643年),字出孟,号御宿,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
时震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十六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年授河南灵宝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调知光山县。
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入为山西道御史,二年巡视十库,巡视西城,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
劾刘鸿训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
时震以发鸿训私,进秩一等。
三年巡按广西。
未几,又劾永光及温体仁,忤旨切责。
遂以年例出为江西右参议,四年调山西副使,就迁雁平道右参政,七年,以言时弊忤当事,被革职废弃归里。
十六年冬,流贼陷富平,授以伪职。
顺治二年仕清,补为江西督粮道右参政。
时震直言敢谏,触权贵,数黜数起。
所著诗文遭兵僰毁于火,馀《御宿奏疏》一册、《履难记》一册,李太史子德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