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旻宁

相关人物:共 56 位
共 5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奕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9 【介绍】: 清道光帝第五子,爱新觉罗氏。
嗣绵恺,袭惇郡王。
咸丰间晋惇亲王。
同治中为宗令,后被劾罢。
卒谥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1—1861 【介绍】: 即爱新觉罗·奕詝。
清朝皇帝。
宣宗第四子。
道光三十年正月嗣位,次年改元咸丰。
即位不久,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事。
终咸丰之世,太平天国与清朝成对峙之局。
咸丰六年至十年,英法对华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与俄签订《瑗珲条约》;与英、法、俄、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十年,北京被英、法军占领,逃往热河,留恭亲王奕诉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十一年病卒于热河,谥显皇帝。
晚晴簃诗汇·卷三
文宗显皇帝,宣宗成皇帝第四子。
在位十一年,建元咸丰。
葬定陵。
有《御制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1898 【介绍】: 清宣宗第六子。
爱新觉罗氏。
咸丰时封恭亲王。
英法联军陷京后,为全权大臣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并与桂良等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杀肃顺、端华等,授议政王,掌军机处、总理衙门。
主张借洋兵镇压太平军,支持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洋务活动。
同治中罢议政王等职务。
旋复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
中法战争期间复被罢去军机大臣等职务。
至甲午战争间复职。
戊戌变法前夕病死。
谥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0—1891 【介绍】: 清道光帝第七子,爱新觉罗氏。
曾参与祺祥政变,得慈禧太后信任。
以醇郡王为御前大臣管神机营。
同治末晋亲王。
同治死后子载湉入继帝位。
德宗光绪间中法战时,入军机,主海军衙门,挪海军经费建颐和园。
卒谥贤。
晚晴簃诗汇·卷六
醇贤亲王奕譞,号朴庵,宣宗第七子。
有《九思堂诗稿》、《九思堂诗稿续编》。
奕譓 朝代: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六
孚敬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 【介绍】: 清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原名和宁,避讳改,字太庵。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川、皖、陕各省布政使,充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五十八年起任西藏办事大臣八年,博采地形、民族、物产等进行著述。嘉庆七年以罪戍乌鲁木齐,旋以蓝翎侍卫任叶尔羌邦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在任边职期间多有惠政。三十三年任上书房总谙达、文颖馆总裁。著有《西藏赋》、《藩疆揽胜》、《回疆通志》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四
和瑛,原名和宁,字润平,号太庵,蒙古旗人。乾隆辛卯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简勤。有《易简斋诗钞》。
维基
和瑛(1741年—1821年),原名和宁,为道光帝旻宁避讳改名。
额勒德特氏,字太庵、泰庵、太庵,蒙古镶黄旗人。
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尚书。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举人,三十六年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四川、安徽、陕西布政使,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以后八年为西藏办事大臣,对西藏的地形、民俗、物产多有著述。
嘉庆五年(1800年)为理藩院侍郎,后为山东巡抚。
七年(1802年),因山东金乡冒考案和匿报蝗灾,被罚戍守乌鲁木齐,担任叶尔羌帮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十一年,召还京为吏部侍郎,后复出为乌鲁木齐都统。
十四年,授陕甘总督。
二十三年(1818年)为上书房总谙达、文颖馆总裁。
二月和宁在军机处学习行走,任兵部尚书。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丁巳,罢直军机处,担任刑部尚书,道光元年(1821年)去世。
谥号简勤。
著有《易简堂诗钞》、《西藏赋》、《续水经》、《藩疆揽要》、《回疆通志》、《热河志略》。

人物简介

维基
卢荫溥(1760年—1839年),字南石,号霖生,山东德州人,清朝大臣,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馀年,历任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卢荫溥九岁,祖父卢见曾因「两淮盐引案」死于狱中,家产被籍没,子孙连坐,父亲卢谦被充军,卢母带卢荫溥回外祖父家。
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才能为卢见曾昭雪。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翰林院编修,为掌院阿桂激赏。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往山西主持乡试,充任副考官。
乾隆六十年(1795年)提督河南学政。
嘉庆六年(1801年),任军机章京。
嘉庆十三年(1808年),升鸿胪寺少卿,次年,迁光禄寺少卿。
嘉庆十六年(1811年)大学士戴衢亨病逝,帝以卢荫溥「诸习枢务,数奉有劳」,加四品卿衔,命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不久迁通政司制使、光禄寺卿、通政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文渊阁直阁事、兵部、户部侍郎。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首领林清派二百馀人潜入紫禁城与清军激战,是为天理教之变。
当时嘉庆帝在热河狩猎,卢荫溥「夜半闻报」,即「面进机宜」,回京后,在军机处「夙夜勤劳」、「赞襄机务」,调遣各地清军镇河南,镇压李文成动乱。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擢礼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旋调兵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
同年秋,授户部尚书兼吏部尚书。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卢荫溥偕托津,戴均元撰写遗诏,旋遭大学士曹振镛密奏道光帝,指军机拟遗诏犯了「重大错误」,错撰清高宗的出生地点。
道光帝大怒,严惩托津、戴均元降四级留任,逐出军机处;卢荫溥降五级留任,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调工部尚书。
道光元年(1821年),任吏部尚书兼顺天府尹。
同年,道光以「职任较繁」罢去卢军机大臣之职。
道光七年(1827年)兼任协办大学士。
道光十年(1830年),升体仁阁大学士。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充文渊阁领阁事。
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病乞休。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40 【介绍】: 清江西大庾人,字修原,号可亭。乾隆四十年进士。自编修历监察御史,光禄寺、大理寺少卿,礼、工、刑、户、吏部侍郎,礼、吏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致仕十年后以前主修陵墓渗水,籍没,下狱,旋得释。
维基
戴均元(1746年—1840年),字修原,号可亭,江西大庾(今大余)人,籍贯江南休宁隆阜(今安徽),进士出身。
太仆寺少卿戴第元之弟,湖北学政戴心亨、体仁阁大学士戴衢亨之叔。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戊子科江西乡试举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登乙未科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四川学政、鸿胪寺、光禄寺、大理寺、山东学政、刑部、户部、吏部侍郎、都御史、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管理三库大臣、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大学士、实录馆总裁、太子太师。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崩,戴均元与托津、卢荫溥撰写遗诏,因有「高宗降生于避暑山庄」之语,大学士曹振镛指军机拟遗诏犯了「重大错误」,道光帝严惩戴均元降四级留任,逐出军机。
道光元年(1821年)与庄亲王绵课、协办大学士英和监修宝华峪万年吉地。
道光七年(1827年)陵寝完工,孝穆成皇后入葬。
翌年,地宫渗水一尺七寸,帝震怒,严谴在事诸臣,褫戴均元职,逮京治罪,拟重辟,念其耄老,免罪释归。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于故居,享耆寿九十五岁。
与兄长戴第元,侄子戴心亨、戴衢亨等并称“西江四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3 【介绍】: 清江西义宁人,字卜东,号和圃。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检讨,直上书房,侍帝孙旻宁(即道光帝)读。
嘉庆间官至兵部左侍郎。
道光间追念师恩,谥文恪。
有《思不辱斋诗文集》。
维基
万承风(1752年—1812年),字卜东,一字和圃,江西南昌府宁州人。
万承风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甲第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
直上书房,教授绵宁(后为道光帝)读书。
乾隆六十年(1795年)典试云南。
累迁翰林院侍读。
嘉庆三年(1798年)大考降为检讨。
嘉庆四年(1799年)督广东学政。
累迁侍讲学士,任满还京,直上书房,提拔为詹事。
督山东学政。
荐举提拔为礼部侍郎,命还京。
嘉庆十二年(1807年),督学江苏,任内因清江浦、荷花塘工程取势太直,屡筑屡圮,奏请恢复原状,并得到许可。
之后调兵部任职。
嘉庆十四年(1809年),嘉庆帝五旬万寿,万承风请求解任还京祝寿,遭降诏严斥,左迁内阁学士。
调任安徽学政,期间调解定远士子与凤阳胥役争议。
擢兵部侍郎,还京,仍直上书房,充经筵讲官。
嘉庆十七年(1812年),引病归乡,不久卒,入祀乡贤祠。
道光帝即位后,怀念旧师,追赠万承风礼部尚书衔,谥文恪。
道光十二年(1832年),晋赠太傅,并加恩任用其子万方楙。
著有《赓飏集》、《思不辱斋文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5—1835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知亭。
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
嘉庆间,自热河奉命回京治林清党。
道光帝即位,以年老罢军机大臣。
卒谥文定。
共 5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