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道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5—1752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絜方,号补堂。雍正二年进士。任刑部主事,升员外郎。乾隆间任安徽巡抚,调福建。所至兴水利,救灾荒。卒于福建任上。谥敏惠。有《周易浅释》等。
维基
潘思矩(1695年—1752年),字絜方,号补堂,江南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
中国清朝官员。
潘思矩为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
雍正三年(1725年),分配至刑部学习。
雍正六年(1728年),散馆补为刑部主事。
累迁郎中。
雍正八年(1730年),授广东南雄知府。
十三年(1735年),迁海南道
乾隆四年(1739年),迁按察使。
乾隆七年(1742年),迁浙江布政使。
乾隆十一年(1746年),授安徽巡抚。
之后调任福建巡抚。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卒。
乾隆帝命于京师贤良祠祭祀。
谥敏惠。

人物简介

维基
蒋光彦(1553年—1622年),字九觐,福建晋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隶歙县(今安徽),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福建乙酉科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四名。
授浙江江山县知县,捐三千金修治北新关,筑九清石梁,复造鹿溪浮梁。
入为户部主事,晋郎中,出任浙江温州府知府,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七月,升江西副使,次年,以拾遗降一级调用。
万历四十年(1612年)除补广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海北、海南道
征剿海南黎族时,不肯杀降冒功,坐忤当事,拂衣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77 【介绍】: 宋范阳人,后迁河南,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以《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授之。妙悟神契,多所自得。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恒相从游。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而社会时在退化。卒谥康节。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全宋诗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
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
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先天象数之学著称。
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
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
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
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
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
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
全宋文·卷九八六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范阳(今河北涿州)人,随父徙共城(今河南辉县)。少为学坚苦刻厉。周游南北,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探赜索隐,多所自得,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后至洛,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雅敬之,为市园宅,遂岁时耕种,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嘉祐及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将作监主簿,补颍州团练推官,皆称疾不赴。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元祐中赐谥康节。著《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对问》及诗集《伊川击壤集》等。建立先天象数学,为宋代著名道学家。见程颢《邵尧夫先生墓志铭》(《明道集》卷四),《宋史》卷四二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