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录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陈宪章山水用陆士仁题句韵(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苍松丹槲布阴稠,一意无尘万事幽。
原是卜居乔树下,笑他兴托远峰头
⑴ 画中茅屋隐于树下陆士仁题句既赏其如此足清幽乃又云若为飞屩千峰外卜筑诛茅最上头非惟与画景不合亦自相矛盾矣因戏及之
蹈和堂口号(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书堂颜额取中庸,达道应知中(去声)节从。
今日韶光虽未鬯,十分春意满于胸(用明陈宪章意中长满十分春句意)
平陈录曰:沈后者。望蔡侯君理女也。以张贵妃权宠。动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尝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诗云云。后答云云。○亦见朝野佥载。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平陈录。《诗纪》九十八。)
注:《诗纪》云。按小说家所载后主炀帝诸诗。辞多不类。其为后人依托无疑。今别附于此。以备省览云尔。
有才名世、以学匡时,历晋粤鄂宁疆寄,人赞纶扉,陈录建殊猷,金鉴早推张相国;
联美萼楼、总流枢府,正朝野上下心倾,遽骑箕尾,易名垂令典,旂常宜并左文襄。
燕南雪花大如掌,点缀枯槎夜深响。
怅然忽思羌笛声,恨不西湖拨双桨。
赵君喜走江南村,晓持写真来扣门。
小堂虚白凛相对,便觉生意回孤根。
朔风飘萧天色冷,的是当时湖上景。
摩挲欲扫树间苔,舒卷愁翻月中影。
君家仙子真风流,一醉曾赊紫绮裘。
罗浮山下作春梦,素娥执手增离忧。
闻君跨马山阳去,驿路还应得奇遇。
逢人寄取折枝来,莫忘西斋赋诗处。
注:京师大雪三日未已予时独坐槎山小处意殊洒然适赵中美将归淮南以陈宪章梅花求题因走笔赋长诗一首诗尾引赵师雄梦梅事盖以著梅为君家物耳
山翠悦人心,清流堪洗耳。
浩浩名利途,扰扰何穷已。
画史有高怀,披图思千里。
少小曾陪老画师,惯看墨汁洒淋漓。
客边展卷心如醉,落月山窗起梦思。
紫微诗话横街塾,丱年默识元祐学。
东莱集迄晚岁逢,江西诗派研异同。
二十五家佹存五,宋刻倚松孑无伍。
岂知还是密庵人,来与香严作宾主。
外集完然三误二,陈录马考订讹字
公雅编年廿通次,卷十胡然偭兹例
离行在诗冠卷端,微旨若寓春秋然。
退听古风兹祖述,窜厕卷中何说焉。
阁本录由马家进,臆测元为不全本。
割将外集补亡篇,世无完书孰徵诊。
老翁向壁抽残诗,凿空预构圆成辞。
生公立羲经来證,会有延平剑合时
⑴ 《外集》目录具存,足證《直斋解题》二卷为三卷之误,《经籍考》《宋志》皆沿陈氏之误。
⑵ 《外集》与抄本正集重复,最不可解,曾序沈公雅有次第岁月之言,案之全集,井然不紊,不应独于第十卷中以建炎、绍兴诸作列之政、宣以前,此之揉窜,痕迹显然,凡江西诗派本前皆有目录,独抄本《东莱集》无,亦罅漏之不可掩者。
⑶ 平生臆度多中,近日因《镡津》而表章神清,《北山日录》忽现人间,因薛碑研究《信行》,而《三阶集录》发见海外,皆意外足以增成妄想者。沅叔捃摭残书,尤多奇遇,作此豫言,以待他日,庚申二月,由拳沈曾植记于海日楼中。
若人情气蟠胸次,素与梅花共心事。
苟托松滋与管城,写出孤山早春意。
不知前代有华光,自许今人无第二。
千花万蕊信心手,妙处不缘香色泥。
君不见逋仙宅畔一枝开,雪凛风寒见高致。
谁知清晓角一声,已酝商家鼎中味。
僧房酌酒送君行,把臂西风无限情。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