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太子建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6 首
《吴越春秋》曰:伍子胥逃楚。与楚太子建奔郑。晋顷公欲因太子谋郑。郑知之。杀太子建。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曰云云。子胥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潜深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胥行数步。渔者覆船自沈于江。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寖急兮将奈何。芦中人。
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同上)
⑴ 越绝书、《书钞》作埼。《御览》或字缺或作崎。案作埼是。○《吴越春秋》上。越绝书一。《书钞》百六引越纪。《御览》六十九引舆地志。又五百七十一。《诗纪前集》二。
⑵ 越绝书作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为不出。船到即载入船而伏。《书钞》引越纪、《御览》引越绝书略同。○《吴越春秋》三。
尺可缝兮斗可舂,如何同气不相容。
当时公瑾来如晚,未必龟从筮亦从
⑴ 汉文帝诛淮南王民谣曰一斗粟尚可舂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
楚歌十首(江陵时作) 其三 (810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鞭尸
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平王”二句:楚平王为楚共王之第五子,以诈杀子比及令尹子皙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乃施惠百姓。后听信无忌之谗言,疏太子建,杀建太傅伍奢及其子尚。无极,即楚大夫费无忌,以善谗著名。事详《史记·楚世家》。王,原作“生”,据蜀本、卢本、全诗、胡本及何焯校改。极,原作“复”,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全诗及文意改。)
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子建”二句:平王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无忌日夜谗太子建于平王,平王召建太子太傅伍奢而责之。伍奢知无忌之谗,乃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无忌曰:“今不制,后悔也。”于是平王遂囚伍奢,杀之。事详《史记·楚世家》。)
生居宫雉,死葬寝园尊
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
⑴ 宫雉:皇宫之围墙。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之单位。此代指皇宫。
⑵ 寝园:皇帝之陵园。古代帝王之陵园皆有寝殿,故云。
⑶ “岂料”二句:楚平王囚伍奢,使召其二子,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伍尚赴召,而伍胥出奔吴。后伍胥佐吴王阖闾伐楚,“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奔吴士,指伍子胥。郢,楚之都城,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市西北。
城以依山壮,楼因得地奇。
塔仍元代刱,枣说古仙遗(楼前有胜像宝塔题云大元至正威顺王太子建后为仙枣亭有枣一本枯而未朽云仙人所植)
紫蟹秋来味,丹枫霜后姿。
登高羡星使,来趁菊花期
⑴ 湖北当事例于重九日置酒楼上延主司登高
恭谒昭陵(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昭陵名偶同贞观,继创于汤光有乎
劫父叛君迹早异,戕兄害弟事尤殊(史称唐高祖初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裴寂为副监太宗阴与寂谋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因说高祖举事是劫父叛君也又太宗为秦王时以兵入元武门杀兄太子建成及弟齐王元吉高祖乃以为皇太子八月即皇帝位于东宫云云是其君臣父子兄弟之间遗憾多矣我贝勒太宗受命之初礼亲王以长让德作议书遍示诸大臣言绍承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自顾德薄愿共推戴从所四贝勒嗣位太宗辞让再三王意益恳切始请至今世袭亲王恩施罔替戊戌曾有诗纪事云贝勒让帝如汝阳盖纪实也)
兵临弗取仁犹著,雠复乃居义正符
五世元孙虔展拜,恨惟未及效驰驱。
⑴ 贞观之观有读平声者佩文韵府两牧之然以系辞天地之道贞观者也例之究以去声读为是
⑵ 我尊称太宗文皇帝庙号及太宗昭陵均与唐太宗同然唐惟亲历行阵不愧开创其他实多惭德岂如我烈光太宗继承而兼创业比于唐之文皇尤为休有乎
⑶ 天聪三年我城勒大臣请攻太宗亲统大师伐明围困燕京诸贝太宗曰攻城固可必得倘失我一二良将劲卒即得百城亦不足喜遂止弗取如天之仁惟怀永图实与覆载同量矣
⑷ 明政不纲流贼攻陷燕京吴三桂因请兵于我睿亲王统师扫殄寇氛为胜国复雠乃恭迎已世祖章皇帝入关定鼎取天下于明社墟之后得统之正实前古所未有也
引用典故:功人功狗
子胥鞭楚楚不绝,留侯入秦秦则灭。
英雄为报一家仇,何苦漂流万人血。
胥不得佐太子建,良不得佐韩王成。
不为赤松走,几为猛犬烹。
功人功狗两无益,徒受亭公谩骂名。
张良不食谷,李泌不娶妻。
早欲祠黄石,何如老白衣。
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一舸鸱夷去已迟。
鲁连不忍秦皇帝,密铸亡秦一个锤(仓海君为仲连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