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大中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修撰。
天启初,以养母乞归。
赵南星、魏大中、万燝受难,皆力为营护。
崇祯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时思宗操切,温体仁又以刻薄佐之,士升献“宽、简、虚、平”四箴,深中时病,渐失帝意。
后竟以“沽名”为罪,被迫乞休。
入清后卒。
有《南宋书》、《逊国逸书》等。
槜李诗系·卷十八
士升字抑之号御泠又号塞庵晚称息园老人嘉善人万历丙辰状元除修撰崇祯间召入东阁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务持国体据事尽言上宽简虚平四箴嘉纳之奸人李琎请括江南巨室士升力争宸听虽回而共事者嗛之遂引疾归筑放下庵以老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孝感人,字斗仲,号炎洲。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香河知县。县近都门,多勋戚及诸大珰庄地,奴客横行乡里,一无所纵。有左道惑众者,辄按法穷治。在任四年,举畿辅卓异第一。选刑科给事中,上疏劾魏忠贤,废立枷之法。
维基
沈惟炳,字斗仲,别号炎洲,湖广德安府孝感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
授直隶香河县知县,任内修《香河县志》。
转刑科给事中,上疏劾魏忠贤,废立枷之法。
以序转吏科右给事。
天启甲子(1624年)冬,又以争掌垣魏大中、选郎夏嘉遇等不应降级。
疏入,忠贤怒,夜半下中旨降一级,调外任。
明年(1626年),梁孟环弹劾惟炳,党邪害正,削籍,夺诰命。
崇祯改元,起补刑科右给事中,八月改工科左给事中,十一月升吏科都给事中。
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升任太常寺少卿。
十五年(1642年),自工部右侍郎转左。
调吏部左侍郎。
三月为通政使。
崇祯十七年(1644年),任吏部左侍郎。
李自成破京师,被执。
李自成败走后,降清,仍任吏部左侍郎,掌部事。
屡乞骸骨不允。
顺治二年(1645年),得谢归家。
五年戊子(1648年)九月卒。
有子沈宜、沈寅、沈宽。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善人。尔堪父。明崇祯员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历官礼部右侍郎。入清后,复官翰林侍讲学士。晚年隐居东干,自号东干钓叟。卒于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之后。
人物简介
曹勋,字允大,号峨雪,晚号东干钓叟,颖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为“会元”,廷试时因得罪丞相,被置于二甲(赐进士出身),由庶常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
他少有异资,研讨古今,为文有法,与东林党首领高攀龙交往密切。
魏大中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被逮,他凑钱赋诗,愤泣追送,不顾有侍者在侧。
经筵进讲,为怀宗所重视。
时官场门户角立,言官相互交恶,曹勋持之以正,竟也遭诽谤,遂乞终养归里。
杜门读书著述。
明亡,清兵南下,有一清将素重曹勋,告诫士兵不得入其乡。
于是四方百姓避兵乱而到他家的很多,他不管识与不识,全都留在家中前后堂,供其宿食。
乡人感其德,为之立生祠。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诏征至京,不愿为官辞归。
与弟曹炯与族中曹氏子弟16人创办“小兰亭诗社”,一时唱和之盛,罕有其匹。
卒年67岁。
槜李诗系·卷二十
勋字允大号峨雪嘉善人崇祯戊辰会元授庶吉士官至礼部侍郎时门户角立勋负时望在讲筵每隐护正类侃侃言之乞养十年留都召起见时事难为规切相臣寻以母丧隐居东干自署东干钓叟著有存笥行笈未有居东干诸集诗以情意为主近似公安而就纪律者同馆刘胤平方肃之辈同声共响虽一时风气使然实得诗人和平之旨
维基
曹勋(?—1655年),字允大,号峨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21年),曹勋中式浙江乡试举人(经魁)。崇祯元年(1628年)会试第一,殿试登二甲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任经筵展书官、当值起居注;崇祯七年(1634年)主持会试,取录得许真等二十一人位名士,后来这些人都以节义显贵。温体仁在朝廷排除异己,他总是公正无私,绝不屈服,暗地补救保护清流,包括章正宸弹劾王应熊通内,在他斡旋才免于入狱,之后他负责册封鲁王朱寿镛,很快请求辞官供养母亲。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担任詹事府左谕德、左庶子侍读,晋官詹事。弘光帝即位,徵召曹勋和吴伟业,他说:「国难当前,臣子怎能安枕呢!」写诗诀别母亲,诗歌中有「孙儿幸免为徐庶,报国难当是李纲」的句子,得任命掌管翰林院;当时朝廷门户对峙,他在讲筵间直陈问题,但无人听取,因母亲逝世归乡。隆武帝即位,起用他为礼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福京失守后隐居在松江的干巷,自称「东干钓叟」,不接受清朝荐举,到永历九年(1655年)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子敬,魏大中长子。
诸生。
大中忤宦官被逮,学洢微服随行,刺探起居。
抵都后,变姓名匿旅舍,百计营救。
父死后,扶柩归,日夜号泣而卒。
崇祯初诏旌为孝子。
生平好学工文,有《茅檐集》。
槜李诗系·卷十九
学洢字子敬忠节公长子少负异质下笔数千言立就父遭珰祸被逮之日天大雷电风吼水立邑中聚而送者千人洢徒跣攀号欲随以北忠节曰覆巢有完卵耶父子俱碎无为也洢乃微服间行尾缇骑抵国门逻卒四布遂变姓名匿旅邸昼伏夜出诡称家僮入狱省视哭失声狱吏挥之出叩当途父执或拒不见未几忠节死狱中洢匍匐饮血扶榇而归归而朝夕号泣未尝入寝室哭而病病复哭每至丙夜泪尽舌枯家人以浆进却之曰诏狱中谁夜半而进之浆者竟以哀死私谥孝烈崇祯改元忠节赠恤而洢殉父事亦得上闻父子忠孝皎然千古矣所著诗赋杂文共八卷曰茅檐集其诗近古淡一派时而诡异又似锦囊中物然其所以不朽者岂在区区卷帙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4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九一,号勿斋。
天启五年,魏大中被逮过苏州,汧贷金资其行。
周顺昌被逮,缇骑横索钱,济与杨廷枢敛财经理之。
当是时,汧、廷枢名闻天下。
崇祯元年成进士。
授检讨。
黄道周被贬,汧上疏颂其贤,自请罢黜。
迁右庶子,充日讲官。
十四年,因奉便道还里。
福王立,召为少詹事。
被人疏攻,有“自恃东林巨魁,与复社杨廷枢等诸奸狼狈相倚”等语。
移疾归。
南都、苏、常陷,投虎丘新塘桥下死。
谥文清。
维基
徐汧(?—1645年),字九一,号勿斋,直隶长洲县人。少时孤贫,与同里杨廷枢相友善。复社同仁周顺昌被捕,徐汧以妻子的簪珥二十金赠之,周顺昌叹曰:“国家养士三百年,如徐生,真岁寒松柏也”。徐汧雅好交游,蓄声伎,王紫稼是其家优。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南明时,官至少詹事,上陈时政七事。后被安远侯柳祚昌弹劾。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苏州、常熟相继被清军攻佔,徐汧慨然太息,告戒其子徐枋说:“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说完整理衣冠,北向稽首,投虎邱新塘桥下死。郡人赴哭者数千人。有一蓝衫老人随之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10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维基
孙继皋(1550年—1610年),字以德,号柏潭,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状元。
父孙臣(号雪窗)是小儿痧痘科医生,母亲刘氏。
据闻其父在孙继皋尚未出世时,梦见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状元唐皋来访,随后孙继皋即出生。
七岁入塾,万历元年(1573年)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联中甲戌科礼部会试第三十三名,廷试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任翰林院修撰。
四年六年充《大明会典》纂修官,八年四月管理文官诰敕。
万历八年(1580年)充任会试同考官时,提拔魏大中、顾宪成等。
乞假归省。
假满赴京,十二年七月仍充会典纂修官,十三年二月充经筵展书官,六月与刑科右给事中常居敬担任浙江乡试考试官,十五年二月以大典告成,升右庶子,丁忧归。
万历二十年七月起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充玉牒纂修官,二十一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二十二年二月充经筵讲官,充正史副总裁官,二十三年二月转吏部右侍郎,兼官经筵、副总裁如故。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升本部左侍郎,九月因皇帝不亲送太后出丧,继皋上疏劝说,由此忤逆神宗,遭科臣刘道亨弹劾,多次乞休不允。
二十五年六月三大殿失火,六部九卿各上疏自劾请求罢免,只有孙继皋被令致仕。
晚年讲学于东林书院。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病卒,追赠为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7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上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相忌,几获谴。旋以病归。再起为考功郎中。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被严旨落职。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汉朝“三君”。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寻任吏部尚书。在官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锐意澄清,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魏忠贤初颇重之,以介一中书被拒,始生恶感。故人子魏广微入阁,三至南星门,皆拒不见。广微恨刺骨,乃与忠贤共排南星。南星搜罗遗佚,中外方忻忻望治。四年,魏忠贤责南星等“朋谋结党”,矫旨放归。又诬以赃罪,削籍,戍代州卒。崇祯初谥忠毅。有《史韵》、《学庸正说》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梦白,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汝宁推官,入历吏部郎中,谪判平定州。天启初,起太常卿,历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谪戍代州。崇禛初,赐谥忠毅,有集。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
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
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
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
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
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
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
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
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
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
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
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
」,终于得罪魏忠贤。
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
」,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
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
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
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
四年后病卒。
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
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应祥,号凤皋,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千户所官籍。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嘉善知县,在任均徭役,清粮亩,禁势豪不得兼并,积羡以修水口阁,补贫士之不能输将者嘉禾。
陋例县官考成,市商皆有馈赆,应祥耻之,一概却之而俗变。
课士则达官巨公连牍荐,俱争冠军,翔语之曰:已有先得者矣。
询荐者何人?
则曰:嘉善知县谢某也。
其情状如此,所得士如钱士升、魏大中、虞廷陛皆为世名臣。
解任日,舟轻如叶不能渡长江,命家人载石其上。
行取入京,以恬淡得南铨。
神庙特命入北铨。
先时掌选,门如市,公设水缸于署,一切书札尽投其中。
廉操著闻,晋南京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常寺卿,升山西巡抚。
魏珰煽虐,以魏大中为翔门墙,曾疏荐之,嗾程九畴劾翔老病,翔决意引去,遂与邹元标等同时追夺。
翔为人外严内宽,家徒四壁,杜门却扫,题其堂曰:「昼掩」,当事造请,不得一见。
邑有大利害,必毅然争之,至今诵清介者,必首推云。
墓在北乡长陵坡。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一,嘉善人。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有后藏密斋诗槁
维基
魏学濂(1608年—1644年),字子一,号容斋,又号内斋,浙江嘉善县人。
明末进士。
魏大中次子。
崇祯十五年(1642年)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联捷进士,选庶吉士。
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魏学濂得授户部司务官职。
既而因此自惭,赋绝命词二章,自缢而死。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景濂,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天启元年正月考选试御史,四月补浙江道,五月疏攻给事中魏大中、朱钦相、御史温皋谟,并及辅臣韩爌,被下旨斥责,夺俸一年。
二年十二月巡按漕储,三年二月以年例升广东右参议,五月称病,恳乞原任休致。
四年十一月起复原官,五年四月升太仆寺少卿。
崇祯二年被韩爌列名逆案被削籍。
南明弘光时(1645年)吏部尚书张捷题覆|杨维垣请恤「三案」议,予赠荫祭葬。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