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都贤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周堪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声,号五峰。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崇祯十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曾密致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阮大铖。后知事不可为,变姓名避地闽粤。归后结庐董家村,焚香礼佛,罕与人接。卒年六十三。有《黄河纪》、《五峰文集》。
维基
周堪赓,字仲声,号五峰。
湖广宁乡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延安府同知周耀冕之子。
十九岁为诸生,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
崇祯年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以工部侍郎督修汴河。
崇祯帝自杀后,周堪赓隐为山僧,在岭表瓯海游历,曾参加抗清活动。
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派遣中书、副将“谕楚五臣,仍著地方官敦促赴召。
”因病不赴,实以尚书归故里。
楚五臣还有原礼部尚书湖广夷陵州(今湖北宜昌)人文安之、原江西巡抚湖广益阳人郭都贤等。
有《治河奏疏》二卷。

人物简介

简介
陈本棠,清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年)举人,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进士。
江西即用知县。
(李国仿《天门进士诗文 下》2019)
维基
陈本棠,湖北省安陆府天门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04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陈培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培庚,字实甫,号少蕖,幼随伯父陈作相、陈作辅启蒙读书,六岁府学初试为廪生,中试为贡生。
进入武昌经心书院、两湖书院就读。
光绪十七年考中举人。
1893年选湖北武昌府江夏县复设训导。
次年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后调任京师内阁额外中书舍人,后改任京师宗府门外舍人。
14年放贵州贵阳府罗斛理苗同知,2年后调任平越知州、候补道台。
后由贵州巡抚曹鸿勋保举,派任湖南省办广上烟土总办。
1909年屈满回鄂,当选为湖北省咨议局议员。
在第—次常年会议上提出改良教育、整顿吏治、发展实业等多项议案,但未被当局采纳;陈培庚看到立宪派满是利欲健旺的野心家,遂决意离开政界,在武昌开设通生祥大布店。
1920年9月,当选为湖北省自治筹备会委员,在第二次筹备会为唤起国民精神,就“自治”二字发表自己的见解。
次午当选为自治筹备会参议。
主张办省防团、醋团和保卫团,保护自治运动。
6月28他与湖北各府州代表11人赴京晋见总督靳云鹏,要求罢免湖化督军王占元,遭到拒绝。
不久,湖北自治运动转入学术研究而烟消云散。
1922年入湖北文征馆任编纂。
他学识宏通,生词典雅,与天门进士周少朴、沔阳进士杨二康齐名。
时人誉为:“叩匕三少”。
1923年3月在武昌司门官僚政客私人小包车撞倒,不幸去世。
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50名。
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光甫,号阉昭。明崇祯四年进士。巡按江西。闻京师失守,脱身怀印归里。以诗画自娱。有《西巡政略》。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光甫,吴江人。崇祯辛未进士,历知宣化会稽二县擢浙江道御史有泽畔吟
维基
周灿(?
—1645年),字光甫,号闇昭 ,苏州府吴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宣化县知县,八年丁忧,十一年补调浙江会稽县,为政有成绩。
转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入境时,部下官吏都命差役出迎,只有某邑带来丰厚的礼物。
周灿很生气,留下差役不遣派,官吏恐怕要辞官,他就召谕那些官吏,让他们自己辞免官职。
其时张献忠连破袁州、吉安,南昌大为震动,军情紧急。
巡抚郭都贤关门不理,他亲自带兵登城巡险,再调兵征讨,二府才得以恢复。
周灿特别上疏兵饷事宜,指出楚地分割,请求救诸臣合力夹攻,藉此保卫南直隶,又请求南漕粮食赋税各减半纾解民困;并暂停九江关卡,抚恤商艰。
弘光帝继位,惠王朱常润暂住广信府,他上表江右险要贫瘠,诸王星罗棋布,没有位置再分封,言辞非常恳切。
宗室朱统𨰥奉承马士英,诋毁姜曰广,并诬蔑杨廷麟犯法,曰广因此去职;周灿反驳朱统𨰥误国殃民,又指出杨廷麟得知北京失守时赤足痛哭,希望恢复家国,虽然中途被阻止,而他奋不顾身救国是有实心,怎可能得到诽谤,结果事情没有再被过问;同时他也请求恢复艾南英举人资格,召用傅冠、熊明遇,被马士英怨恨,罢官归乡。
其后他组织诗社,追悼国事而令自己痛哭失明,很快去世。