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援

相关人物:共 32 位
共 70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行春 元 · 马臻
七言律诗
行春无侣自迟留,汀草汀花暖更稠。
马援近来成矍铄,谢安应合减风流。
乍惊语燕穿人屋,无赖游丝绊客舟。
老我光阴忽如此,不判尊酒复何求?
① 《乐府》作武溪深行。《诗纪》同。乐府云。一作武陵深行。
《古今注》曰: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门生爰寄生善吹笛。作歌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云。
滔滔五溪一何深。
鸟飞不度兽不敢临。
嗟哉五溪多毒淫
⑴ ○《古今注》中。《乐府诗集》七十四。欧阳集古录上。《诗纪》三。○逯案。《御览》六十七引善歌录歌曰:武溪深复深。飞鸟不能渡。游兽不能临云。殆别是一歌也。
① 《乐府诗集》作城中谣。《诗纪》同。
《后汉书》曰:明德皇后既立。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长安语曰: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玉台新咏一作汉时童谣歌。《类聚》四十三。《御览》四百九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长安谣。《诗纪》八。又《御览》三百六十四引额一韵。八百十八引帛一韵。)
君不见关西故将五陵豪,束发从军受六韬。
莲花玉剑浮云骑,横击阴山塞月高。
又不见五云楼阁春窈窕,射策彤庭海日晓。
碧衣行尽长安陌,玉勒银鞍弄騕袅。
君家甲第陇云东,文武家声霄汉通。
已看彩凤鸣秦苑,早见仙凫出汉宫。
三年试政齐城宰,万树名花何罨蔼。
函关却望紫气深,姑射山中春未改。
将军矍铄状如何,七十犹能击缶歌。
廉颇善饭英风在,马援凭鞍壮志多。
封侯万户吾何有,庭种芳兰门种柳。
结束还徵侠少游,十千一醉新丰酒。
齐城东去是三山,弱水蓬莱路不艰。
郎君跪乞长生药,为驻仙人千岁颜。
吾闻黄河东来三万里,横亘榆关天际起。
将军世泽亦如此,累累肘后何足比。
送陶瑞之使交 明 · 王渐逵
七言律诗
天王旌使下明都,两伯风师为扫除。
标柱昔曾归马援,谕文今已得相如。
门当北户常瞻斗,山到中流独看鱼。
莫谓远人重迷道,庙堂应有指南车。
感事 晚清 · 蔡国琳
七言律诗
① 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连横注:「甲午(1894)之役,清师败绩,命北洋大臣李鸿章赴日讲和,约割台湾,并赔军费二万万两。台人大愤,奔走相告。时陈仲英观察文騄为兵备道,赋示诸将四首,以励士气。……陈仲英观察示诸将之诗,和者颇多,蔡玉屏先生有〈感事〉四首,即次其韵也。」
闻鸡竞枕祖生戈,节制终资马伏波
久已同仇思敌忾,未堪晞发在阳阿。
有团犹贵勤言练,不战焉能遽议和。
臣朔纵非诸将士,拟赓兵甲净银河(杨永智编校)
送王檗谷之西瓯 明 · 王渐逵
七言律诗
忠简祠边潮漫生,紫微楼下花妍明。
碧云不隔西瓯路,暝色还留穗石城。
即有江山怜旧主,更于闽越见乡情。
莫言铜柱由来久,马援勋名在中兴。
题云台(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云台建武画功臣,马援弗图以戚亲。
言进东平笑不语,未思祁氏有其人。
按:矍铄是翁光武已许其壮且援之功不减岑彭辈允宜登功臣之列不宜以后戚罢之祁大夫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臣者尚如此为君者固当避私亲而废公劝乎且后妃之家知有如此效力功臣亦足以劝外戚而愧纨裤明帝此举盖沽小誉而忘大义吾所不取也
题唐宋名缋十帧 其九 陈居中平原试马(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骑一骏复勒一骏,红衫白发意从容。
问他矍铄者马援,驰向平原可并踪。
乱山行出见幽亭,返照高林忽易倾。
村舍尚传戎马过,炊烟初傍驿楼生。
伏波铜柱功差立(时总制新报平湖省贼),荆国青苗祸已成(先是当路聚敛湖省贼由是起)
正是徬徨愁不去,候人鼓角报严程。
共 70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